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 时代使命与实现路径

2019-06-10 12:59许纯洁
广西民族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

【摘 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新型乡土人才是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如何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新型乡土人才是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的新课题。研究民族地区高校乡土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和实现路径对于该地区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作 者】许纯洁,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宁夏兰州,730070。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2-0090-006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衰落的世界性难题的及时响应,需要从脱贫攻坚、稳粮增收保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并在政策执行上扬弃传统的农村发展观念”[1]。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懂乡土、爱乡土、肯为乡土建设而付出努力的乡土型人才。我国民族地区是国家发展的重点目标,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当地高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乡土人才。学术界对于民族地区高校乡土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着力点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乡村振兴计划实施背景下乡土人才培养的时代性挑战。刘奇认为,中国乡土社会面临着诸多变化,一是社会主体从稳定向流动转变,二是社会关系由熟悉向陌生转变,三是社会空间由地域向公共转变,四是社会结构由紧密向松散转变。[2]乡村要振興就必须首先要认清楚这些变化,在此时代性基础上结合现当代科学技术建设新型农村是当务之急。其次,民族地区高校乡土人才培养的困境。有学者指出,高校乡土人才培养主要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高校支持不够,乡土人才成长相对局限;二是高校对乡土人才的管理不够规范,服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三是培训服务体制不完善,开发和培养都具有单一性[4]。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发挥其育人作用,如何能够在新时代为农村地区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是它们所面临的又一难题。最后,乡土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国内学者对于如何有效地发挥高校的中坚作用,从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针对措施。周湘智指出,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一是发挥政策的先导作用,引领公共资源布局,均衡市场资源配置;二是推动“新乡贤回乡运动”,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三是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5]张俊宗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出发,为乡土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如“其一,加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多样性人才培养基础;其二,实行分层、分级、分类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学习要求;其三,加强通识教育,开发多元化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其四,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新模式;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构建多样化的的教育实习新模式”[6],等等,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更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多以“单体”现象或“单个”问题为考察对象,很少将民族地区高校乡土人才培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将其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更少之又少,因而获得的结论针对性虽然比较强,但是普适性不够,缺乏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

二、关于对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的理解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和相关任务,为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在培养乡土人才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求,以乡村经济、文化、民生和生态等方面改革的现实需求为依据,重新理解和定位乡土人才的概念和培养目标。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是“自然、人文资源的富集与经济、科技的滞后并存,且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参差巨大”[7],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必须结合这一基本特点来培养适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发展所需要的乡土人才。许多人认为乡土人才就是农民企业家、回乡的高校毕业大学生、农村本地的能工巧匠等等,然而对乡土人才的理解不仅仅应该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乡村的理解与热爱,只有懂乡土、爱乡土,具备为乡村振兴和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乡村。民族地区高校要培养的新型乡土人才应该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一)乡土情怀。以往,乡土人才是指活跃在农村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新型人才[8],是扎根和活跃在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实用技术、古建园林技艺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9]。以上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人才,新时代乡土人才不仅是扎根于乡土的生产能手,而且应该包括会管理、懂经营、善治理的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他们浓郁的乡土情怀。乡村之于新型乡土人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难以割舍的情结,虽然和城市相比乡村经济比较落后,工作环境较城市相对艰苦,但是他们没有“逃离”而是选择“坚守”这片土地,从感情上和理智上认同、接纳、思考和献身于乡村振兴,而不是“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10]。

(二)能力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对此要求和任务做出贡献的新型乡土人才除了掌握相关生产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外,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乡村治理、文化建设、指引带领与沟通创新等能力。这是新时代的乡土人才观,它超越了单纯以技能为评价标准的乡土人才观,从能力复合的高度对乡土人才的内涵作了规定。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乡土人才的期许就是知识够用即可,其他诸如人文知识的熏陶、逻辑思维的训练等对他们来说稍显多余,因此,民族地区对乡土人才所需知识的理解一般指的是实用性知识,而这也正是现代民族地区乃至普通高校对乡土人才理解的偏颇之处,也即对人才观的错误理解。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对人的理解应该以个体成人与生命整全为核心来建设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通识教育的熏陶和多方面能力的锻炼,这样,他们方能捧着一颗热爱乡土的心来,真正为振兴乡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素养多元。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提出了本国未来人才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力求在文化知识、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使得未来我国的人才真正成为拥有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整体看来,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拥有良好且全面的素质,这为未来的乡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乡村振兴计划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长久大计,它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高水平高层次的新型乡土人才。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必须以目前的核心素养为指南,结合乡土人才的属性来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使其接受更为专业而又全面的教育和锻炼,使其知识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得到既充分又和谐的发展。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所培养的新型乡土人才,应该是本地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团结、进步所需要的人才,他们立志扎根乡土,任劳任怨,愿意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追求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来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对此,唯有具备综合多元的素养才能胜任,也唯有素养多样的新型乡土人才,才能够真正适应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三、民族地区高校要自觉回应时代需求以培养新型乡土人才为己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社会功能都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更需要新型乡土人才的引领。为此,需要民族地区高校遵循教育内在发展的大逻辑和国家发展的大逻辑,顺应时代的要求将新型乡土人才纳入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新型乡土人才。

