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 陈晓慧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作A组(n=24)与B组(n=24)。对A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B组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结果: A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00%,高于B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8.33%;B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不同麻醉方式;妊娠期;重度肺动脉高压;剖宫产;术后影响
肺动脉高压属于一种因不同的发病机制所引发的异源性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1]。妊娠期患者机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若合并发生肺动脉高压便会导致其心肺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对其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影响[2]。剖宫产是妇产科中最常用的分娩方式之一,该方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分娩,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因疼痛以及疲劳等导致的氧耗增加。因此,针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主要给予剖宫产或是终止妊娠[3]。但由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时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一直受到医学临床的热议。基于此,为进一步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术后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组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臨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作A组(n=24)与B组(n=24)。A组患者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8.32±3.49)岁。B组患者年龄为24~26岁,平均年龄为(28.38±3.47)岁。纳入标准:1)检查后,确诊为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2)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3)本研究通过本院常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2)患有重度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者。通过观察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发现,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A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具体操作如下:在患者L3以及L4的准间隙进行穿刺处理,当其脑脊液流出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将7~10mg的布比卡因(浓度为0.75%)注入患者蛛网膜下腔部位,在拔出细针之后放置硬膜外导管,将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对B组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以及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处理,待插入气管之后给予纯氧控制患者呼吸,将潮气量控制为10mL/kg,频率为13~15次/min。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
1.4 统计法分析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1.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
A组24例患者中,出现1例术后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新生儿窒息、2例新生儿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00%;B组24例患者中,出现0例术后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新生儿窒息、1例新生儿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33%。A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的时间
B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椎管内麻醉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新型麻醉方法,该方法通过硬膜外麻醉以及蛛网膜下腔麻醉的联合使用来达到麻醉的目的[4]。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回心血量以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同时还能缓解其心肌的缺氧状态。且该麻醉过程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插管,以此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而全身麻醉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麻醉药,或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给予麻醉剂,以此实现对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并通过使用呼吸机,使患者供氧得到改善,有利于对患者血容量的有效调控。但该方法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且会对其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00%,高于B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8.33%;B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表明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对保障患者与新生儿的安全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边洪春,王岩,孙凯,等.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施行不同麻醉方式剖宫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06):684-686.
[2] 姚明龙.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合并PAH患者剖宫产妊娠结局及术后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156-157.
[3] 张茂鹏,刘伟,刘浩东.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液动力学及术后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09):1576-1579.
[4] 曹晓静.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09(10):41-42.
[5] 杨晓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16-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