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燕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10)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运量较大、舒适快捷、低碳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出行首选。当修建多于1条地铁线路时,一般会设置换乘车站。换乘车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T” “十” “L”型节点换乘、同站台换乘(在同一站台实现2条地铁线路的换乘)和通道换乘5种形式。由于同站台换乘形式方便快捷,且运营后换乘效果较好,换乘车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较多地选用此种形式。
目前,关于地铁同站台换乘车站设计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成果,文献[1-5]研究了同站台换乘车站的类型以及优缺点。文献[6]分析了轨道交通市区线与区域线的衔接,主要说明同站台换乘形式和其他换乘形式相比,在缩短旅客出行时间、换乘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文献[7-8]研究了连续2个车站采用地下2层2个站台或地下3层2个站台叠合的同站台换乘形式,以达到较多比例的乘客可以实现同站台换乘。文献[9]在文献[7-8]的基础上增加了线路的分析。文献[10]提出了区间、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的设置问题。文献[11]提出了单岛4线换乘存在线路设计复杂、车站体量大、造价高等问题。
以上研究都仅限于同层或者上下2层为叠合关系的同站台换乘形式,或者通过区间左右线的对调采用连续2个车站同站台换乘,以便于达到更多乘客同站台换乘。但连续同站台换乘无法实现时,同站台换乘比例会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对同站台换乘车站结合区间的施工工法综合分析基本尚未涉及。鉴于此,本文总结目前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地铁车站设计的缺点,通过调整中间线间距解决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结合车站两侧区间工法选择和经济分析,设计出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新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以期为类似的换乘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目前,同一层实现双线同站台换乘的形式一般是中间设置1条地铁线(图1中A号线),两侧设置1条地铁线(图1中B号线)。A号线左右线布置在中间位置,B号线左右线布置在两侧,A号线左右线的中心线间距是5 m,左线乘客可同站台换乘B号线左线,右线乘客可同站台换乘B号线右线;若想实现A号线左线换乘至B号线右线或A号线右线换乘至B号线左线,则必须通过站厅层方可换乘。同时,由于A号线左右线间距为5 m,造成车站两侧的区间无法实施盾构,必须采用明挖法施工至线间距满足盾构施工的要求(目前普遍认为是9 m)。现有的其中一种设计方法是将A号线线间距小于9 m的区间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余部分和B号线全部采用盾构施工,如图2所示;另一种设计方法是将A号线线间距小于9 m的区间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如图3所示。
图1 现有同站台换乘车站剖面图(单位: mm)
Fig. 1 Profile of existing transfer station with one platform (unit: mm)
图2 A号线线间距小于9 m的部分明挖、B号线区间采用盾构的设计方法示意图(单位: m)
图3 A号线区间线间距小于9 m的部分全部明挖的设计方法示意图(单位: m)
1.2.1 土建造价高且空间浪费大
现有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方案存在明挖规模大、距离长、造价高等问题,易造成较大的空间浪费。如图2所示的方案中,A号线由于左右线间距较小,需采用明挖法施工至满足盾构法施工的位置;明挖段由于空间狭窄,仅能考虑设置隧道风机房或少量电房,使用效率低下。图3所示的方案中,将地铁自身功能需要的空间扣除后,剩余的明挖空间作为远期或者近期物业开发空间考虑,若物业开发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将造成空间和经济的浪费。
1.2.2 同站台换乘客流所占比例少
