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背后的真相

2019-06-10 09:07王芳
检察风云 2019年11期
关键词:神奇外在美美貌

王芳

美颜即正义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论什么国家的征婚广告,男性通常会将女性的外貌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不同国家的研究也发现,男性会认为腰臀比在0.7左右的女性更有吸引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则。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基因繁衍下去,会尽量寻找具有最佳繁殖能力的女性。姣好的容貌、健美的身材通常预示着女性的年轻与健康,是具有良好生育力的外在表现,这样的女性确实更容易吸引男性的关注。对女性外在美的追求,是人类再自然不过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评价女性的视角更为多元,即使“年轻”“漂亮”“好身材”等条件,有时被认为是肤浅或狭隘的,但依然是普遍存在的审美标准。

上面谈到了容貌对女性的影响,那么男性是不是就可以置身事外,免于这种压力呢?在一个追求男女平等、甚至平权的社会,女性对男性的欣赏,也会从传统的“有经济实力”“有上进心”增加至对外在美的欣赏。当今,不少女性会戏称自己是“外貌协会”、是“颜狗”,容貌造成的压力也对男性群体产生着影响。可见,这种“外在美”的压力,两性都不能幸免。流行传媒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打开手机,我们轻易就能看到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明星或公众人物,他们出众的外貌总是与优雅的言谈举止、洒脱的生活方式、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紧密联结在一起。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公众人物的个性魅力,“只要舔颜就够了”,心态的浮躁促成了“速食”式的明星文化,确实是外貌出众的选手更容易“C”位出道。这种人设,不仅会让青少年心驰神往,即使是有一定阅历的成年人,也会不由自主的认为美貌是达到财富、地位、成就的必备品。

“美妙的体验”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丽质,或通过自身的修饰可达到视觉上的美感。医学美容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也从最早的纠正形体缺陷、改善功能变为提升求医者的外在美感。隆鼻、开双眼皮、袪眼袋等手术都已是“小儿科”,瘦脸针、抽脂术等名称大众亦耳熟能详,受术者确实会从观感上变得更年轻、更漂亮。

小亚的妈妈容貌出众,而小亚丝毫没有继承妈妈的美貌,自小就被妈妈和家族中大人嘲笑是“丑小鸭”。到了青春期,小亚能明显注意到,男生的目光总是停留在那些漂亮女生的身上,与自己交谈时态度很敷衍。进入大学后,在妈妈的要求下,小亚先后经历了开双眼皮、隆鼻、正颌整牙等手术,确实肉眼可见的变美了,不仅吸引了很多艳羡的眼光,也有不少男生对小亚表达了好感,这些都让小亚很开心。

医学美容技术,不仅是从外貌上,更是从心理上,带给人们“神奇”的体验:对于以往甚少有可能塑造的外在容貌,尤其是骨性结构,人们一下拥有了掌控感,可以让自己达到期待的容貌;医美技术跨越了外在容貌的障碍,使天生不具有容貌优势的人可以抛弃美丑的先天差异,有了更平等的话语权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些,无疑都会让人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时,变得更自信和有控制感。另外,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实,但通常人们都不愿正视这个现象,更不会从心理上去主动迎接这一切。医学美容技术,不仅帮助人们从外在抵御岁月的痕迹,也从内心营造了容颜不老的错觉,避免了年老色衰的哀伤感和生命终将消逝的焦虑感。

美丽的代价

小亚感觉整个大学期间,她都在商讨美容方案、准备手术、漫长的术后止痛和消肿中度过,对于其容貌的变化,还要接受别人好奇或质疑的询问。这些都不是最难忍受的,最辛苦的是至少需要经过一两个月才能看出手术真正的效果,这期间小亚总是诚惶诚恐,担忧手术效果达不到妈妈和自己的期望。妈妈有时对手术结果很失望,就要去和医生进一步交涉,置疑是不是手术失败,要不要再进行一次手术调整。虽然变美帮助小亚感受到了自信,但小亚也变得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容貌,她轻易就能看到自已脸上不完美的地方,很担心自己的“缺陷”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亚越感觉自己的“丑陋”,也越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

