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财 王晓霞
摘要:平面几何最值问题是中考的经典题型,这类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考查了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常用联系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将问题转化为课本的基本模型,从而解决问题.这类问题的学习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等.
关键词:最值;联系模型;转化
平面几何最值问题是中考的经典题型,呈现的形式多样,涉及面广,考查了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研究发现:这类试题立足教材,蕴含解答模型,运用了联系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本文以人教版教材和中考试题为素材,谈谈平面几何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
1 直接应用公(定)理
1.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1如图1,∠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点B在边ON上运动时,点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 =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0的最大距离为( ).
A.√2+1 B.√5 c.√145/5 D.5/2
分析 取AB的中点E,连结OE、DE、OD,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当0、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用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OE的长,两者相加即可得解.
因为OD≤OE +DE,所以当0、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0的距离最大.
所以 OD的最大值为√2+1.
故选A.
方法归纳 该问题是“在两定点之间求最小值”.根据模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把两定点直接相连,对无法或难以量化的两点间的线段,可与能量化的两折线构成三角形,转化为“折线和”,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或两点间线段最短得出最值.
1.2 垂线段最短
例2 如图2,△ABC中,∠BAC= 60°,∠ABC=45°,AB =2√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0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
A.2 B.√2 C.√3 D.3
分析 弦EF的长与它所对的圆心角和圆直径有关,圆心角是定值,而直径是变量,当直径最小时,EF的长度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直径的最小值是△ABC边BC上的高的长度.
解析 当AD是△ABC边BC上的高时,
AD =AB×sin ∠ABC=2√2×sin45°=2,
EF:2×AD/2sin60°=√3,
所以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方法归纳 该问题是“已知一定点和一定直线求最小值”.解答此类试题只要透过问题,提出模型,剔除不变的量,转化为一定点到一定直线的距离,再利用模型“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出最小值.
2 应用几何变换求最值
2.1 直线同侧两定点+一动点
例3 如图3,菱形ABCD中,∠BAD= 60°,M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若AB长是3,则PM +PB的最小值为_____.
分析 连接BD、MD,MD交AC于点P,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点D是点B关于AC的对称点,此时PM+PB最小,且PM+PB= DM.因∠BAD= 60°,所以△ABD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M⊥AB,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MD的长.
解析 连结BD,DM,DM交AC于点P.
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BAD= 60°,所以△ABD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点B关于AC的对称点.
方法归纳 该问题是“直线同侧两定点+一动点,求线段和的最小值”,常作任意一定点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把同侧线段和转化为异侧线段和,实现转“折”为“直”,再根据模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出线段并求之.此类问题通常以角、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圆、抛物线等为背景,它们都具有轴对称性,用轴对称变换,转“折”为“直”,从而直接应用线段公理或垂线段公理.
方法归纳 此问题是“直线同侧两定点+一动点,求线段差的最大值”,方法是:连结两定点,并延长与定直线相交,根据模型“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边之差等于第三边,取最大值.
2.2 直线异侧两定点+一动点(造桥选址问题)
例5如图5所示,从A地到B地经过一条小河(河岸平行),今欲在河上建一座桥,应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从A地到B地的路程最短?
分析 桥必须与河岸垂直,所以不论桥建在哪里,桥长这段路程是固定不变的,只需使A到河岸与B到河岸这两段路程的和最短即可.
解析 如图5,将点B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向河岸平移一个河宽到点B,连接AB,交河对岸于点C,则点C即为建桥位置,CD即为所建的桥.
根据平移的特征可知,BD//B'C,BD =B'C.
所以A、B两地路为AC+CD+ BD =AC+ CD+B'C= CD +AB'.
若桥的位置建在点C处,则A、B两地的路和为AC'+ C'D' +BD'= CD +AC' +B'C'.
