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霄芬
[摘要]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36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2例,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时依据舒适度选取自由体位,对照组在分娩时采取传统仰卧位。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长短、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1%vs.58.4%,χ2=4.183,P=0.000),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8.89±1.88)hvs.(13.34±2.60)h,t=9.210,P=0.000],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14%vs.0.06%,χ2=6.143,P=0.000),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1%vs.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2,P=0.000);研究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34)vs.(5.28±1.75),t=4.274,P=0.000]。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分娩舒适度,对减少产程时间和母婴改善分娩结局也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自由体位;自然分娩;母婴并发症;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2-110-03
目前,剖宫产率日益升高,随之带来的严重母婴并发症很难避免,因此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产科临床关注的话题[1]。产妇的分娩体位对分娩结局有着较大影响,而作为最常用的分娩体位,仰卧位分娩会因长时间仰卧压迫腹部大血管和骨盆而增加自然分娩的风险和难度,易导致产妇出现并发症[2-6]。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不断完善助产技术来促进自然分娩,自由体位分娩作为一种新型分娩方式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究与传统仰卧位分娩相比,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3684位足月产妇,纳入标准:(1)产妇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2)胎心音均在正常范围;(3)均为单胎头位。排除标准:(1)排除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患者;(2)妊娠期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42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2~32岁,平均(25.2±2.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0±1.1)周,其中经产妇820(44.5%),初产妇1022(55.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31岁,平均(24.6±2.1)岁,孕周37~40周,平均(37.0±1.8)周,其中经产妇746(40.5%),初产妇1096(59.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研究组产妇在第一产程选择自由体位等待分娩,如采取站位(靠墙站立或者站于床尾,臀部可随宫缩进行摆动)、蹲位(双脚分开蹲下,并且手扶床尾或欄杆)、半坐位(产妇调整舒适姿势半坐于坐式分娩椅、床或分娩球上)、侧卧位或半卧位(采用软枕,用双手抱膝盖或大腿侧卧或半卧于产床)等[7-8]。第二产程采取俯卧位分娩,产妇趴在产床双脚分开双膝跪床,臀部翘起进行分娩,分娩过程中根据胎儿的娩出情况对产妇进行相应的体位指导。对照组产妇则使用常规仰卧位进行待产和分娩。避免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分娩期间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及时了解和反馈产妇情况,如发现不良情况及时纠正产位或采取临床有效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生产方式(顺利自然生产或剖宫产)、全产程时间(h)、产后母婴并发症(会阴侧切、产后大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和产妇疼痛程度情况。产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analoguescale,VAS)[7],使用背面标有10个刻度的游动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无痛)和10分端(最剧烈的疼痛,需采取措施止痛)。让产妇在直尺上标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根据位置为其评分。轻度疼痛0~2分;中度疼痛:3~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x±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00)。见表1。
2.2 两组产妇各产程的持续时间比较
研究组各个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0,P=0.000)。见表2。
2.3 两组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母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6.1%)低于对照组(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见表3。
2.4 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产妇整体疼痛程度评分为(5.28±1.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34)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4,P=0.000)。
3 讨论
现阶段,为方便医护人员接生和观察整个产程,大多数医院和医生建议采取仰卧位方式分娩,这种方式被医院和产妇默许[9-11]。随着产科思维和技术的发展,传统仰卧位已不再是唯一的分娩方式,不同的生产体位可明显改变产力,有临床实践发现自由体位分娩有助于缩短潜伏期和活跃期时间,促进产程顺利进展[3]。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是评价产妇顺利自然分娩的几个密切相关的指标。
自然分娩率是评价各种分娩方式的最直观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这是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传统的仰卧位使骨盆活动受限、胎儿重力不易发挥辅助作用,下降阻力变大,而产妇自由体位(站立、趴位、坐位、蹲位、行走)分娩时不仅有效增强子宫肌肉收缩力,也有助于增加盆底肌、腹肌、四肢肌群等收缩力,有利于宫口扩张顺利生产[11-12];此外,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反映产妇生产过程是否顺利。通过对比产程时间,研究组产妇平均产程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传统仰卧位姿势使产妇下腔静脉受到子宫长时间压迫会减少子宫及胎盘血供,导致产后大出血、宫颈裂伤等各种产后并发症,不利于母婴预后[6],自由体位分娩则可明显改善这种情况,自由体位分娩时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压迫减轻,骨盆空间也有所增加,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减少产程时间和降低产妇大出血或出现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另一方面,分娩疼痛程度是评价分娩过程的另一指标。现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整体疼痛程度评分(轻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生产期间会有焦虑紧张情绪,无法自身放松缓解分娩疼痛,而长时间采取仰卧位生产会使产妇无法转换姿势从而导致分娩疼痛更为剧烈[13]。剧烈的疼痛或产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会使产妇产生更大的身心压力和焦虑,影响生产过程,甚至会主动要求剖宫产[14],不仅延长产程时间,还会增加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所以产妇自由体位分娩时,可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分娩姿势,增加分娩的舒适度,缓解产妇焦虑紧张情绪[15],增进产妇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有利于自然分娩的顺利完成,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张发生率和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祁志宇,张殿尧,党翠玲,等.产时合理选择分娩体位及自然娩肩对妊娠结局和母体产后恢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8):1215-1219.
[2]罗玉珍.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孕产妇分娩时疼痛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18-1720.
[3]李靜,马绮梨,陈瑞香,等.不同待产体位对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这学杂志,2012,10(12):1415-1418.
[4]潘韧.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分娩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0,16(2):187-188.
[5]袁单香,黄燕艳.产妇分娩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2014,34(4):298-299.
[6]李彩平.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5(10):1451-1452.
[7]常向阳,刘明娟,张引法,等.PainVision法评估分娩疼痛程度的可靠性与VAS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11(33):1349-1350.
[8]黎小玲,余桂珍,谢桂芳,等.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41-242.
[9]李红雨,常青,王丹.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5(5):640-643.
[11]李仁兰,王承玲,刘梅,等.自然娩肩法对产伤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909-911.
[12]翟敬芳,沙静.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390-4391.
[13]徐志君,周勤燕,占园园.自由体位分娩对产程进展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627-3629.
[14]王灿辉,鞠丽红.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5):2230-2232.
[15]黄奕,陈利敏,林意.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