小亚这样的心理状况,在寻求医美,尤其是反复寻求的人中并不罕见。她们大多抱着对美丽“新生”的憧憬,而对医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知识上与心理上的准备。

并不完美的医美

医学美容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大多技术遵循外科医学的基本规律。医学纪录片《人间世》中提道:任何医疗技术,永远是一个比例,而不是一个承诺。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发生比率,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是那个“倒霉者”,但即使最普遍的开双眼皮手术(重睑术),也可能因为眼周肌肉受损而使眼睛的形态更不理想。某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过度夸大医美效果,弱化或回避手术风险。即使患者在正规医院就诊,获知了手术风险,也会因为求美心切而对此置若罔闻。而且,美是一种十分主观的评价,对术后效果的评价缺乏相应客观的医学指标,也会导致医患双方對手术成败各执一词。对手术效果过于理想化,是求美者很常见的情况。一旦患者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就会在术后感到失望,也为潜在的医疗纠纷埋下伏笔。

不能承载的欲望

创造出的美丽确实能在一定时间内提升患者的自信,但并不必然带来持久的幸福与快乐。小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亚从小因为容貌而无法受到成人的喜爱,妈妈对容貌的过度强调促使小亚形成狭隘的价值观——美貌是人们获得喜欢的重要原因。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会不断关注到异性对美貌女孩的倾慕,在社会流行“美颜即正义”的裹挟下,小亚的自我价值观被进一步强化。不见得在小亚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人都只以美丑评论人,而是小亚已经“一叶障目”,让她更关注这部分的信息。只因外貌不佳而被厌弃的小亚,很难发展出丰富而多元的自尊评价体系,只将自信维系在美貌这一单薄的支点上,一旦失去平衡,小亚不一定会反思自己的评价出了问题,反而会不断加固自己的“美貌”,在改造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小亚也还未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不仅观念深受家庭,尤其是母亲的影响,不断完成手术也是取悦妈妈的一种行为。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妈妈嫌弃你与生俱来的容貌,总想着让你成为她“理想”中的样子,这种真实自我不被接纳的感受,是让人备感痛苦和绝望的。成年后不断追逐美貌的过程,呈现出小亚潜意识希望得到妈妈认可、弥补童年痛苦的愿望。可惜的是,小亚意识不到,母亲不能消化自己的没有生出一个“理想”孩子的失望情绪,并将去除这种痛苦的压力都转嫁到了小亚身上。小亚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养育,她用自己的外在美承载着“治愈”母亲的“使命”。如果小亚始终无法意识到自己与母亲关系的真正问题所在,只是一味满足母亲的期望而完成手术的话,小亚不仅没有独立的生活,也无法拥有真实的自我。

人们寻求医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对手术极不满意、多次要求手术、经常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是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期待靠出众的样貌获得同学喜爱的青少年,害怕年华逝去不再被老公喜爱的妻子,通过不断手术来测试家人是否爱自己的青年,这些人都不愿面对现实中真正的冲突与亟须解决的问题,幻想着通过手术让一切困境迎刃而解,术后的失望感是可想而知的。一部分多次寻求医美手术的患者,也会在经历种种失望与痛苦后,最终寻求心理学的专业帮助,从内在去发现与解决真正的问题,去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寻求外在美,既受到人类本性的驱使,也会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人们会发展出过度追求外在美的倾向,医美技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达成愿望的手段。医美作为一项塑造外在美的医疗技术,并不一定能治愈内心的自卑、焦虑与迷惘。作为独立的个体,人们的选择值得被尊重,也希望求美者愿意看到自身的真实愿望与医美的局限所在,追求让自己更健康、更自信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常务理事、武志红工作室(上海)入驻咨询师,德瑞姆(上海心融集团)资深讲师[

猜你喜欢
神奇外在美美貌
美貌催眠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罗斯福和凯恩斯的“神奇”结盟
所谓内在美
那些“神奇”的疗法与魏则西的死亡
论美貌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