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南海定坤春风起江尾海头 中特熔铸特钢梦

2019-06-10 12:59中信泰富特钢集团
中国钢铁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钢中信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简称中信特钢),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四家钢铁生产企业,即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两家原料配套基地——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和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中信特钢具备年产1300多万吨优特钢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是目前全球钢种覆盖面大、涵盖品种全、产品类别多的精品特殊钢生产基地,拥有合金钢棒材、特种中厚板材、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造、合金钢线材、连铸合金圆坯“六大产品群”以及调质材、银亮材、汽车零部件、磨球等深加工产品系列,品种规格配套齐全、品质卓越并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端用户的青睐。

中信特钢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紧抓“发展实体经济”大好机遇,专注发展特钢主业,秉承“诚信、创新、高效、超越、融合”的企业理念,以造福社会为己任,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和谐型企业,着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为实现“钢铁报国”“钢铁兴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企业发展篇

(一)集团总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特殊钢行业经过结构优化、兼并重组,在集团化、专业化、产业延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步形成了太钢集团、武钢集团、宝钢集团、东北特殊钢集团公司、天津钢管公司等大型特殊钢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特钢企业。同时在全行业逐步建成不锈钢、硅钢、高速钢、合金钢棒材、中厚板、管材、线材、精密合金、高温合金、钛合金、合金钢丝(制品)等专业化生产线。

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潮流,2008年5月,中信泰富总部宣布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正式成立,其职责是全面履行出资者的权力和义务,具体负责钢铁生产、经营、管理业务,在钢铁业务上为中信泰富负担责任和行使职责。至此,中信特钢整合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铜陵新亚星焦化有限公司、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相关子公司,沿长江一字排开,形成了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同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一瞬间便延伸为经济危机,肆虐全球。国际市场铁矿石和铜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国的金融风暴,迅速影响到了中国钢铁市场的走向,全国经济增速放缓,钢铁需求大幅萎缩,钢材价格连连走低,仅短短两个月,全国钢材价格迅猛下滑,下降幅度平均达30%左右,许多钢铁企业出现亏损,甚至部分小型钢企被迫关停。面对不期而遇的经济危机,中信特钢迎难而上,快速决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紧紧抓住汽车、铁路、新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开发生产了一大批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国际高端客户群不断扩大,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青睐,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钢材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挑战,中信特钢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特钢升级快速推进,企业发展稳定健康,打赢了集团化管理以来第一场“遭遇战”。

随后,中信特钢步入了良性发展快车道。2010年,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把握市场机遇,形成了“转炉长流程”和“电炉短流程”相结合的特钢制造流程,主要工艺技术和装备居同类领先水平。轴承钢、齿轮钢、高压锅炉管坯钢、高档次合金弹簧钢、合金结构钢等主导品种产销量国内第一,具有供货能力强、品种规格配套齐全、客户订单生产速度快、交付周期短的优势。

2012年,集团上下群策群力、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广大客户的满意度连续多年持续稳步提升。国家《钢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肯定了中信特钢作为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集团成为中国特钢行业名符其实的“领头羊”和“排头兵”。集团优特钢的生产能力跃升至年产900万吨,工艺技术、工装设备和产品质量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特钢企业集团。

2014年,中信特钢研究院、中信特钢研究院上海大学分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院士和中信集团常振明董事长为中信特钢研究院揭牌。中信特钢研究院的成立,这是中信特钢引领中国特钢产业关键产品和技术发展,竭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的重大战略。

2015年,中信特钢实现净利润排名全国钢铁行业第一;2016年实现净利润排名全国钢铁行业第三,其中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远远领先国内同行,存货周转率等5项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先后荣获了“全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球卓越绩效奖世界级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2016年,“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中信特钢旗下兴澄特钢、新冶钢参与的“高品质特殊钢大断面连铸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生产的特殊钢大断面连铸圆矩坯突破了传统,建立了大断面特殊钢连铸化生产新的规范体系和产业链,首创了世界最大规格圆坯和国内最大规格矩形坯特殊钢连铸产品。

