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一、中职会计教学实际背景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市场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虽然一直都在,但是由于相关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会计行业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也对会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需求。而中职教学中的会计学则更应该跟紧市场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通过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主导之下,对传统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将教学实践活动与理论基础相结合才能够在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锻炼其实践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中职会计的教学组织环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组为单位,通过按照会计专业中的相关规定等完成某个给定方向的任务。教师在此模式下最大的作用在于提出一个有探究性、有可行性的学习任务,并且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给予学生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在学习过程当中也需要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小组合作的形式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同学们在团队间的彼此学习、互相进步以及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之下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该形式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综合能力,进而提高会计教学的效率以及学习有效性。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小组学习的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构思、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果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能够组织真正活跃的、有效教学的课堂必定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只有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学活动方案并在当中充当适合的引导与掌控角色,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对中职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更加促进学生们的全方位发展。
三、中职会计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策略
(一)注重分组的合理性
基础会计属于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当中的前期准备阶段知识,作为刚入门的学生第一次学习比较专业的课程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也可能遇到一定的障碍。此时在课堂教学当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蒋新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可以促进他们相互快速认识熟悉,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中职学校生活。另外最重要的是,小组内的同学们因为面对的情况大多相似,因此在学习中可以更好地互相帮助,以相互提升学习效果。
在此之前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并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别划分,并要求每一小组评选出相应的小组长对此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负责。在进行实际分组之前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好准备工作,前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会计专业的文化等,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认识,同时也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分组只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学习形式的框架,但是需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室座位安排方式比较符合教室对学生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想要课堂更加灵动、更加适宜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可以通过改变小组的座位布置以达到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平等”、“全员参与”的氛围。经过实践调查表明,教学效果较好的课桌布置方式有围坐式、多中心式等。该布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坐在四周进行听讲、沟通,或者是以各小组为单位,每组为一个中心,教师在各组之间行动,加强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沟通。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还是每一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全面的指导,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其兴趣所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为后期的深入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小组合作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组织者身份,通过合理运用教学技巧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小組学习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有同学社交能力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在小组合作的类社会环境下失去生存能力。此时教师就应该结合中职会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自身基础能力水平进行小组的合理划分与调整。让学生只在小组组内沟通交流的情况下也可以学习到会计知识以及锻炼个人基本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中职会计的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地将该形式的优点渗透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只有学习模式的充分优化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唤醒,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果。中职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会计专业知识的丰富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较大改善。(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