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富宁新画卷

2015-01-05 02:44李富
含笑花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山民俗文化

李富

翻开《文化文山·富宁》,厚重的历史、朴实的文风,醉人的美景,多彩的民俗和馋人的美食扑面而来,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富宁人来说,在没有看过《文化文山·富宁》这本书时,自己对富宁的历史和人文的知晓曾经充满底气,但研读此书后发现自己对富宁的了解竟然是那么的肤浅,那么的只言片语,于是我大胆断言,要想了解富宁的历史、民风民俗和饮食文化,《文化文山·富宁》注定是你最好的选择。这是一部多姿多彩的画卷,也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作者用散文的形式描绘了富宁的秀美山川和河流,用纪实的手法介绍了富宁的民风民俗,用精美的照片诠释着富宁日新月异的大美。每每手捧此书悉心研读,大美富宁的情感与日俱增,不知道是作者灵动的手笔铸就了《文化文山·富宁》的真实和鲜活,还是《文化文山·富宁》还原了作者心中大美的富宁,在书中,我们随着骆越族群的脚步一路走来,叮叮当当的马帮铃声在邕州道上回响,粗狂豪迈的壮家汉子挥洒着汗珠急促地吆喝着马帮奔走在崇山峻岭之间,而豪华别致的土司衙府里沈土司正在悠闲地品着茶,观赏着壮剧,这是品读《文化文山·富宁》后,我对古道历史的理解。富宁风光秀美,归朝美景被作者描写为“挂在西南边陲胸前的一块老玉,看惯了多少秋月春风,被多少人的故事滋养得这般温润”。归朝八景构成了它的“奇、俊、秀、美”,有文人墨客拟成一副对联,上联为“前狮台,后金印、左龙泉,右象鼻,四面湾环,皆是滇之胜景。”下联是“春碧柳,夏绿荷,秋黄菊,冬白梅,百花锦绣,依然粤地风光。”这里有碧波荡漾的驮娘江,有神奇险峻的谷拉大峡谷,有能把人的心灵洗净的龙八河。从开满染饭花的小山村飘来的天籁般欢歌的情爱密码——坡芽山歌,总能把人唱得浮想联翩,81个符号总是定格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挥之不去的自豪。总之,阅读此书,自己仿佛就徜徉在富宁厚重的文化时空里,去拾忆自己曾经拥有的或没拥有过的文化食粮,欣喜之余我更多的是亢奋,亢奋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依然有诸多的文化人为了此书的出版发行,执着地在文化的道路上潜心研行,并在孕育和根植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找到了自己眼中大美的富宁,无论是古老的越风,水韵的壮乡抑或是柔美的山歌,舌尖上的富宁,我们不难发现在作者的笔触深处都流露出对家乡的赞美和大爱,这也许就是文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吧。

“清明前后足欢娱,博濑滩头记早趋。翠盖如云来丽者,青山雾毂走狂奴。未知东首谁为主,不信罗敷自有夫。翻笑江南逞游治,杏花春雨太模糊。”这是《广南府志·文艺》中名为《博濑春游》的诗句,诗人对富宁壮族陇端街的盛况作了生动的描绘,其热闹场面从诗的意境中可见一斑,书中《欢乐陇端》用叙事的手法对陇端和壮剧的由来和活动项目以及腔调和剧目作了详细记载和说明,这不仅是对壮剧的研究,也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正因为有归朝壮戏班第五代班主、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师班富雄等传承人,在民间壮戏方面不断的传承和造诣,云南壮剧才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响亮的名字,并和坡芽情歌一道在祖国的民族文化大家园里不断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尽显出她独有的强大魅力。置身于云南红都,虽然硝烟早已散尽,当年的腥风血雨早已成为人们的回忆,但七村九弄、谷留碉堡、甘屯红军洞和剥隘大码头等战斗遗址,依然承载着那段艰难而又光辉的革命历史,并合着上了年纪的老人娓娓述说着那些人、那些情和那些红军阿哥和阿妹的革命故事,《云南红都,革命往事》向我们讲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经历,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洗礼。富宁民俗活动众多,《娅汪节——壮家人的复活节》、《壮族禀礼——祭水车》、《仡佬年里来“喂树”》等作品,从挖掘、整理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展示了这些民俗活动独有的、奇特的、地域特征明显的文化特质。可以直言,如果没有作者持之以恒的发现、参与和整理,这些民族瑰宝都将随先人的离世而逐渐消亡,从文化的角度上讲《文化文山·富宁》的出版发行是及时的、成功的明智之举,是来源于文化而又高于文化的大胆实践。

巍巍南疆峰峦记载壮乡文化丰碑,悠悠普厅河水叙说魅力富宁巨变。《文化文山·富宁》用诗、用画、用情点缀了文化富宁的名字,它如同一朵娇艳的山花,在百花齐放的美景中绽放异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山民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谁远谁近?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