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摘要:研究思考富宁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对我县的遗址遗迹保存、保护就具有重要意义,为领导决策遗址遗迹开发利用提供参谋作用,有利于红色旅游开发,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对策
富宁县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自1931年起,中国共产党带领富宁县各族人民在这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建立以富宁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涵盖三省28县的广袤地域,光富宁就有赤卫队20余支2600余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成为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坚持斗争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长期的革命斗争在壮乡苗岭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富宁不可多得的红色宝贝。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宁的这段红色革命斗争史逐渐被世人遗忘,遗址遗迹的逐步损毁。
原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廷光任富宁县委书记期间,1975出席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以议案的形式要求将富宁县列为革命根据地来建设。全国人大采纳了过个议案,并呈送邓小平同志审阅,邓小平同志在议案上批示:“富宁是革命根据地,确有其事,请有关部门给予重视”。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2016年牵头在富宁召开滇黔桂边区革命斗争史研讨会,进一步肯定了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近日,富宁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为我县的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迎来新的大好机遇。
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对拉动富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意义重大,现就富宁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一、富宁革命遗址遗迹现状
2010年全省革命遗址普查中经省委、省政府确认的44个,2011年经过组织再调查补登的32个,全县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76个,遍及谷拉、者桑、洞波、那能、花甲、阿用等13个乡镇的偏远山村。其中:属重要机构旧址有谷拉多立“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党代会会址、谷拉谷留劳农会会址、那达村红军司令部旧址、塘彦抗日誓师庆功大会会址等11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有恒村战斗遗址、弄况战斗遗址、多曼惨案旧址、洞楼惨案旧址、龙所红军洞、甘帮深仇洞等60个,革命领导人故居、旧居有归朝青年会旧址、里达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指挥部旧址2个,烈士墓1个,纪念设施2个,是文山州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最多的县份。大多战斗遗址都在山高林密、不通道路的深山峡谷,人迹罕至,任凭风吹、日晒、雨淋,自然损坏严重;一些遗址遗迹处在道路上和耕地里,遭到人为破坏严重;一些故居遗址是群众的房屋,群众有处置权,重建后改变了原有遗迹面貌。
目前只有烈士墓1处保存现状好;归朝青年会旧址和里达云南讨蒋自救军指挥部旧址2处保存较好;谷拉谷留碉堡、谷拉甘屯红军洞等14处受到一般损毁并得到一定修复;那能太平惨案遗址、谷拉恒村战斗遗址和剥隘那拨战斗遗址等57处保存现状较差;洞波那达红军司令部、谷拉多立第一次党代会遗址、阿用者兰红军司令部等4处完全损毁无法恢复。
二、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努力打造红色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先后投入革命遗址修复资金共600余万元,建成甘屯、谷留、阿用、那耶、那能、剥隘、洞波、归朝、里达等9个红色文化陈列室,修复了剥隘大码头、谷拉甘屯红军洞、甘邦红军洞、太平惨案旧址和归朝青年会旧址5个革命遗址。富宁革命纪念馆分别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谷拉甘屯红军洞被列入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州党史党性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每年都组织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群众深入到革命遗址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党性教育。让党史教育形式实现了多样化,使党员干部、师生和群众受到了教育。也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不断到富宁学习考察。
县委、政府2009年为打造云南“红都”品牌,挖掘富宁红色文化,在全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担任工作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县委党史研究室,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把革命遗址保护作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重点,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體规划,根据遗址遗迹的历史地位、价值、损毁程度,制定了近、中、长期保护利用建设目标。先后向省、州党史研究室争取革命遗址保护资金60余万元,对76处革命遗址遗迹挂牌立碑)保护,成为全州第一个对革命遗址挂牌立碑保护的县份。
2012年5月,在甘屯红军洞、阿用红色文化陈列室、那能红色文化广场、那耶红色文化广场先后被列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纪实电视文献片《红色文山》之《星火燎原》(上、下)在富宁县48个点取景拍摄。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革命遗址遗迹损毁严重。
富宁76处命遗址等级类别尚未得到省州认定,目前仅修复和立牌保护了5处革命遗址,其余的71处只进行了挂牌立碑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要遗址和纪念设施逐渐毁坏,特别是一些靠近村庄和人类生活及耕作区的革命遗址遗迹受到人为因素破坏严重。现只有1处保存完好,有57处损毁严重,有4处完全损毁。比如像那柳兵工厂,在当年红军缺少武器弹药的年代,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值得保护利用,但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已经看不出兵工厂的影子。洞波那达红军司令部旧址居民重新建房,旧址原貌荡然无存。又如阿用者兰司令部,现在连一间房子都没有,变成了荒山野岭,已经看不出当时率领几千官兵作战的指挥部的痕迹。
(二)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意识不足。
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的斗争历史在当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遗憾的是只有从事史学研究的部门懂得这段历史,知道这些遗址遗迹,很多专家学者都知之甚少,一些领导根本就不了解和掌握。宣传跟不上,没有遗址遗迹保护意识,没有引起当地群众的重视,人为破坏严重,大多遗址遗迹都很难看出当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