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行碘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碘过敏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碘过敏发生率为2.0%和7.0%,观察组碘过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0%和85.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降低碘造影检查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CT检查;碘过敏
CT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CT增强扫描主要是为了提高扫描的强度,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区别,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1]。但是CT增强扫描需要使用碘造影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碘过敏的现象,对检查结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笔者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行碘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平均为(45.6±5.6)岁。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为(46.2±5.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对于检查认知水平较低而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患者介绍CT增强扫描的优点和作用,并强调检查对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CT检查的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更好的接受临床检查,能够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将处理方法告知患者,从而预防患者出现恐慌的情绪。2)检查时的护理:检查前认真询问患者的各项情况,若患者存在碘造影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重症甲亢等情况则禁止使用增强扫描检查;对于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痉挛、急性胰腺炎等高危因素,患者需要加强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观察,尤其是老年患者。在采用碘造影剂注射之前需要进行碘过敏实验,皮下注射0.1mL碘造影剂,观察10~20min后患者有无异常反应,确定为阴性之后才可进行增强扫描。3)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若患者注射碘造影剂后出现面色发白、气喘、胸闷等症状,需要立即停止碘造影剂的注射,并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等治疗措施。对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大量饮水,从而降低碘造影剂的含量,缓解不良反应,对于皮肤过敏的患者给予外用抗过敏药物涂抹;对于症状较强烈的患者给予呼吸支持以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处理,并给予急救措施。4)检查后护理:CT检查后需要观察20~30min,确认无延迟不良反应之后即可结束检查,检查后叮嘱患者多饮水,并检查穿刺部位的情况。
1.3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碘过敏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碘过敏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碘过敏发生率为2.0%和7.0%,观察组碘过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为5.415,P值为0.000)。
2.2 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0%和85.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CT增強扫描是指在CT平扫的基础上静脉注入造影剂对病灶进行重点筛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由于CT平扫无法发现的微小病灶,能够通过造影剂的应用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3]。碘造影主要是通过造影剂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形成不同的密度与形态,提高了部分疾病临床检查的准确率。例如颅脑疾病中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为80.0%,而增强扫描的准确率高达90.0%[4]。虽然碘造影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但是部分患者可能由于过敏而出现不良反应,在注射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后发生,例如血管神经性水肿、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喉水肿等反应,甚至可能出现皮炎、口内金属感等症状,从而对临床检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方面症状,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是缓解患者过敏反应的重要渠道。针对性护理干预是近些年来临床护理推出的一种新型模式,其主要以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统筹,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通过规范的护理干预,能够合理掌握患者的病情,并结合患者对CT增强扫描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的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从而提高患者对于碘造影剂应用的认知水平[5]。本次研究观察中通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对照组碘过敏发生率为2.0%和7.0%,观察组碘过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0%和85.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极大改善CT增强扫描患者碘过敏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马麦云.CT检查中碘过敏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2):143-144.
[2] 胡群燕.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02):14-15.
[3] 徐东慧.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与临床实践[J].吉林医学,2014,17(19):4362-4364.
[4] 王爱华.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86-88.
[5] 耿旭,刘海霞,孙静华,等.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9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