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婴幼儿为其主要发病群体,且年龄越小,发病率也越高[1]。该疾病是在感染刺激变态反应之后,导致支气管以及气管黏膜出现的一种急性反应,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肺炎球菌为其主要病原体[2]。肺炎衣原体、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之后,因为小儿支气管以及气管较为狭窄,再加上具有丰富的黏膜血管,所以极易造成支气管痉挛,引发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现象,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4]。临床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外,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也十分必要[5-6]。本研究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了PDCA循环护理模式,获得了理想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年龄1~8岁,平均年龄(4.52±1.32)岁,共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对照组患儿年龄1~7岁,平均年龄(4.48±1.29)岁,共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具体如下:
1.2.1 计划(P) 将患儿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研究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体位引流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确保呼吸道畅通以及加强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等。
1.2.2 实施(D) 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将其责任心增强,认真落实制定的护理计划,具体护理措施为:(1)加强体位引流护理:将患儿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采用不同体位引流,若为左上叶肺炎,则先取半卧位,然后再取侧后仰、前倾位,若属于左中叶肺炎,则采用右卧位引流,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组患儿是否有咯血、气促以及出汗等现象出现,一旦发现异常,便及时联系医生处理。(2)加强基础护理干预:为患儿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对室内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调控,定期开窗,进行空气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3)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4)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仔细观察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表现,若有呼吸不规则、昏迷、惊厥以及嗜睡等情况出现,则要警惕其为颅内压升高或者脑水肿,一旦发现异常,便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对患儿腹部体征进行仔细观察,了解是否有呕吐、腹泻以及腹胀等情况出现;对药物疗效以及反应进行仔细观察,及时将患儿用药情况反映给医生。(5)确保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将其口鼻分泌物及时清除干净,行雾化吸入治疗之后,对其背部轻拍,对痰液排出进行有效促进。(6)加强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与成人相比,小儿耐受力低下,反应较为强烈,治疗与护理配合性差。为此,医护人员要用亲切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与沟通,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最大程度上获取患儿信任,将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提高[7-8]。
1.2.3 检查(C) 将质量管理意识增强,并制定规范化的监督机制,由专人监督患儿护理情况,并及时反馈,指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护士长也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严格把关质量,确保护理质量。
1.2.4 处理(D) 将护理实施结果作为依据,对治疗依从性、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且进一步寻找解决对策,该循环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中。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
况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其加强对症护理。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情况,并发症包括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治疗依从性:由护理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患儿治疗、检查以及护理的配合度情况,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高。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治疗依从性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8.12±0.15)分,高于对照组的(78.96±1.5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
临床上,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气促、咳嗽以及发热等,若不及时干预,则可能进展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9]。通常情况下,除了对患儿进行治疗外,为了提高康复效果与速度,还需对其加强护理干预[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8.12±0.15)分,高于对照组的(78.96±1.5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0,P<0.05),可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加强PDCA循环护理干预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PDCA循环护理是一种以循证依据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各项护理内容具有条理化、细致化、规范化等特点[11]。通过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利于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进而将其治疗依从性提高。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能避免交叉感染现象出现。通过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利于提高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与了解,进而为患儿提供全面化的照护[12]。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保持呼吸道畅通状态,利于及时发现患儿异常,避免呼吸道堵塞,进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整个护理实施过程是循环进行、不断改善的,整体护理效果也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述,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行PDCA循环护理干预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