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文
【摘 要】 学校紧紧围绕“爱相伴,美相随”的育人理念,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维联动,通过“锻造有爱的教师,让教师德美若兰;助力有爱的伙伴,使学生行美如芷;引领有爱的家长,让家长心美似蕙;构筑有爱的校园,使美韵育人无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爱”感人,用“美”化人,发展学生的德、行、能,不懈的扶本正源,拨去学生行进的迷惘,让学生淡定坚毅,在心灵的尽头,遇见更好的自己。
【關键词】 德美;行美;心美;扶本正源
学校紧紧围绕“爱相伴,美相随”的育人理念,务本求实,以行为旨,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的多维联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爱”感人,用“美”化人,发展学生的德、行、能,不懈的扶本正源,让实小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采。
一、锻造有爱的教师,让教师德美若兰
拥有爱心的老师,生命释然升华,在教育教学、待人接物中的言行举止,往往会超越教化,润泽无痕。学校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从教师、科组、级组会议,到学校、年级、班级活动,行政以身垂范,友爱教职工,友爱学生、友爱家长,友爱来校的客人,潜移默化中教师一洗铅华,慧心仁爱,予人亲切,温暖心灵,良好的精神面貌得到夯实。
学校每学期开展全校性的教师读书讲书活动,让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习的不断推进中,实小的教师明白,本立而道生,只有不忘教育科研,才能让教育走得更远,攀得更高。于是,面对近几年学校小课题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刻,引领实小教师捕抓先机,始终挺立潮头。连续三年,学校小课题的申报及获奖数量、级别都是区里最多的。学校连续多年获区教研先进集体、获区教学质量先进集体、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等称号。这与学校以书香致远,科研为重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学校强化质量意识,突出教学中心,打造丰美课堂。学校通过课堂巡视,推门听课,专题探讨,主题演讲,提交心得体会等,让教师虔心受教,静心悟道,带着炽热的爱心走进课堂。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并举的学校课程改革推进,让每一位教师保持教育的敏锐感,坚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在背后殷切的期盼,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我提升,望见湛蓝的天空,纯净而丰盈。
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实小教师爱溢课堂内外,德美若兰,让学生行进在求知路上,正心笃志,悦学汲取,实践创新,智慧攀登,这一切,丰美如诗。
二、助力有爱的伙伴,使学生行美如芷
学生的心灵成长需要引导,需要陪伴,而伙伴的陪同,是触动学生内心世界最深的因素之一,伙伴的价值观、人生观轻易地进入脑海,烙下印记,是学生成长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建构儿童生活力课程,让同伴陪伴,互助成长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关爱身边小伙伴,奉献爱心伴成长”是学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教育活动。老师通过一个个爱的故事,学校通过一个个爱的活动,让孩子深切感受到善心付出给予别人的温暖。对于班级学困生,学校引导班主任从学业的辅导,到课间的陪伴、谈心,家访活动,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爱,让学生在伙伴的陪护下学习、思考、感悟,重新燃起斗志。每年的关爱伙伴校园慈善义卖活动,学生积极响应,在义卖活动日,踊跃购买、捐款,筹集到的爱心善款,让学校10多位特困学生的餐费得以减免。每逢节假日,学校购买书包、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班级学生在少先队辅导员带领下进行家访,对特困学生进行慰问。2015学年为需要进行手术的两位学生分别送去慰问款3000元、2000元。一位学生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腿严重受伤,需要进行肢体手术,一大笔医药费家庭无力支付。学校号召师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行动,捐款近75000元,解决了学生家庭的燃眉之急。学校用实际行动,让特困学生感受到同伴的无私关怀,也让学校学生体会到爱的力量。爱的指针潜移默化地指引学生展开活动的趋向,为学生的成长增添了绚烂的底色,让学生身上散发着宽厚、大气、开放的品质。
学校设立众多社团,力求每位学生拥有一项特长,助力学生素养的丰富,如:诗书、写作、数独、英语口语、航模、机器人、创客、编程、游泳、三棋、合唱、相声、魔术、古筝、绘画、书法社团等。社团指导教师悉心引领,社团成员慧心笃学,同伴互助,每学年都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由于学校莘莘学子“德”“能”“行”的出彩,学校获中山市优秀游泳传统项目学校、“交通安全文明单位”、少先队红旗大队等一系列荣誉。
学校通过挖掘学生的美、塑造学生的美、延伸学生的美、完善学生的美,让学生成为有爱的人。每一位学生在爱的感召下,接受立体的教育,在爱泽心灵,美育德行的过程中,具有属于自我的精神特质,都洋溢着独特的个性风采,行美如芷。爱满校园,学生灵动的身影,在树荫下的清晖伴随下,随性自然。
三、引领有爱的家长,让家长心美似蕙
学校重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系列主题的开展,深化“走近家庭,同育新人”活动,密切家校合作,携手前行,共育新人。
学校推行的“孝德”行动,家长积极配合,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改变,为家庭分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责任感不同程度地增强了;一年级的新生入队仪式,学校创新方式,家长以老队员的身份为自己的孩子佩戴红领巾并对孩子说心里话;“亲子志愿队”的家长每天在校门维护秩序,关注学生的安全,风雨无阻;家委成员组织班级的学生、家长到贫困生,到孤寡老人家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家长带领学生到社区参与活动,包粽子、做月饼、包饺子、猜灯谜、组织知识竞赛,忙前顾后。家长们心美似蕙,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爱暖社区,和美如歌”的意义。学校班级家委会获市“中小学先进家委会”称号也就实至名归。
学校通过家、校、社区联动,通过专题互动,引领造就有爱的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感染下爱心洋溢,温暖社区。
四、构筑有爱的校园,使美韵育人无声
美的校园,有着无法形容的力量,学生通过对美的事物或现象的感知、感受,感情上进入愉悦的心理状态,感情得以升华,人的身心结构更趋完美和谐,从而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创造力,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生活。学校在创美行动中,集思广益,让校园的一景一物都会“说话”,用“美”化人。
校门两边墙壁上的“孝悌”文化图解及彰显校园文化的师生图文、走廊顶上的艺术花灯、楼梯转角处韵味久远的花瓶上的植物、课室图书角里的盆栽,凝聚的美,对视欣赏者的眼睛,重彩写意,让人分外怡然;各楼层的书香吧、钢琴角,淡雅精致,使人洒脱超然。这一切,诗意栖居,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巧妙融合,相益得彰,植养慧根,让学生变得气韵溢美。
美,是人生教育的摇篮,是高雅趣味的摇篮,是理想追求的最初缘起、导向和动力。美,诚如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美的生气勃勃的理想不会有完结的终点,因为这是一种越来越高和越来越远的永恒的追求。”((苏)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北京:知识出版社,第15页。)有爱的校园,于不经意中影响学生自觉将美的感受内化为行动动力,育人无声。
生命如一泓清水。“爱之声,美之韵。”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用心灵奏响了曲曲“爱”与“美”的赞歌,铸造了实小的品牌。师生在爱的熏陶中,在美的陪伴下,淡定坚毅,在心灵的尽头,遇见更好的自己,如流水有痕。
【参考文献】
[1] (苏)德米特里耶娃. 审美教育问题[M]. 北京:知识出版社.
[2] 卢敏珠. 让爱的教育渗透在每一寸沃土[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