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培养提升初中思政课亲和力的浅思考

2019-06-08 10:06何发
丝路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亲和力思政课

何发

摘 要:文章探究了基于情感培养提升初中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意义,从教材创新使用、教师高素质专业化研修、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实践活动教学等方面提升亲和力进行了实践反思。

关键词:初中 思政课 情感培养 亲和力

新形势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遵循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模仿已有的比较成熟的模式进行实践,并大胆尝试超越、突破现有的模式,在反思中逐步改变固有的教学行为,进而逐渐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情感培养提升初中思政课亲和力进行初步的实践反思,与广大同行探讨,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于情感培养提升亲和力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教育内容一体化与教育方式一体化的有效衔接。教育内容一体化方面,强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認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为“重点”,以“五爱”为主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学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递进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思政课教育方式一体化方面,义务教育学段的小学和初中以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为主,逐步增加认识提升的分量;高中阶段思政课以认识提升为主,辅以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高校思政课以理论学习、行动学习为主,辅以情感培养。由此可见,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为主、逐步增加认识提升是初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基于前面的认识,初中思政课教学提升亲和力应该基于情感培养和行动研究,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思政课中的“情感”体现为“价值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的制度文化,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思政课的“情感”还体现为“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培养”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认同的引领和爱的教育,更是行动学习的引导。

二、基于情感培养提升初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实践思考

(一)教材创新使用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创新使用教材提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是教师开发新教材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益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新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努力提高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根据笔者的经验:首先,要学习课标,转变观念;其次,在课标背景下对教材进行梳理、挖掘、拓展等二次加工改造和创造性使用;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内外界限,根据当地实际就地取材,借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世界,建立生活与教材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研修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对每一个思政课教师提出了综合的、多方面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素质要求。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也是必需的。这是我们思政课教师高素质的努力方向。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通过严格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来提高学科教学专业化水平。为了增加亲和力,思政课教师还应该发挥个人优势。比如有的老师擅长绘画,便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有的老师喜欢音乐,可将一些活动与音乐进行有机融合等。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只有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才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当前,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要强调的是,成功的思政课教学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增强实践活动教学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实践活动在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是初中思政课重要的课程特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规定初中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实践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定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共享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政治思想和道德知识,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对于把思政课上出质量、上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而提升亲和力要基于不同学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笔者基于初中思政课情感培养提升亲和力的实践思考是粗浅的,甚至可能是不切合实际的,需要的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究和实践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文件.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新华网,2019-08-14.

[2]余华、涂雪莲.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09).

[3]顾志鸣.思想品德课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亲和力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