2016年,在迪拜举行的世界钢铁协会第50届年会上,中信特钢成为世界钢铁协会常规会员,集团董事长俞亚鹏当选为世界钢铁协会理事会成员。

2016年年底,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密切与市场、现场的联系,中信特钢总部搬迁至江阴市。

2017年6月中信特钢收购兼并了青岛特钢,2018年6月收购兼并了华菱锡钢,更名为靖江特钢,产业进一步壮大,标志着中信特钢实现了从“沿江”到“沿江+沿海”产业布局的战略升级,中信特钢正式开启了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新纪元”。

时至今日,中信特钢以引领我国特钢产业发展为己任,主动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按照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集团化运作,深入开展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加快“价值、创新、绿色、幸福和品牌”型企业建设,稳健经营,近几年整体竞争实力、经营活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特钢行业第一,现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中国最强的特钢企业。

中信特钢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向、定位以及实践得到了行业、社会和国家的认可,重点发展的特钢生产技术、关键品种等已在国内起到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产业升级。中信特钢已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和特钢协会会长单位,是中国特钢行业的一面旗帜,是我国特钢市场引领者、主导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已步入国际先进同行企业之列。中信特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信集团“金融+实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和“实业兴国”的发展理念,为中信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在创建全球最具竞争力特钢企业集团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兴澄特钢

兴澄特钢最早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铁木竹手工业联社”。1959年,手工业联社组建成“江阴要塞人民公社农具机械厂”。1970年,农具厂自制工频感应电炉并炼出了苏州地区第一炉钢,开始钢铁事业的第一次创业,从此与钢结下不解之缘。

1972年3月,江阴要塞农具修配厂更名为“江阴县钢厂”。1986年2月,移地花山建厂,新上20吨电炉,标志着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经过20年的努力,前辈们开拓进取,形成了年产20万吨普钢,18万吨材的生产规模。企业依靠品种立厂、科技兴厂、制度治厂、机制活厂,成为江苏省地方钢铁骨干企业。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提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重申强调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这也铺垫了兴澄特钢的成长沃土。次年初,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先生来访苏南,寻找合资伙伴。在考察了江阴钢厂后,长江沿线的地理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江阴钢厂的创业干劲和对合资工作的积极态度,让荣先生颇感振奋,下定了合资的决心。

1993年12月3日,江阴钢厂与香港中信泰富合资组建“中外合资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后更名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兴澄特钢”)合同章程签字仪式在江阴举行。自此,中外合资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借助合资契机,兴澄实施“普转优”战略转向,全面从普钢生产转变为优钢生产。

1994年,兴澄特钢投资建设了国内第一条 “四位一体”短流程特钢生产线。由一座100吨直流超高功率电炉、100吨LF精炼炉、100吨VD真空脱气炉、一台R12米五机五流连铸机和一组热连轧成品轧机优化组成,是世界钢铁行业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短流程、高效率、低成本的特殊钢生产线。

1995年9月28日,兴澄特钢滨江一期工程隆重奠基。1998年5月18日,“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线贯通,顺利投产。这是中国第一条炼钢、精炼、连铸、连轧“四位一体”短流程特钢产线,是全国特钢企业的一大创举。以前采取传统工艺,生产时间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而兴澄特钢的“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线生产时间只需要8小时。正是这条代表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四位一体”短流程特钢生产线的上马,使得兴澄优特钢生产如虎添翼、生机无限。以“特殊”的装备、工艺为基础,兴澄特钢实施“优转特”战略转向,从一家生产型钢为主的一般钢铁企业,逐步转变成为生产轴承钢、弹簧钢、油井管坯钢、海工钢、易切削钢、合金结构钢等高端产品为主的特钢企业,确立了兴澄特钢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装备优势,企业也一跃而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优钢企业。

