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早上五点,老公敲着儿子的门:“起床,起床!去跑步!”儿子迷迷糊糊答应着,却似乎没有动静。
老公每隔五分钟就敲一次门,伴随着敲门力度的增加,能明显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
20分钟过去,儿子终于起来了,嘟着嘴、冷着眼,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走到客厅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踢倒了小凳子。
老公一看,怒吼起来:“你还有理了?”
兒子的情绪也爆发了,开始摔东西。
我将老公推出门:“你去跑步,我来谈。”
老公吼道:“都是你惯的!” 然后出门了,儿子却蹲在地上哭起来,那一刻我在想,这个1.76 米的大男孩心里藏着多大的委屈?
儿子带着哭腔说:“我说六点起床,可他偏要我五点起床,为什么要听他的!”
我顿时明白了,儿子的委屈不仅是少睡一小时,还有自主权的被侵犯!
说实话,这件事我是站在儿子这一边的,五点还是六点起床又何必计较?让儿子做个主,不行吗?
可我不能轻易否定老公的权威,只好继续轻轻拍着儿子的背,什么也没说。
儿子继续控诉:“他什么都管我,什么都要听他的!为什么他一定是对的,而我就是错的?难道我就不能自己做主吗?”
我轻描淡写地回应:“父母都这样的。”
怎么办?是和儿子一起对父亲“同仇敌忾”,还是坚持维护父母权威,打击这小子的“自以为是”?前者,会从内部瓦解父母同盟,后果可想而知;后者,则会让儿子抗争的情绪更高昂。
我想了想,说:“你爸是有些严厉,甚至过于严厉。做父母的,也是人,是人就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爸爸严厉粗暴,而妈妈比较情绪化,你要学会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为什么要我接受?你们就不能改?”儿子满是不解。
“当然改,谁都不能做块顽固的石头,但需要一个过程。就像你不完美,我们无权选择谁来做孩子,也只能接受你。”
儿子不作声了。
我在心里想,儿子,父母有时候也是个孩子,他们也需要被肯定、被接受和被认同,你越抗争,他越坚持;儿子,原谅妈妈没办法替你摆平一切,没办法许诺,让爸爸以后不再对你那么严厉粗暴。你长大了,这个世界需要你自个儿去适应。
那天,老公回来问:“你怎么安抚他的?”
我没有告诉他事情经过,依他以往的作风,他怎么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但我和儿子都知道,这次早晨对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认可了一个16岁少年的理智,并向他坦承父母的不完美。我还想跟儿子说,希望他能多多包容父母的不完美,别拿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来对抗,更别拿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来抗争。偶尔顺从,比抗争付出的代价更小,不是吗?毕竟父母不会害他。不过,儿子也说了,我们都要改。
那天,我对老公说:“你要相信儿子,他已经16岁,比我们认为的更理智、更明白。”(摘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