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加强职业学校“三理”教育的途径

2019-06-06 04:20王艺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理心理

王艺华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职校学生在“三理”教育(道德伦理、心理、生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三理”教育问题的措施,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职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道德伦理;心理;生理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伴随着德国“工业4.0”,日本“重振制造业”的提出,“中国制造2025”也应运而生。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已成为实现中国制造梦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对道德素养的养成趋于弱化。职校学生作为国家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加强职业学校道德伦理、心理、生理的“三理”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三理”教育的紧迫性

(一)道德失衡,需要伦理救援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但由于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了“道德失范与滑坡”。

1.自私,责任感缺失

市场经济的特质赋予了人们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顾他人利益,崇尚自我,我行我素。如学校的卫生打扫本是日常教育的一个重点,可学生的表现却令人唏嘘,随手乱丢乱扔、任意践踏他人劳动成果,其冷漠的回答更是瞠目结舌:如果不丢,清洁工便会失业。

2.拜金,人生观扭曲

社会更加多元和复杂,学生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缺乏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相当一部分职校学生认为学习无用,毕业离校也是打工,只要能赚钱就行。这样势必会导致信仰与理想观念淡漠,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信奉金钱至上,把发财致富作为人生最高目标,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

3.崇媚,传统伦理美德沦陷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吸收了许多”养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的冲击下,我国的一些优良传统美德沦陷了。主要表现为爱国爱家意识淡薄、崇洋媚外、待人接物缺乏真诚、对父母不孝顺,对师长缺乏感恩等。

(二)心理偏差,需要干预救助

职校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6~18岁,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属于留守一代,常作为“差生”对待。16岁是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相互影响和作用,职校学生既有同龄人的共同心理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个性偏差、厌学、网瘾、早恋、逆反心理严重等,内心深处充满着矛盾和迷茫,单亲家庭让他们更是缺少关爱,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表现为抑郁症和强迫症居多,因此对职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三)健康忽视,需要教育强化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含职校学生),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全国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活动,但现实执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除了学校场地、器材、教师管理难度大等客观原因外,学生的主观原因占很大因素,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在体育课上却不愿参加体育活动,像跑、跳、投等常规测试都不能达标,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学生怕脏怕累,没有一种坚韧的体育精神外,还说明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忽视。同时,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学校的性教育明显缺失,青少年正面临严峻的伤害,据数据显示长沙某区艾滋病感染人群共计600多人,其中将近200人为学生,而且感染的途径就是由于缺少性保护知识,性教育提上教育的日程已刻不容缓。

二、加强“三理”教育的途径

(一)解决学生道德伦理问题的途径

1.教师“正己”和学生“律己”相辅相成

道德教育必须注意内外因共同对主体的作用,内因对于道德主体而言就是正已修身,外因则主要是主体面对的外部环境。儒家认为,只有“正已”才能“正人”,所以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出榜样,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己的所有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才能要求学生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仅仅是外因,道德伦理建设要有效果还得学生自己不断剖析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客观评价自己,尊重他人,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自律精神,进而逐步走向成熟。

2.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比较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文化与素质的教育比较欠缺,道德建设中没有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些教师对我们传统的伦理思想也知之甚少,认为对今天中国的教育没有意义。我國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智慧宝藏,其思想核心为“忠、孝、仁、义、礼、智、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学生学习传统国学文化,丰富传统伦理思想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其育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以以传统“报国以忠”的伦理思想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事亲以孝”的思想进行知恩感恩教育,以“爱人以仁”的思想开展奉献意识教育,以传统“取利以义”的思想开展义利观教育,以“待人以礼”的思想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传统“诲己以智”的思想进行技能成才教育,以“交友以信”进行诚信意识教育,并结合我国古今故事,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进行继承与发扬,夯实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3.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安全紧密衔接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给当代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诚信、道德判断带来了新问题。一方面因信息网络具备全球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目前现有条件无法对网上的所有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网络传递的信息良莠难辨,使中职学生极易迷失方向;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虚拟化使“人机交往”代替了“人际交往”,长期的网络生活会导致青年学生人际关系淡漠,容易引发心理障碍,进而引发不道德和违法犯罪行为。这些都对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还存在“该不该”的道德要求,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有序,保证个人网络行为文明健康。(2)加大网络道德宣传力度,指导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3)发展和完善道德监督机制,努力研究和开发网络监控和监督技术,进行信息安全过滤,确保网络内容的健康文明,创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1、学生为本,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走向成熟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不做任何有损学生人格的事。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给予学生无限关爱,用心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培育学生信心、希望、乐观等重要品质,积累心理资本,促进心理和谐。在教育和引导学生过程中,要善于激励学生,不吝啬表扬与鼓励。面对问题,应以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以积极的教育方式来化解,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处理上不冲动。

2、健康为重,充实和完善心理教育课程内容

在充分理解和深化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认清当前具体形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春期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规律、特点及青春期心理现象;情感心理教育,注重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情绪情感的特点并有效调节自身的情绪情感;个性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个性心理的特点,克服个性心理障碍,培养健全的个性。

(三)解决学生生理问题的途径

1.提升学生生理健康的意识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利用体育课、班会或是健康讲座等场合,加强对学生生理健康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在健康知识、健康意识、健身方法、健身习惯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引导。在体育课上除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体育技能外,还要培养和讲授一些健康意识与知识。督促学生在体育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变被动健身为主动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2.培养学生生理健康的习惯

科学饮食。很多学生不注意饮食习惯,三餐安排不合理,甚至大多数人不吃早餐,导致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学校应加强食品监管,在保证食材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科学饮食保驾护航。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学生睡眠质量。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不强、自制力较差等原因,致使上课打瞌睡成家常便饭,玩手机更是普遍现象。学校应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与手机,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转移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提高学习效率,消除厌学情绪,提高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让性教育科学健康走入课堂

教育不能忽视对身体的认知。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学校的思品教育更应渗透性教育内容。内容可涉及:a.人體解剖和性器官解剖生理知识的教育,主要介绍男女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功能;b.性生理卫生教育,主要介绍女生月经及男生遗精的心理卫生及保健;c.性道德教育,主要介绍两性关系方面行为规范和准则及如何正当的交往和对待异性朋友。途径可考虑:a.以学校作为性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培训专门的师资队伍,采用多媒体呈现、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性健康教育;b.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化教育模式,通过制作电影电视、光盘等进行科教宣传,建立青少年性教育网站,开办免费咨询电话等解决青少年性方面的困惑,严格控制网站、手机短信的色情传播,禁止青少年进入性服务场所。

参考文献:

[1]尼勃斐  杜东跃.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思想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促进[J].论坛,2015,第7期

[2]汪治江.对中职学生生理健康意识的调查研究[J].考虑周刊,2011,第65期.

猜你喜欢
生理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打破生理“平衡”
心理感受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家禽生理和一般饲养管理
心理小测试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