1998年初,兴澄特钢针对国内钢铁行业中“连铸工艺不能生产轴承钢”的现象,决定依靠自身力量,依靠兴澄特钢历史上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组织员工在引进的“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线上进行攻关,以连铸工艺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的轴承钢,为中国成为世界轴承生产大国做出一份贡献。

随后,兴澄特钢企业发展高歌猛进,1999年开发了5个系列、9个钢种,2000年又开发了7个系列、11个钢种;并承担国家、省火炬攻关项目16项,拥有32项国家级技术专利,主持和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技术标准5项,出色地完成了漂亮的“玩转翻身”。这一年,兴澄特钢合金弹簧钢产量、合结钢产量、冶炼电耗、人均产钢、人均利税、人均创利、资金回笼率、全员总产值生产率八项指标位居全国特钢行业第一,人均产钢、人均利润、人均利税、吨钢综合能耗、全员总产值生产率、吨钢工资、资产负债率七项指标进入全国钢铁企业前5名。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赵喜子到兴澄特钢参观考察后,欣喜地说:“你们是全国特钢行业中运营得最好的企业。”

从开始合资到2003年,兴澄特钢13项主要技经指标名列全国特钢行业第一;锚链钢、高性能弹簧钢、高性能齿轮钢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填补了出口空白;“连铸快速更换中间包连接件”等六项实用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2001年,面对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兴澄特钢迅速作出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战略决策,靠高新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相继申领了国际市场10项“绿卡”。到2002年,兴澄特钢的轴承钢生产量已居世界第三位,获得了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等几大公司的认可,成为他们的供应商。兴澄特钢生产的锚链钢获得了英国、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国船级社的认可。弹簧扁钢获得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认可,成为该公司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

2002年,兴澄特钢产量达141万吨,优特钢占90%以上,合金比达到65%。在国际钢铁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兴澄特钢出口特钢7.5万吨,同时顶替进口10万吨。2002年,虽然受美国201条款和西欧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兴澄特钢鏖战国际市场,仍取得了创汇2283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的可喜成绩,雄居全国特钢行业同类型产品出口量之首。

入世一年,兴澄特钢撑起了我国特钢出口半壁江山。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油井管坯钢等产品的产销量位居全国特钢行业首位,而且资金回笼率、产销率均达百分之百。

2003年出版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将兴澄特钢的锚链钢、弹簧钢、齿轮钢列入其中。这一年的6月25日,试运行一年的兴澄特钢一号长江码头通过验收,成为直接对外开放的国际码头。这里每年进口的百万吨矿砂、废钢,转化成各种优特钢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年,兴澄特钢又果断在马来西亚和泰国设立代表处,以进一步对国外的用户搞好服务,直接面对终端客户。

2003年,兴澄特钢的优特钢出口量达到14309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不仅特钢产量、钢材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出口额等八大主要指标全部打破历史纪录,而且轴承钢等优特钢外贸出口量比上年增长了3倍。同年,兴澄特钢优特钢销售量、轴承钢材年销售量、出口优特钢材量、人均销售、人均实现利润、人均实现利税均创国内特钢行业新纪录,而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此次评选对全国27个省、市、区的27个行业进行评比、筛选,选中新纪录337项,反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新纪录项目占71%。

2004年,兴澄特钢实现出口18.2万吨,新增直接用户30多家,产品除远销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原有的销售网点外,还新增埃及、德国、印度等国家。同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著名冶金专家徐匡迪在视察了兴澄特钢后评价说,特钢产品全部采用连铸工艺生产是兴澄的创新,兴澄特钢走出了中国式特钢发展的一条新路。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墨西哥湾,飓风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的系泊链断了许多,惟有兴澄特钢生产的四级系泊链依然牢固地“坚守在岗位上”,成为兴澄特钢产品跻身世界一流的“活广告”。

