闭环管理在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11 11:55沈雷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闭环管理医养结合家庭医生

沈雷

[摘要] 为判断闭环管理在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该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临床经验,对其实施方法及效果进行了观察。从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调整方案五大流程入手,阐述了具体的管理方式。通过对文章研究成果的总结,证实了将闭环管理应用到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闭环管理;家庭医生;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b)-0077-02

闭环管理(Closed-loop management)为新型的管理方式,要求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计划。通过观察计划实施效果的方式,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最终使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性的提升。在慢性病发病率逐渐提高的今天,由家庭医生所开展的医养结合工作逐渐普及。为提高工作质量,将闭环管理应用到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必要。

1  闭环管理在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实施流程

所谓医养结合工作,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工作[1-3]。该工作需由家庭医生实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闭环管理在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实施流程,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调整方案”五方面内容。以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为例:所谓分析问题,指分析高血压患者特点、发病原因、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的过程。制定计划指根据患者的特点,拟定医养结合方案的过程。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家庭医生必须从医疗以及养老两方面,对患者进行管理。当上述流程结束后,家庭医生则需通过评价实施效果以及调整医养结合方案两大流程,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4-6]。

2  闭环管理在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

2.1  分析患者的特点及需求

分析患者的特点及需求,为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中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步。以冠心病患者為例,其特点及管理需求如下: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患者病程长,且需长期服药。治疗期间,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与抑郁情绪。长此以往,必然对其疾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7]。由此可见,患者对心理干预存在较高的需求。家庭医生需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方可使其心态得以改善,使其依从性得以提升,使病情得到缓解。此外,冠心病患者中,部分知识水平较低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样较低。患者极容易出现私自调整药物剂量、私自服用其他药物的行为,用药依从性较差。因此,患者同样存在“健康教育”的需求。家庭医生需解决上述问题,方可提高其健康水平。饮食与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在冠心病患者中同样显著存在。家庭医生必须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对患者的用药、心理、饮食及生活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方可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提高医养结合工作水平[8]。

2.2  制定医养结合计划

当问题分析完成后,应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需求,制定医养结合计划。医养结合计划的制定方法如下:①由家庭医生从医疗、养老两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特征,拟定医养结合方案。需注意的是,为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家庭医生需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经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找证据。确保所制定的医养结合计划,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②医疗: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如自我护理不善,极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家庭医生应与医院联合,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其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所提出的治疗方案,监督患者用药。当患者存在发病风险时,家庭医生需立即提醒患者来院处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9]。③养老:养老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期间,家庭医生必须从心理、饮食、运动、心理状态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提高其健康水平[10]。为患者病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2.3  实施医养结合计划

制定医养结合计划后,需将其落实到医养结合工作中,方可使其发挥功效。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医养结合计划的实施方法如下:①用药:家庭医生应指导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发现低血糖等风险,应立即处理,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及血糖控制有效率。另外,家庭医生还需告知患者降糖类药物以及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使患者认识到依从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私自调整药物剂量、私自停用药物的行为得以减少。②心理:家庭医生应多与患者沟通,视患者为父母。当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家庭医生应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家庭医生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其治疗信心。③饮食:家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在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其机体免疫力得以提升,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④运动:家庭医生应带领患者运动,根据其病情确定运动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养老保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

2.4  评价医养结合效果

医养结合计划实施期间,家庭医生应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如下:①评价时间:医养结合计划实施每满1个月,家庭医生均应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医养结合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解决,提高计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②评价内容:“患者疾病是否治疗有效”“患者生活质量是否有所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无提升”。需注意的是,家庭医生对上述内容评价完成后,需保留评价结果,以备下一次评价所参考。使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效果,得到持续性的改善。③评价方法:疾病治疗有效率可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生活质量则需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则需从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进行评价。④结果整理:效果评价完成后,家庭医生应使医养结合方案的实施效果,以数据的形式体现,以便于观察及分析[12]。

2.5  调整医养结合方案

医养结合计划实施效果评价完成后,需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计划进行优化。例如假设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清晰,则表明医养结合方案中,缺乏健康宣教的内容[13]。未来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期间,应将健康宣教纳入计划中,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如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强,但病情仍未缓解。则应从饮食以及合并疾病方面,对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如患者负面情绪仍较为严重,则表明心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差。需通过与患者沟通的方式,明确其不良心理状态的来源,进一步优化干预方案,提高医养结合工作开展的有效性[14-15]。如家庭医生发现患者的病情未缓解,且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行为。则必须及时提醒患者用药,为其详细讲解各类药物的优势,并嘱患者避免听信“偏方”,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期间,由医生充分分析患者的特点及需求,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计划的针对性。将针对性的医养结合方案应用到管理过程中,对患者当前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于计划实施期间,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优化,能够全面提高医养结合方案的完善性。将上述闭环管理方案应用到家庭医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的过程中,具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娥.闭环管理模式在護理隐患排查处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104-106.

[2]  陈慧爱,赵维笑,李锦凤.基于根因分析的正反馈闭环管理在门诊护理风险事件控制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1):71-73.

[3]  张丽敏,于艳艳,刘亚平.用药闭环管理与医疗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2(3):7-9.

[4]  韩斌如,尉俊铮,王燕秋.信息化闭环管理助力护理安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4):87-90.

[5]  马文晖,王力红,张京利.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闭环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2597-2599.

[6]  刘丽红,林桂峰,张军.信息闭环管理助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40-43.

[7]  王忠庆,邵尉,程大也.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44-46.

[8]  陆彩艳.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4):67-69.

[9]  刘辉,杨丽萍,郑豫珍.流程优化在护理风险闭环管理的信息化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4,9(7):75-77.

[10]  梁方舟,郝倩.医嘱闭环管理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4,11(2):123-125.

[11]  骆金铠.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信息的闭环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1029-1032.

[12]  高桂英.创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新模式 实施“医、护、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J].黑龙江医学,2016,59(S1):16.

[13]  顾雯烨,茅燕芬,赵琦.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养结合模式探索[J].上海医药,2017,39(14):20-23.

[14]  朱艳霞,杨宗瑜,周文佳.医养结合模式中家庭医生助理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198.

[15]  朱冬梅,马晓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建构:问题与对策—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29(5):71-75.

(收稿日期:2018-10-15)

猜你喜欢
闭环管理医养结合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论电网公司项目预算闭环管理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