现有方案的换乘车站仅有一半客流可同站台换乘,其余均需要先通过楼扶梯上至站厅层,然后通过楼扶梯下至另一站台层进行换乘。
1.2.3 车站前后区间交叉多、施工风险大
一般情况下,车站前后区间分别会有2处平面交叉。由于现有方案仅能实现一半客流的同站台换乘,根据地铁车站客流资料,有可能需要将其中一条线路的左右线对调,以实现大客流方向同站台换乘。对调之后,区间联络通道无法在平面上实现左右线连通,需要设置竖向联络通道。采用明挖法施工会出现地面上无施工条件的情况,同时车站前后区间平面上将会出现3处平面交叉,施工风险大,如图4所示。
图4 现有换乘方案区间线路相对关系示意图(单位: mm)
Fig. 4 Sketch of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 A and B in existing transfer scheme (unit: mm)
1.2.4 采用盾构法施工需采取相应措施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按照经验,一般线间距≤11 m时,左右线之间应考虑设置隔离桩方可进行盾构法施工。
为了解决现有换乘方案的缺陷,根据盾构法施工区间的要求,将中间线路的左右线间距扩大至9 m(满足盾构施工的最小线间距)或更大。为了使车站布置紧凑、经济合理,并将2条线之间的明挖空间用作房间布置或设置换乘站台,根据房间工艺要求及地铁设计规范[12]中要求的最小站台宽度,选择合理的线间距。
若采用9 m的线间距设计方案,由于线间距小于11 m,区间(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应设置隔离桩,并且9 m的线间距在除掉建筑限界要求的宽度(2.15 m)之后剩余的宽度仅有4.7 m,若考虑设计走廊(1.5 m)和墙体结构(0.8 m),宽度仅剩2.4 m,无法布置设备用房。若采用10 m的线间距设计方案,可用于布置设备用房的宽度为3.4 m,进深较小,房间使用不便。若采用11 m的线间距方案,可用于布置设备用房的宽度为4.4 m,可适当布置弱电室或冷水机房,或设置1个满足地铁规范的8 m宽的站台。若采用12 m的线间距设计方案,可用于布置设备用房的宽度为5.4 m,可布置强电室、弱电室、冷水机房等多种类型的地铁车站设备用房,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流特征设置1个9 m宽的站台。
新方案将车站中间线路的线间距从5 m扩大至11、12 m甚至更大。其中11 m线间距对设备用房布置有所限制,布置8 m宽的站台相对较小,使用不便;同时,11 m线间距的车站相比于12 m线间距,车站总长度会有所增加。线间距大于12 m时,车站的宽度将进一步扩大,限制条件会更多。综上所述,新方案采用12 m线间距进行设计。
根据以上思路分析,将中间线路的线间距由5 m扩大至12 m,即将现有方案中A号线左右线的中间位置扣除建筑限界和墙体结构后设置设备用房,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同站台换乘车站新方案平面图(设置设备用房)
Fig. 5 Plan of transfer station with one platform( with equipment room)
图6同站台换乘车站新方案剖面图(设置设备用房)(单位: mm)
Fig. 6 Profile of transfer station with one platform(with equipment room)(unit: mm)
也可将站台层线路布置的相对关系进行调整。将A号线和B号线的相对位置重新布置,即保持B号线左线、A号线左线不变,将A号线右线位置与B号线右线位置调换,并在A号线左线和B号线右线之间设置9 m宽的换乘站台,如图7和图8所示。该方案中,A号线左线可以同站台同时换乘B号线的左右线,B号线右线可以同站台同时换乘A号线左右线,仅有A号线右线和B号线左线的换乘客流需要通过站厅层才能换乘。整个车站设置3个站台,其中B号线左线和A号线左线、B号线右线和A号线右线分别组成正常上下车和两两换乘的站台;A号线左线和B号线右线组成的站台仅有换乘功能,中间换乘站台仅在两侧设置楼梯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尽量将更多的空间留给换乘乘客。由于中间增加了换乘站台,车站站厅层的宽度相应增加,公共区范围加大,乘客使用空间包括换乘空间相应增加。但新方案由于增加了中间换乘站台,中间线路列车到达时,需要同时打开两侧车门进行换乘,会增加乘客换乘的出错率,需要做好导向设计。
图7 同站台换乘车站新方案平面图(设置换乘站台)
Fig. 7 Plan of transfer station with one platform (with transfer platform)
图8同站台换乘车站新方案剖面图(设置设备用房)(单位: mm)
Fig. 8 Profile of transfer station with one platform (with transfer platform)(unit: mm)
采用线间距为12 m的方案满足盾构法施工要求,能减少明挖的长度、节省造价、减少线路在区间的平面交叉点,如图9所示。