2007年3月,滨江二期长流程棒材产线顺利投产,兴澄特钢成为亚洲最大的特钢生产企业。公司从生产特钢进一步提升为生产高品质、高标准精品特钢,实现“特转精”。

2008年,在全国同行许多企业大幅限产,甚至关停倒闭的情况下,兴澄特钢2008年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上交税金首次超10亿元达11.2亿元。

2010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兴澄特钢的“高品质中高碳特殊钢棒线材连续生产技术与工艺开发”项目获二等奖。这项技术,突破了特殊钢生产的三大核心技术,成功开发了世界上最大的直径1000毫米超大规格连铸圆坯,彻底打破国外高品质钢对市场的垄断和对我国的封锁,产品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2011年,兴澄特钢荣获了比利时贝卡尔特公司目前为止唯一在中国颁发的“原材料供应商金人奖”,获得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颁发的金牌供应商奖章,并与SKF、中国船舶、中国建筑等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在钢铁原材料供应、新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

2011年,滨江三期特板建成投产;2013年,滨江特殊钢高速线材建成投产。兴澄特钢成为全球产品规格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特殊钢棒、线、板材单体生产企业。

2013年,兴澄特钢承担的“高标准轴承材料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列入2013年国家示范项目,即:2013年工业强基示范项目。同年,荣获2012年度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斯凯孚(SKF)“全球最佳供应商”大奖。

2014年,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兴澄特钢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质量奖”,并成为本届全国质量奖获奖组织中唯一钢铁企业。

2015年,兴澄特钢应邀参加日本NTN中国公司2015年公司年会。年会上,NTN授予中信特钢兴澄特钢“最优秀供应商”奖牌,为中国目前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特钢企业。

2016年,亚太质量组织(Asia Pacific Quality Organization)在其官网公布了年度“全球卓越绩效奖”(Global Performance Excellence Award)评审结果,兴澄特钢荣获“全球卓越绩效最高奖项”。至此,兴澄特钢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获得该奖项的特钢企业。

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公布了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项目名单”,兴澄特钢两项目入榜,其中《超纯净高稳定性轴承钢关键技术创新与智能平台建设》项目获一等奖;《用连铸坯制造海洋工程用大厚度齿条钢板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二等奖。

2018年,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一行调研中信特钢。当得知中信特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全球市场的广泛赞誉,并在轴承钢、轨道交通、汽车用钢、国防军工、工程机械、船舶海工、能源用钢、建筑桥梁等各个应用领域享誉全球的情况后,曾培炎竖起大拇指对中信特钢取得的经营业绩表示高度赞赏,对中信特钢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给予充分肯定。

(三)新冶钢

新冶钢是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可上溯到清末潮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最早的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大冶钢铁厂。自1913年汉冶萍公司决定在石灰窑袁家湖办大冶新厂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汉冶萍商办的24年,日本人侵占下的大冶矿业所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华中钢铁有限公司经营的4年。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厂矿回到人民的怀抱,改厂名为华中钢铁公司,1953年更名为大冶钢厂。

1984-1998年是国企改革的摸索阶段,启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下,1994年大冶钢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成冶钢集团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并进入冶钢集团。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金融领域的治理整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得益于此,1997年大冶特钢A股在深交所上市,百年钢企开启了市场经济考验的新篇章。

2004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借助于长三角区域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兴澄特钢在合资后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在了湖北新冶钢。11月9日,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批准,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正式收购冶钢集团钢铁板块资产,组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

自合资收购以来,新冶钢通过持续不断的“填平补齐”技术改造,东钢区一炼钢厂主攻轴承钢、弹簧钢、齿轮钢等品种,实现了由“普钢”向“特钢”的转移;冶钢区四炼钢主攻汽车关键部位用钢、铁路提速用钢、高压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石油和化工用钢,军工、海洋和航天航空用合金钢,实现了由“常规钢”到“高端钢”的转移;钢管厂区主攻汽车半轴承管、地质管、加重石油钻杆,压力容器专用管等,实现无缝钢管由“通用”向专用的转移。到2007年,“三大转移”实现,8个特钢品种的销售量占总销量的83%。

