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茹
【摘 要】 目的:探究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超声诊断,了解超声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中单纯孕囊型患者30例,1例为混合性包块型,1例单纯孕囊型出现漏诊,其中诊断符合率为96.9%。在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前臂下段肌层厚度、RI、妊娠物大小比较中,差異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中采用超声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并在超声指导下采用清宫术,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超声;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属于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容易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随着剖宫产的不断增加,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其是剖宫产的一种远期并发症[1]。需要对该病尽早诊断与尽早治疗,以便对预后效果进行改善。而超声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能够直观明确的了解病情,且操作简便,在子宫切口妊娠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在本次研究中,对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其中年龄为25~37岁,平均为(28.3±2.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具有剖宫产史,在剖宫产后9个月至6年发病,均存在停经史,停经时间为39~61d。主要症状为阴道少量出血、停经等。采用血、尿β-HCG检查为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超声诊断,选择的超声仪器为飞利浦HD15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经腹检查中,探头频率为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控制在5.0~7.5MHz之间。在经腹探头检查的时候,需要告知患者充盈膀胱,并取平卧位,在耻骨联合上方采用纵、横、斜切等多方位检查,对妊娠物着床位置、形态与大小、回声等进行观察。在经阴道探头检查的时候,需要告知患者排空膀胱,并取膀胱结石位,将无菌橡胶套在探头上,将探头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对妊娠物内部的回声、周围的血流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并了解切口位置与妊娠物的关系,对距离浆膜肌层厚度进行观察与记录。
在诊断后需要给予保守治疗,均采用50mg的米非司酮片与50mg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前者需要口服,后者给予单次肌注治疗。10d后需要对其进行复查,了解血β-HCG情况。如果检测显示妊娠物缩小的体积在50%以上,且距离浆膜层最小距离增厚大约为50%。血β-HCG指标下降程度在50%以上,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对其进行清宫术治疗。针对不符合这一标准的需要给予子宫修补术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符合率与声图像特征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中单纯孕囊型患者30例,1例为混合性包块型,1例单纯孕囊型出现漏诊,其中诊断符合率为96.9%。在声图像特征中单纯孕囊型主要特点:28例孕囊在宫内口上方,前臂峡部肌层回声不均,宫颈正常。2例孕囊位置正常。血流特点为孕囊周围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混合型包块特点为:在前臂肌层与子宫下段宫腔之间存在混合型团块回声,呈现高低相见回声或网格状低回声,肌层界限模糊。
2.2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在连续治疗10d后,采用超声辅助下清宫术治疗的有28例,采用子宫修补术治疗的有4例,手术成功率为100.0%。在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前臂下段肌层厚度、RI、妊娠物大小比较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在异位妊娠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属于特殊类型,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该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随着临床对该病的不断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病需要尽早诊断与尽早治疗,以便确保良好的预后效果。在诊断中,需要密切观察孕囊着床的位置,促使检出率的不断提高,能够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3]。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该病的诊断中起到较高的应用价值。超声可以对子宫切口妊娠进行准确诊断,能够对宫腔、宫颈与子宫切口肌层状况、回声与血供等进行详细了解,可以清晰的显示子宫切口妊娠位置与孕囊之间的关系,其诊断准确率较高[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6.9%,1例漏诊,表明,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采用超声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该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与特点,采用超声检查是主要手段。在对该病的治疗中,需要借助超声明确了解妊娠物的大小、位置与形状等情况,并合理选择最佳清宫术时间,并根据药物治疗的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对患者病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其预后进行评估,以便提高治疗效果[5]。在该病初期,绒毛膜新鲜,局部血流比较丰富,这个阶段不适合采用清宫术治疗,容易导致阴道大出血等现象发生。可以让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药物治疗,明显缩小病灶,促使病灶与浆膜层最小距离增厚,降低血流信号,以便合理选择清宫术治疗时间。在超声辅助下采用清宫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盲目刮宫引起的子宫破裂、妊娠物残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应用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在超声指导下采用清宫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诊断符合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玉敏,朱秀玲,李金英,等.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03):342-343.
[2] 徐红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02):816-818.
[3] 陈基强,刘欣友,李运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4):2654-2655.
[4] 陈晓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2(30):816-817.
[5] 叶文琳,陈坚.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1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