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科普“直播间”,中学生学力就听得懂

2019-06-11 08:40周琳
科学导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潘建伟学力墨子

周琳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说,“即使你一辈子无法功成名就,科学也是值得做的事”——他是科学家,更是“科学人”;

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说,“科学精神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唯一、独立、质疑”——他是写诗的天文学家;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说,“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正在进入硅器时代”——他是畅想未来的物理学家;

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说,“小时候听陈景润破解1+1的故事,虽然不太明白,但科学已在心中萌芽”——他被称为“中国量子之父”……

他们可能是目前中国“智商最强天团”。

当不少人在刷“潜艇”、鲜花,感谢“老铁送的直升机”时,这群院士们默默地建立了自己的“直播间”——定期举办的科普论坛“墨子沙龙”。

1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上海校友年会兼墨子沙龙论坛上,第一场圆桌论坛开始了,潘建伟依然是主持人。这场探讨“未来·世界”的主题论坛,在多个直播平台上的总观看人数3小时内达到了30万人次。

第一个提问来自于一个中学生,他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龚能:“如果人类的进化進程缓慢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怎么办?”第二个问题来自于一位70多岁的退休大学教师,她参加了几乎每一场“墨子沙龙”论坛:“人工智能会不会比人类更聪明,老龄化社会人工智能可以做哪些事?”

在“墨子沙龙”上,这样谈笑鸿儒的情景并不少见。

——只要有中学生的学力,就可以通过这一科普论坛,了解当下全球最尖端科学资讯。这是“墨子沙龙”的初衷,也是一直坚持的原则。

2015年初,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在国内热播,在潘建伟的团队中掀起了一股天文热。潘建伟邀请粒子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大咖”张双南来做了一场“星际穿越”的科普报告,吸引了不少非专业人士。

“随着年龄的增加,科学素质就会减弱,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离开学校以后,学过的知识很多就过时了、忘记了。”这是张双南长期从事科学传播观察到的现象。

“为什么不能把这样的科普报告继续做下去?”潘建伟想。多位科学家一拍即合,大家定下了“墨子沙龙”的名字。墨子是中国的科圣,对中国科学家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这样,这群“智商担当”的科学家们,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间”。在这个定期举办的沙龙里,不需要刷礼物,也无须购买门票,只有理性的探讨、严谨的数据和简洁的PPT。有中学生的学力,就可以前来观看。

给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2019年,让这群科学家们的“直播间”成为新的“流量担当”吧。

猜你喜欢
潘建伟学力墨子
墨子破云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拳拳孝心:此生已许国豪情天地知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潘建伟:不怕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