依靠自主创新,新冶钢重新回到了全国特钢行业前列,在国内外名声大噪,公司有22项指标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一名,63项指标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五名。它的主导产品高速铁路用钢、齿轮钢占据全国市场一半,轴承钢、弹簧钢销量占三分之一。

2006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专程来到新冶钢调研。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对新冶钢的发展非常满意,非常关注,新冶钢的喜人势头令省委、省政府非常受鼓舞。他勉励新冶钢要以差异化和高端化为发展方向,继续在特钢领域做强做大。实践再一次证明了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正确性。新冶钢的特点就是特钢,而特钢的优势就在于差异化和高端化竞争,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努力向世界一流特钢企业迈进。

200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经营生产任务,公司持续调整结构,加大节能减排,注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批量生产,组织开展“双十”攻关。在成为中国油田供应商的同时,为我国“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神舟”系列飞船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总公司向湖北新冶钢和大冶特钢授牌,牌文上写道:贵单位在我国“歼十”“飞豹”等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中,质量过硬、保障有力,为我国航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同年,钢管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取得美国船级社系泊链U3认证证书和挪威船级社系泊链K3、RQ4、RQ3、RQ3S认证证书。

2009年,新冶钢被美国HOWCO公司纳入合格供应商,并对新冶钢生产的调质管颁发合格供应商证书,标志着新冶钢生产的热处理调质钢管获得通往欧美市场的“通行证”。同年,460、273无缝钢管生产线竣工投产。

2010年,新冶钢产钢2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实现净利润8.7亿元。

2012年,新冶钢“大功率风电机组用轴承钢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大冶特钢“高品质特殊钢研发项目”入选国家863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新冶钢赠送“烫金牌匾”,感谢新冶钢制造的高温合金无缝钢管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

2014年,新冶钢特种无缝钢管“家族”新添的219顶管机组建成投产,产品填补了中厚壁无缝钢管之外的薄壁无缝钢管空白区。

2015年,由新冶钢控股的大冶特钢90万吨优质特殊合金钢棒材生产线(中棒线)投产。

2016年,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冶钢荣获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2017年,由新冶钢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的两项校准规范:《炉温跟踪仪校准规范》和《热态特种衡器校准规范》成为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发表的首批计量技术规范。同年,新冶钢荣获“2016年度中国两化融合杰出应用奖”。

(四)青岛特钢

2016年12月17日,青岛市政府与中国中信集团在北京中信集团总部签署了《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与青岛特钢公司合作的意向书》。2017年1月24日,青岛市政府与中信集团正式签署了《青岛特钢重组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在两个国有全资企业之间,采取资产无偿划转方式进行合作重组,中信集团承接了全部债权债务和经营合同。

经过前期多方努力,5月15日,中信集团与青岛特钢正式完成了股权交割事宜,青岛特钢也正式纳入到中信特钢统一管理范畴。至此,中信集团实现了对青岛特钢资本层面的战略重组,并授权中信泰富和中信特钢代表股东对青岛特钢行使管理权和经营权,青岛特钢正式加入中信特钢大家庭。

青岛特钢具有近60年的历史。其前身 “青岛第三钢铁厂”诞生于中国大炼钢时代的1958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中,经过一次次重大抉择,一幕幕整合蜕变,把一个小钢厂建设成为400万吨钢产能,年销售收入超过400多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成为国内重要的优质棒线材生产基地,全国重点冶金企业,青岛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主营业务收入一度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02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列98位,青岛市百强企业第4位,连续多年上缴税金居青岛市前三甲,并获得“青岛经济成就卓越贡献奖”,为青岛市经济破百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中国梦”中重点提出了实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青岛特钢作为城市钢厂,为实现产品升级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12月31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复,青岛特钢实施环保搬迁。2015年11月7日,以炼钢系统所产的第一根钢坯在3号高速生产线的轧制成功为标志,青岛特钢环保搬迁项目实现从原料场、焦化、烧结、高炉、炼钢到轧钢的全线贯通。