(一)培养新型乡土人才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近代之前,我国对农村一直以乡村相称,乡的甲骨文中为“”,从字形来看,字中两个人在一个装满肉和酒的器皿旁边相对而坐,他们边吃边聊共食一簋美食,寓意中国古代的乡村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相互来往,生生不息,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和价值。在长期的发展和演进中,乡村作为集生活与生产、社会与文化、历史与政治多元要素为一体的人类文明体,成为了中国社会之根、文明之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现象。但是,“近代以来,基于‘三次产业分类理论,才把乡村人为定义为农村。农村是专门从事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单位,所以叫农村,并按此功能定位,将农村在现代经济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定义为为城市生产粮食”[11]。按照这种产业分类所推进的现代化,城市才是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之所。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优质资源在城市集中,千百年来在乡村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教育传统被认为是落后的、不文明的东西,本来就承载着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基因的乡村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乡村文化衰落、乡村治理存在隐患等乡村衰落现象。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重新还原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文明载体,摒弃单纯追求单一的农业经济振兴,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整体推进中国的乡村振兴。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治“农村病”,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目标任务,“人才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以一挡百”效应的重要路径”[12],特别是在广大的民族地区,由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总体成效依然处于低级水平,且人力资源规模与结构调整成效出现持续恶化态势”[13],更需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大量新型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培养新型乡土人才是缓解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的客观要求

民族地区人才流失极其严重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尤其是甘肃、广西、贵州、青海等经济欠发达、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以及一些气候环境较差的地方,从而导致这些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同样,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诸如人员失衡、培训低效、培养资金匮乏、人才管理经验不足、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等”[14]问题。因此,民族地区想要赶上其他地区发展的步伐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就要在政策制度或者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减缓本地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当地高校必须大力培养立志建设民族地区的乡土人才,做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如此才能真正将乡村振兴贯彻落实,这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人才是一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的主要依靠。因此,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而言,唯有培养出一支属于乡村自己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故而,我们要以新型乡土人才的培养来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力量,健全人才培养与聘用机制,为其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和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长远来看,这既缓解了城市就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乡村人才大量外流产生的众多社会问题。

(三)培养新型乡土人才是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如何培养出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乡土人才是民族地区高校面对的时代课题。不可否认,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和其他高校一样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几乎没有将乡土人才培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学科化教学又隔断了学生与乡村生活的联系,致使许多来自乡村的学生和乡村社会渐行渐远,他们对于生养自己的故乡再也感受不到诗意,在他们眼里城市才是值得追求的地方。实在迫不得已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由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乡村社会不尽匹配,使他们茫茫然无所适从,创新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对民族地区而言,其人口众多,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农牧地区,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各大院校需要源源不断地向乡村地区输送乡土人才,如此才能为其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15]乡村振兴战略对民族地区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民族地区高校要重新认知乡村的价值,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自觉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具有浓郁乡土情怀、能力复合和素养多元的新型乡土人才。

四、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的路径探寻

新型乡土人才的培养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复兴的内在保障和最终依靠。它需要民族地区的高校依据本地乡村的现实状况和乡土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来展开其实践,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新型乡土人才的培养。其中,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育人机制的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是基本的路径。

(一)立足乡村振兴,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和理想化表达。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指引人才发展方向,实现人才培养使命,提升学校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地区高校要立足乡村振兴,结合学校基础和生源条件,在新时代精神的统摄下全面科学地审视“国家”“地方”与“民族”之间的共生关系,确定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思考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国家意志。“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16]此项战略不仅体现着国家意志,也为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在此时代要求下,民族地区高校要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作为学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紧紧围绕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困境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新型乡土人才。其次,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协调一致,体现地方特征。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地方特征,即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将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科研创新优势同地方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地方企业、政府、行业的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再次,民族地区高校的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目标要立足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特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与民族关系。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习俗,各民族之间的流动、交汇与融合,对整个中华民族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既要注意保持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也要积极促进团结、互助、和谐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关系,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中实现人才培养的使命。