因AB 所以桥的位置选取在点C处,A、曰两地路程最短. 方法歸纳 该问题是“直线异侧两定点+一动点,求两线段和的最小值”.此问题要剔除河宽,转化为求两线段和的最小值.方法是:通过平移变换,将任一定点沿河岸垂直的方向平移河宽的距离,根据模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结平移得到的点与直线异侧的点,所得线段与河对岸的交点就是桥的选址.
2.3
一定点+两动点
例6(2010年鄂州)如图6,△ABC内接于半径为2的00,其中∠ABC= 45°,∠ACB= 60°,CD平分∠ACB交◎O于D,点M、N分别是线段CD、AC上的动点,则MA +MN的最小值是().
方法归纳 该问题是“一定点+两动点,求线段和的最小值”,方法是:作定点关于一定直线的对称点,再过对称点作另一定直线的垂线段,转“折”为“直”,根据模型“垂线段最短”,可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3 应用辅助圆求最值
3.1 应用弧中点求最值
例7如图7,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IBD,若AD =3,BC =7,则梯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____.
分析 将对角线AC平移至DE,连结CE,则梯形ABCD面积等于△BDE的面积.Rt△BDE是动态的,直角顶点D在以BE为直径的半圆上移动,当点D在半圆弧的中点时,△BDE的面积最大,即梯形ABCD的面积最大.
解析 将对角线AC平移至DE,连结CE,过B、D、E三点作半圆◎O.当点D在半圆弧的中点D时,△BDE的面积最大,
因为CE =AD =3,BE =BC+ CE= 10,
所以△BD'E的面积为1/2BE×OD' =25.
所以梯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25.
方法归纳 当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定值时,直角顶点的轨迹是以斜边为直径的圆.当直角顶点在半圆弧的中点时,斜边上的高最大,该三角形的面积最大.构建辅助圆或弧,利用弧中点的特性,是圆中求最值问题的有效途径.
3.2 应用切线求最值
例8如图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0),点B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AC=2.设∠BOC=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分析 点C是以点A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BOC的大小由oc边的位置决定,当oc在x轴的上方与◎A相切时最小,当OC在x轴的下方与OA相切时最大.
解析以A(4,0)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A,过点0作◎A的切线OC、OC.
连结AC,则∠ACO =90°.
因为AC =1/20A =2,所以∠AOC =30°.
由圆的对称性可得,∠AOC=30°.
所以∠BOC= 60°,∠BOC=120°.
所以60°≤∠BOC≤120°.
即60°≤m≤120°.
方法归纳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利用圆的切线或切点等特殊位置,是圆中求几何最值的又一常用方法.
4 应用代数方法求最值
4.1 配方法
例9 如图9,在面积为24的△ABC中,矩形DEFG的边DE在AB上运动,点F、G分别在边BC、AC上.
(1)、(2)略;
(3)请直接写出矩形DEFG的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矩形DEFG的面积是一个变量,它随矩形的长与宽的变化而变化,而长与宽的关系可通过相似列比例式来表示,矩形DEFG的面积的最大值可借助二次函数模型,用配方法来求.
方法归纳若一个量用兩个变量的积表示,要求这个量的最值,常用模型是二次函数,再用配方法求其最值.
4.2 判别式法
例10如图10,直线y=一1/2x+2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以AB为直径作◎M,P为◎M上的一动点,且P的坐标为(x,y),求x+y的最大值.
分析 x+y的值是一个变量,可考虑用函数来建模,设x+y=k,用x表示y.点P到圆心M的距离等于半径,用这个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用方程的知识寻求k值的范围.
方法归纳 求含有两个变量代数式的最值,通常用辅助未知量表示两个变量的关系,用等量关系建立含有一个辅助未知量的一元二次方程,用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辅助未知量的不等式,求出辅助未知量的最值.
由本文可知,平面几何最值问题的学习需经历三个阶段: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起步阶段;应用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即建立基本模型,是基础阶段;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是应用的高级阶段.所以平面几何最值问题的学习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活动经验与思想,又要发展思维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