加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短短三个月内,青岛特钢就打赢了第一场“硬仗”。2017年8月,搬迁后的青岛特钢(本体)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当月利润实现795万元,至此开始了青岛特钢稳产创效的新阶段。此后,9-12月份青岛特钢总体效益稳步提升,全面完成了集团制定的全年控亏目标,取得了这场扭亏为盈战役的阶段性胜利,在青岛特钢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五)靖江特钢

为贯彻落实国家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的整体部署,推动钢铁行业区域性重组整合,2018年6月12日,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与湖南兴湘并购重组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湖南省国企并购重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收购了锡钢集团100%的股权和锡钢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债权。锡钢集团成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持股100%的全资子公司。2018年6月22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与华菱集团战略合作签署协议,锡钢集团全资子公司华菱锡钢特殊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靖江特钢”)。

靖江特钢前身为成立于 1958年的无锡钢铁厂(以下简称“锡钢”),他曾经是无锡市经营规模最大、职工人数最多、利税贡献最高的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在历史上为无锡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的出现结束了无锡市无铁、无钢、无材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后期,多种因素致使锡钢濒临破产边缘。然而,锡钢凭借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凭着特有的智慧和勇气,背水一战,经历了一段扭亏脱困的“死里逃生”路。

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在中国大地上涌动,锡钢决定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完成改革改制。2004年香港华润集团再次重组锡钢,锡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05年,锡钢作为无锡市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搬迁企业,被市政府列入首批搬迁调整企业名单。2007年华菱与华润合作,华菱正式控股锡钢,同年11月29日,为响应无锡市政府退城出市政策,经过反复选址,综合比较,最终落户江苏省靖江市,锡钢与江苏省靖江经济开发区举行“整体搬迁项目签约仪式”,整体搬迁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5月26日,举行工程建设开工典礼,2010年10月起陆续试生产。

搬迁改造后靖江特钢占据长江优质岸线资源,通江达海,区位优势突出,现占地面积3000余亩,员工近千人,搬迁改造着眼装备升级换代、技术更新进步,引进和吸取特钢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装备:意大利超高功率电炉、德国米尔φ258PQF三辊连轧管热轧生产线、φ100ASSEl三辊热轧生产线、钢管热处理线、油井管螺纹加工线、超声组合探伤线等等。具备了年产100万吨钢(2016年去产能)、60万吨无缝钢管和70万吨棒材的配套产能。主要钢管品种涵盖油套管、管线管、机械结构用管、锅炉管、气瓶管、液压支柱管、流体管以及自主研发的特殊气密封螺纹接头、用于特殊环境的非API系列油井管等。棒材产品涵盖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合结钢、优碳钢、弹簧钢、锚链钢等。

由于投产后即遇钢铁行业“寒流”,又因靖江特钢搬迁改造项目资本金投入不足,导致巨大的投资差额需要依赖银行贷款解决,负债与财务费用持续攀升;加之“炼铁——炼钢——轧材”的长流程生产工艺未能实现,导致建成机组无法在保效益的基础上正常生产,自2011年以来持续巨额亏损。

中信特钢全面收购靖江特钢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的整体部署,推动钢铁行业区域性重组整合的大事,也是推进钢铁强国和实业兴国的盛事,更是中信特钢与华菱集团强强联合,共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喜事。2018年6月份以来,靖江特钢以建成产品一流、效益一流、环境一流的特钢企业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转变经营模式,加强科学管理,健全人才体系,强化研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甩掉包袱、全方位融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靖江特钢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各项技经指标持续优化,企业效益实现了质的转变,加入中信特钢的第二个月就实现了投产以来的第一次持续盈利,这是靖江特钢历史上又一次涅槃重生。