(二)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历史多个维度统筹推进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对此,民族地区高校新型乡土人才培养要以乡村振兴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促使新时代乡土人才培养供给侧和民族地区乡村发展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相适应。为此,首先要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把乡村看作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文明载体,将学科、专业、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总体规划、同步建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保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学科、专业、课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为新型乡土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基础。其次,指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调整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带动学科、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根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需要完善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一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开设一些人文基础选修课程与科普知识讲座等,并且可以开发一些符合地方与民族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课程,从而为当地乡村建设更好地输送人才。[17]二是開设与乡土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课程,将民族乡土文化融于其中,凸显乡土人才的特色和专业性。有人认为,“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的粘合剂和发动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文化资本,是中国特色乡村文明的多样性文化构成,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的传统文化基因”[18]。在此意义上,乡土文化也就成为了构建相关课程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根据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知识,推动社会学、民族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若干相关学科构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实施实现人才培养任务,向民族地区输送所需要的新型乡土人才。

(三)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校地协同培养机制

新型乡土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与地方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民族地区有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中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还可以回到乡村这片用武之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高校与地方构建协同培养乡土人才的长效机制,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乡村振兴为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建设他们自己的美丽家园。具体来说,在校地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以下几种机制:第一,管理机制。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将新型乡土人才纳入重要日程,建立民族地区高校与地方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新型乡土人才培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制度管理。建立新型乡土人才选拔制度,使其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为新型乡土人才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三是加强新型乡土人才自我管理。新型乡土人才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思想上都必须加强自我管理,明确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激励机制。无论在民族地区高校还是地方都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办法,如开展新型乡土人才的表彰活动,设立奖励基金以表彰那些在西部地区乡村建设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对于更加优秀的高校新型乡土人才来说,在实习期间也可以参与到乡村干部的选拔中来,协助村支书等开展工作。第三,评价机制。细化新型乡土人才的知识、能力、业绩要求,高校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地方则主要考察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内省能力等,以及在实习过程中所做的业绩与贡献。对那些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具有特殊贡献的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与高校存入档案,以期在未来的人才选拔过程中直接录用。

(四)借力信息技術,创新乡土人才培养模式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悄然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互联网+”模式为乡村建设也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各种新的生产养殖技术、物质资料、企业投资也将逐渐向乡村倾斜,这也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助力。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培养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乡土人才,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促进林业、种植业、渔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民族地区高校培养的新型乡土人才不仅发挥的是一个建设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充当着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未来的新型乡土人才发挥着极其显著的教育功能,他们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农民,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够借助网络信息进行生产、建设以及分享劳动成果,让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作用,实现乡村现代化。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要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高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新型乡土人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高等教育要自觉遵循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社会关系规律,根据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结构,通过人才培养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更要自觉肩负起培养新型乡土人才这一时代使命,将新型乡土人才培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认真研究经济、文化、生源等客观条件和因素,根据社会、地区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文化积淀、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社会声誉等特点和优势,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使新型乡土人才具备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乡村振兴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素质新型乡土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亚华,苏毅清. 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

[2] 刘奇.中国乡土社会面临诸多变化[J].农村工作通讯,2018(10).

[3] 李梅雪.西双版纳州农村乡土人才培养问题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5).

[4] 宋明晓,张忠贞.建设乡土人才队伍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6(5).

[5] 周湘智. 乡村振兴让乡土人才“香”起来[J].农村工作通讯,2018(10).

[6] 张俊宗. 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切性人才一一以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为例[G]//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8.

[7] 刘晓巍,张诗亚.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论[J].大理大学学报,2017(11).

[8] 陆平宽.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9] 洪浩. 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N].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政声),2018-04-18.

[10] Prakash,M.S.Gandhi's Postmodern Education: Eoodogy, Peace and Multiculturalism Relinked ,Journal of Wholistic Education[J].Sept.1993.

[11] 张孝德,丁立江.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六个新思维[J].行政管理改革,2018(7).

[12]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13] 潘明明,龚新蜀,李光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效、影响及对策———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2).

[14] 常一青. 民族地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15] 彭建兵,袁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乡土人才科学素质提升之路径分析——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6).

[16] 范建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J].行政管理改革,2018(2).

[17] 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18] 索晓霞.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

TRAINING NEW LOCAL TALENTS IN UNIVERSITITES IN

ETHNIC AREAS: MISSIONS OF THE TIME AND

REALIZATION PATH

Xu Chunjie

Abstract: Training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universities, while training new local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task and glorious mission for national strategy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Thus, how to train new local talents needed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new research topic that universit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re facing. 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mission of the time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local talents training in minority areas for solving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on of talents and providing talent guarantee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training new local talents; realization path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根基及其路径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