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1-2],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临床处理中,主要以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是常用的方法[4-5]。本组研究总结行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156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明确的临床诊断,并且经过影像学判断疾病严重程度;(2)可以收集到患者病史、治疗资料;(3)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多种骨科疾病;(2)患有严重恶性疾病,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本文研究的疾病者;(3)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不配合或者拒绝参加研究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8例,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为(57.85±11.30)岁;病程3~47个月,平均(26.14±12.53)个月。身体质量指数为18.24~24.52 kg/m2,平均为(23.02±1.13)kg/m2。观察组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8.46±12.18)岁;病程3~48个月,平均(25.90±12.64)个月。身体质量指数为18.50~24.48 kg/m2,平均为(23.37±1.74)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患者均接受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术前护理人员指导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腰椎CT等,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日常的饮食等。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包括:(1)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引导患者参与各项临床检查,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与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的治疗原理、手术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并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各项临床工作。(2)心理护理。在检查与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留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后续治疗。对情绪不佳,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3)疼痛护理。术前,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实施一定的非甾体类镇痛药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耐心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等。为患者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临床疼痛感,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者一定的镇痛药物治疗。(4)液体管理与饮食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液体输注,但严格控制液体输注量,将输液量控制在1 000 mL左右。术后2 h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少量饮水,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开始进食,并在术后6 h指导患者正常进食。(5)康复锻炼。观察患者的术后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参与一定的康复训练。术后1 d,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在病床上参与一定的腿部练习。术后第2 d,帮助患者进行一定腰背肌功能锻炼。之后逐步帮助患者佩戴腰托进行下床活动,并参与慢走等训练。
不同的护理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与临床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由专人利用本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选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种,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d,±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d,±s)
对照组 78 9.12±0.35观察组 78 7.35±0.27 t值 - 35.364 P值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
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对其实施经皮侧路椎间孔镜等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6-7]。手术过程中,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要求[8]。优质护理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护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以往田姗娜的研究指出[9],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在本组研究中,即从术前和术后不同阶段入手,从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出发,对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优质护理干预。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证实,对行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其中,在患者入院之后,通过对其实施一定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疾病与手术治疗,尤其对手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联合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增强其治疗和康复的信心,进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后续的手术治疗[10]。考虑到疾病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以及围手术期的疼痛情况,护理中还对患者实施了术前、术后的全面疼痛护理[11]。护理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并联合对患者实施一定的药物镇痛,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12]。同时,联合对患者实施液体护理和饮食管理等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对有效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意义重大。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多种临床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日常活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13-14]。在手术治疗后,还需要有意识的引导患者参与一定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其腰椎功能等的改善。在本组研究中,即在术后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康复护理。还鼓励患者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康复治疗活动,保证患者在术后早期即参与到科学的康复锻炼中,进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15]。同时,也可以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护理体验,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针对接受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