二、发展经验总结篇

回望中信特钢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受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考验,走出了一条“自觉顺应、主动策应、积极适应”的应对取胜之道;经受了国际国内特钢产品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考验,走出了一条“你无我有、你有我特、你特我精、你精我高”的高端产品取胜之道;经受了国际国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的“核心技术拥有多少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严峻考验,走出了一条“特钢是科技炼成的”强企取胜之道。

第一,坚持以“整体利益最大化、提升效率、创造价值、科学运作”为指导方针,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理清股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深化“七统一”管理,深入推进集团化运作。

第二,坚持“精品+规模+服务”的发展战略,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推进流程、产品和服务专业化,构建了先进、符合国家战略、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沿江沿海产业布局,打造了棒、板、管、线、特冶锻造等现代化专业生产线,稳步推进了产品系列化发展以及集团向“服务型制造商”深度转型。

第三,坚持国际化发展,着力建设能融入国际市场的经营和技术开发体系,扩大了国际高端市场销售额,推进了管理、运营、人才、文化的全球化,夯实了实现愿景目标的基础。

第四,坚持管理创新,积极导入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方法,持续强化安全、质量、环保的“红线”管理,不断改进精益生产、能源集中、项目后评估、“两位一体”效能监察等管理,构建了“高质量、低成本、快节奏、优服务”的特色管理模式,提升了管理水平。

第五,大力投入,产学研用协同,全面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涌现新的效益增长点。

第六,持续深化“两型”企业建设,能够适应资源日趋紧张和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等外部变化。

第七,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员工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长期投入,有效激励,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满足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安全健康和精神需求,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全员工作热情。

第八,中信集团和中信泰富的长期协同支持。

第九,积极适应形势,持续改进,厚积薄发,健全风险防范,奋力抢抓机遇。

三、未来发展篇

展望未来,世界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仍将经受逆全球化的强烈冲击,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变数,形势严峻;中国经济转型艰难,仍会承受极大的下行压力;中国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规范行业经营难度很大,供需矛盾依旧突出,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依旧严重;在一定时期内,实体企业仍会面临资金、资源、能源、环境等巨大压力,运营仍将处于高风险区域。

面对这样局面和形势,中信特钢要打造“双千亿”特钢强企,争取早日实现“创建全球最具竞争力特钢企业集团”的愿景目标,实现“成为全球特钢领袖”的中特梦,任重道远,时间紧迫,必须更快、更好、更主动地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抢抓先机,苦练内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锐意进取,乘势而上,掌握竞争主动权。

为此,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信集团和中信泰富的战略部署以及中信特钢的发展规划,坚持走“品种、质量、效益型”道路,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和绿色环保发展,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持续提升竞争实力和品牌价值,为目标、为梦想,凝聚力量,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跨越,再铸中信特钢新辉煌。

第一,理顺中信特钢资产关系,完善股权架构整合,充分发挥中信特钢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以及防范风险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集团化运作向纵深发展。

第二,依托目前中信特钢多品牌战略,逐步向“中信特钢”单一品牌战略发展,全力打造“中信特钢”全球卓越品牌。

第三,充分发挥中信特钢多年来深耕主业、厚殖品牌的资源优势,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锁定原料资源、客户资源和人才资源,做好产品深加工和延伸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四,传承中信文化基因,进一步完善特钢文化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快青岛特钢、靖江特钢文化融合,推动集团融合提升。

第五,贯彻落实十九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精神,加快产线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以节能降耗和绿色制造为抓手,着力绿色制造,打造行业典范。

第六,把握“互联网+转型”战略机遇,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钢铁智造实践,实现特钢生产方式的转型,全面提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第七,匹配特钢集团“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定位,融入工匠、全球、人文等元素,打造“中信特钢学院”,为长期愿景提供支撑。

第八,践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挥中信特钢研究院及各企业分院的协同平台优势,攻坚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的壁垒难题,加快特钢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助力中国制造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特钢中信
巨能特钢1250 m~3高炉炉役后期操作实践
青岛特钢3号高炉停炉实践
石横特钢集团换帅
西王特钢1#高炉焖炉快速恢复生产实践
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