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吉祥物一经发布,迅速成了“国际网红”。吉祥物名为“兵兵”,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其棱角分明的外形和逆流而上、洄游迁徙的习性与军人坚韧硬朗的气质高度契合。中华鲟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能够代表东道主武汉。“兵兵”活泼可爱、阳光自信,它张开双臂、迈步向前的造型象征着新时代的中国愿以更加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姿态与各国友人共享友谊、同筑和平。它赢得了各国参会人员的喜爱。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属古棘鱼的后裔,自白垩纪延续至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也见证了恐龙的繁盛与灭亡,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水中大熊猫”。
在我国,中华鲟平时生活在沿海大陆架的近海地带和长江等大江大河中。中華鲟属底栖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它们在江河中产卵,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携带它们游到近海地带。中华鲟在海中生长发育,当雄鱼长到9~18岁,雌鱼长到14~26岁,可达到性成熟。成熟的中华鲟在春夏季群集于河口,待秋季由海进入江河,上溯至江河的上游。中华鲟进江后,会在江里滞留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中华鲟性腺逐渐发育。它们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经常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待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水底为砾石的江段繁殖产卵。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千里寻根”习性,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中华鲟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形态威猛,寿命较长,可达40岁,是江河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中华鲟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包括虾蟹、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但中华鲟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基本上不摄食。因此,中华鲟在江河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依靠它在进入江河前体内积累的大量脂肪。在江河中,越是成熟的中华鲟,体形越消瘦。
受水利工程、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影响,中华鲟的重要生活区域——长江的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降低,珍稀、特有物种逐渐减少,中华鲟极度濒危。
20世纪70年代,长江里的中华鲟繁殖群体为1万余尾,大坝截流后,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说:“1981年前,洄游的中华鲟最远能游到金沙江,天然产卵场至少有16处。1981年后的天然产卵场,仅有葛洲坝下江段一处。”
我国科研人员一直都在监测长江流域的中华鲟产卵行为。然而,在2013、2014两年,科研人员虽然监测到了中华鲟,但是并未监测到中华鲟产卵。为什么中华鲟回来了,却不产卵呢?长江上游水坝和水库产生的“滞温”效应,被认为是影响中华鲟产卵活动的关键因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介绍说:“中华鲟需要冷水刺激性腺发育,其最适宜产卵的水温为18℃,而水库库区犹如一座‘温室,较高的水温扰乱了中华鲟的产卵计划。”还有一个实证:2014年11月,科研人员对一条不幸身亡的中华鲟解剖发现,其性腺中脂肪很少,卵已经退化。成熟的中华鲟卵应该呈椭圆形,颗颗分明,而这只中华鲟的卵已经混沌如“稀饭”一般了。
由于中华鲟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现出它们既是介于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类群,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华鲟已濒于灭绝。保护和拯救这个珍稀濒危的“活化石”对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
2015年10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遗传资源保护和支撑保障的总体行动方案,以期缓解不利影响、减缓中华鲟的衰退趋势、实现物种延续。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3个中华鲟保护区,即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江苏省东台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2015年10月,农业农村部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等,启动中华鲟新产卵场大型科考,对中华鲟幼苗进行人工培育。2019年4月13日,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随着闸门打开的一瞬,700余尾中华鲟顺着滑道滑进长江,向着大海的方向游去。
希望在各方的努力下,有一天中华鲟可以实现种群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