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影
捏制面人需以糯米面为主料,伴以小麦精粉,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蒸熟,然后用剪刀、篦子、竹针等简单工具,采取挫条、拨花、展片、润色、压滚等技巧,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
“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顶呱呱。捏的什么呀?你说是啥,就是啥!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捏一个唐僧骑大马,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再捏一个孙悟空把金箍棒耍。”听到这首儿歌,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动态的画面:一群孩子正围拢在一位会“变戏法”的老师傅面前,好奇地看着他“表演”,不一会儿,老师傅手上的彩色面团便“长”出了手脚,“穿”上了新衣,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面人,此时再看这些孩子的表隋,无不写满了惊奇与赞叹。
这是每逢过年过节逛庙会或逛集市时经常会看到的画面,这位老师傅的“戏法”,叫作面塑,民间称为捏面人或江米人。捏制面人需以糯米面为主料,伴以小麦精粉,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蒸熟,然后用剪刀、篦子、竹针等简单工具,采取挫条、拨花、展片、润色、压滚等技巧,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面人可分为观赏和食用两种类别。
在庙会或集市上看到的面人,属于观赏一类。捏面人师傅们一般会将捏好的面人附在一根竹签上,以便于儿童擎弄把玩。西游记、八仙、十二生肖里的人物或动物,是艺人们最常塑造的形象。这些高仅几寸,小巧玲珑的面人,色彩对比鲜明,手法细腻,形象逼真,衣饰容貌传神,见者无不为之叫绝。艺人们常常于节庆日当街献艺,顷刻之间便能捏出各种面人,因此非常受欢迎。
此类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成书于南宋的《梦粱录》记载了当时把面塑用于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的有关情况。可见,捏面人与春节的搭配,由来已久,如今,全国各地每到节庆日,到处可见捏面人师傅的身影。这些小巧的手工艺品,不但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而且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当地独有的民俗特色。
山东的面塑艺术起源于菏泽市的穆李庄、大杜庄、吕陵店、咸集等地,尤以穆李庄为最,被誉为“面塑之乡”。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曹州面人”,指的就是发源于穆李庄的面塑。据碑文记载,清代咸丰年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穆李庄,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从此,穆李庄面塑技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一百多年来涌现出不少有名的面塑匠师。
“曹州面人”是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相比于那些街头艺人售卖的面人,“曹州面人”的艺术水平显然要更高。它除了具有生动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风格之外,还能够长久地保存,这也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除了制作观赏类的面人,每逢过年过节,穆李庄的村民还会制作食用类的面塑。春节来临时,各家妇女用自家磨制的小麦面粉,先和成面团,使其不粘手不软不硬,发酵后捏制成猪、狗、鸡、鱼、葡萄、石榴、牡丹花瓣、枣花、花糕等各种形状的面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吉祥富贵、多福多子、事事平安。
在山东许多地方,食用面塑的制作者主要是村里心灵手巧的妇女。在阖家团聚的年夜饭上,当这些工艺精巧、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的物品摆上餐桌,很难想象它们竟还是人们口中的美食。
编辑/郭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