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鹏 李国栋 陈元清
(青海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西宁810007)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共同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及坏死,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胰酶增高等,且随患者病变程度不同轻重存在差异[1]。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与出血坏死型两种,发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继发感染、腹膜炎及休克等,威胁患者生命[2]。国内学者研究表明[3]:重症急性胰腺炎能使肠道内的内毒素与细菌异位并直接参与血液循环,从而激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释放大量胰酶与炎性因子,增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因此,加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4]。生长抑素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减轻胰腺自身消化,抑制胰酶分泌,但是远期疗效欠佳,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5]。研究表明[6]:将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是该方案有待验证。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探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8~66岁,平均(47.84±5.68)岁,病程6~48 h,平均(21.58±5.41)h。致病因素:饮食不合理14例,高脂血症17例,酗酒13例,胆道疾病3例,其他3例。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7~68岁,平均(49.11±5.71)岁,病程6~46 h,平均(22.04±5.45)h。致病因素:饮食不合理11例,高脂血症16例,酗酒14例,胆道疾病5例,其他4例。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下完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致病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指南》(2007年)[7]中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②病情严重,均伴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腹胀、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出血、休克;③符合血必净、生长抑素治疗适应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②合并过敏体质及造血系统异常者;③合并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伴有明显精神异常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给予患者禁食、抗生素、止痛、胃肠检验、营养支持及重症监护(给予呼吸机)等,帮助患者控制疾病发展,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8,9]。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每次取生长抑素[上海华源药业(宁夏)沙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96]0.1 mg,皮下注射,每天3次,连续治疗1个月(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每次取100 μl血必净(药物主要由:红花、赤芍、丹参、当归及川芎组成)(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33)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每天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2.2观察指标 ①症状恢复及住院时间: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排气恢复、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呼吸机撤离及平均住院时间;②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取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 离心15 min,完成血清分离后,放置在-20℃ 冰箱中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0,11];③T淋巴细胞水平:取上述分离后的血清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有关操作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完成[12,13];④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统计两组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皮疹、眩晕发生率。
2.1两组症状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1个月后排气恢复、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呼吸机撤离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IL-10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皮疹、眩晕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GroupsnExhaustrecoveryAbdominal paindisappeared timeBlood amylaserecovery timeVentilatorevacuationAveragelength of stayObservation group506.12±1.384.52±0.915.49±1.253.26±0.7121.85±6.81Control group509.68±1.478.31±1.489.81±1.627.83±1.2928.88±6.90t10.98414.3299.89413.2517.748P0.0000.0000.0000.0000.000
GroupsIL-6IL-10TNF-αObservation groupBefore treatment98.41±4.5767.52±3.51435.69±32.911 month after treatment17.49±2.4178.51±5.68132.58±15.79t13.29510.95112.347P0.0000.0000.000Control groupBefore treatment99.57±4.6867.41±3.47433.93±31.841 month after treatment43.57±3.4972.46±4.52234.19±23.51t10.3898.52513.295P0.0000.0000.000tobservation group vs control group5.39813.28916.791Pobservation group vs control group0.0000.0000.000
GroupsCD3+CD4+CD8+CD4+/CD8+Observation groupBefore treatment56.74±3.4125.63±4.6929.41±4.350.87±0.121 month after treatment67.41±5.5343.42±5.3518.85±2.302.30±0.53t12.18410.89312.18510.834P0.0000.0000.0000.000Control groupBefore treatment56.77±3.4325.61±4.6529.40±4.330.87±0.111 month after treatment60.86±4.5933.98±5.0923.45±3.311.45±0.32t11.2819.88413.29514.093P0.0000.0000.0000.000tobservation group vs control group10.89315.39512.10512.189Pobservation group vs control group0.0000.0000.0000.000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Tab.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n(%)]
Groupsn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High blood pressureRashDizzinessObservation group501(2.00)0(0.00)1(2.00)2(4.00)Control group500(0.00)2(4.00)2(4.00)3(6.00)t1.2430.8981.3462.195P0.0580.1950.0810.283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死亡率较高的急腹症,发病后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可能的发病机制如下[14]:①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胰管更粗,导致胰液反流进入胰腺组织中;②胰腺发生不同程度缺血,引起缺血性坏死;③发病后机体内的炎症因子产生级联反应,破坏胰腺屏障,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15,16]。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不仅是胰酶的过度增生及自我消化,还包括全身微循环改变、氧化应激反应等[17,18]。祖国中医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厥心痛”、“脾脏痛”、“胃脘痛”等范畴,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及情绪失畅等引起。因此,加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9]。
近年来,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1个月后排气恢复、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呼吸机撤离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将血必净联合生长因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恢复时间,利于患者恢复。生长抑素属于一种环状多肽,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降低毛细血管发生外渗,能抑制胰酶分泌,降低胰酶消化[20,21]。同时,生长抑素能松弛Oddi氏括约肌,有助于排除胰液,还能激活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从而降低全身内毒素,迅速改善患者症状[22]。现代药物研究表明:将生长抑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降低胰腺病理、生理,减少血液淀粉酶、脂肪酶水平[23]。血必净属于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方药主要由:红花、赤芍、丹参、当归及川芎组成。方药中,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功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肌氧耗量功效;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瘀止痛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扩张血管、活血化瘀、解毒功效[24,2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过程,患者发病后机体防御系统将会被启动,IL-6、TNF-α等促炎因子将会被释放,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26,27]。国内学者采用脂多糖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别给予血必净治疗,结果表明:血必净能降低IL-6、TNF-α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8]。临床上,将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发挥两种药物优势,有助于降低严重因子水平,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29]。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同时,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的使用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持续控制炎症反应,阻断自身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3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皮疹、眩晕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较快,抢救过程中除了给予药物干预外还应加强患者基础疾病治疗及护理,降低临床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将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