图9 新换乘方案区间线路相对关系示意图(单位: mm)
Fig. 9 Sketch of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 A and B in new transfer scheme (unit: mm)
电视塔站是佛山市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的同站台换乘站,位于季华六路与朝安南路交叉口,沿季华六路东西向布置,季华六路已按照60 m宽规划道路实施。3号线由南侧转向东西向的季华六路然后再转向北,4号线沿季华六路敷设,两线在季华六路并行,需设置换乘车站。因两线建设时序相近,土建同步建设。电视塔站采用同站台换乘形式,60 m宽的道路能够满足较宽车站的设置要求。季华六路北侧为已经建好且无法拆迁的建(构)筑物,南侧为待开发地段及城中村改造地段。季华六路交通繁忙,南侧的待开发地段为车站实施过程中季华六路的交通疏解提供条件。
对中间线路左右线间距为5、9、12 m的3种方案,通过车站规模、造价等方面进行比较,比较范围为相同线路长度,包括车站和部分区间,详见表1。由表1可知,车站宽度较大时,公共区乘客使用空间增大,采用12 m线间距、中间设置设备用房的方案,具有综合造价低、供乘客使用的公共区面积最大、空间效果好等优点,因此采用本方案,其平面图如图10所示。
表1 佛山地铁电视塔站设计方案对比
图10佛山地铁电视塔站总平面图(单位: m)
Fig. 10 Plan of Dianshita Station of Foshan Metro (unit: m)
北滘新城站是佛山市轨道交通3号线和广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西延顺德段(以下简称7号线西延段)的同站台换乘车站,位于佛山顺德林上北路和诚德路交叉路口东北侧北滘公园范围内,林上北路被50 m宽的林上河分为上下2部分。3号线由东南转向林上北路,7号线西延段由东北转向林上北路;设置北滘新城站后,7号线西延段转向北,3号线继续沿林上北路敷设。两线是同期实施车站,且在林上北路并行。车站位置周边为公园、医院及居住区,车站占用部分公园及林上北路上行一侧道路,周边实施条件较好。车站实施过程中采用区域交通疏解解决道路通行问题。
从换乘的角度,车站考虑2个方案。方案1为3号线放置在中间,7号线西延段放置在两侧,将中间布置设备用房,如图5和图6所示。3号线和7号线为了实现大客流方向同站台换乘,7号线西延段在北滘新城站前后区间左右线互换。此方案最大同台换乘客流为总换乘客流的59.18%,其余换乘客流需从站厅层进行换乘。方案2将中间2个线路设置成3号线右线和7号线西延段右线,在3号线和7号线西延段2条线路之间设置9 m只换乘不进出站的站台,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换乘客流资料计算,该方案可以实现70%的换乘客流同站台换乘。
通过车站规模、造价、区间工法、换乘便利性等进行综合比较,详见表2。由表2可知,两方案造价基本相同,方案2换乘比例高,联络通道和区间疏散平台按标准设计,区间线路平面交叉仅有2处,减小了上下区间交叠所带来的施工及运营阶段的风险。因此,采用方案2,其总平面图如图11所示。
1)本文根据现有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方案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换乘方案。该方案通过扩大中间线路的线间距,中间线路左右线之间的空间可以考虑设置设备用房,在不改变换乘便捷性的前提下,加宽站厅公共区,增大乘客可使用区域;也可以考虑在中间线路左右线之间的空间设置换乘站台,扩大同站台换乘的比例,使乘客换乘更加便捷。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区间工法的选择,新的换乘方案可以减少综合造价,减少2条线路区间平面上的交叉情况,同时可以避免设置竖向联络通道、疏散平台以及区间管线,进而减少施工风险,方便运营维护。
表2 北滘新城站设计方案对比
图11 佛山地铁北滘新城站总平面图(单位: m)
2)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车站本身标准段宽度较大,扩大线间距之后车站将变得更宽。因此,该方案一般适用于同期或建设期比较相近的2条地铁线路,并且2条线的线路敷设有条件并行,周边环境比较宽敞,能够满足车站实施时交通疏解、管线改迁需要的范围,也可以根据情况在交通难以疏解的地方采用盖挖法施工。此类换乘方案在道路特别狭窄的地段使用有一定局限性,下一步可以研究在狭窄地段采用叠线方式进行同站台换乘。
3)本文应用实例中,由于北滘新城站及其前后区间地质条件较差,有较深厚的淤泥层,建议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现方案的基础上将其中一条地铁线路的左右线进行对调,以便实现更多换乘客流同站台换乘。对调之后,联络通道、疏散平台及区间管线敷设等应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