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Fraas
立达机械有限公司(瑞士)
新的F18型和F38型粗纱机的机型如图1所示。该机器使粗纱的经济生产成为可能。此外,较短的落纱时间可确保粗纱的高产率。F38型粗纱机可实现满管纱的自动落纱。主轴导轨的延伸和所有纱管的同步运行可使落纱时间缩短至3 min。换筒时间通常与机器的长度成正比,新型粗纱机的长度则不会影响更换纱筒的时间,因此可在任何情况下确保粗纱的高效生产。
图1 可实现粗纱高质量和经济生产的新型粗纱机
F18型粗纱机上的旋转筒纱轨道避免了操作人员手动移去粗纱管时对纱线的接触,且能通过传输使纱管自动落入推车,从而可保持纱线的质量。当然,也可手动将带有纱管的线轴插入传输轨道。为实现快速落纱,可在机器运行的同时将空纱管放入机器前面的存储单元中。
F18型和F38型粗纱机所需的空间比各自的前一代机型均较小。这意味着在同样的区域中,可安放更多的纱锭,从而可降低运营和投资成本。新型粗纱机分别配备有驱动锭翼和线轴的两台电动机,对于110 mm的锭间距,电动机可驱动32个锭子;对于130 mm的锭间距,电动机可驱动24个锭子。不使用中央驱动电动机,可减小驱动单元占地空间。此外,该机器的所有防护门均可从前方或后方打开,不需再设置侧门,这意味着粗纱机可以更紧密地安装在一起,从而节约占地空间。
环锭纺细纱机的机器长度决定了纺纱厂的机器布局。粗纱机架也应适应细纱机的布局环境,以便进行适当的布局。新型粗纱机可提供多达224个纱锭(图2)。根据所纺纱线的线密度,1个粗纱机锭可为环锭纺细纱机供应20~40个纱锭。因此,1台具有224个纱锭的新型粗纱机,能为3台或4台环锭纺细纱机供应纱条。根据条筒的布局和锭子间距,1台粗纱机需要的空间宽度约与3~4台环锭纺细纱机相同。这能确保纺织厂的空间优化由环锭纺细纱机的使用宽度决定。
图2 具有多达224个纱锭的新型粗纱机
对于110 mm锭间距、直径6 in(15.24 cm)的纱筒,F18型和F38型粗纱机最多可安装224个纱锭;对于130 mm锭间距、直径7 in(17.78 cm)的纱筒,最多可安装168个纱锭。
在F38型粗纱机上,纱管可自动插入传输系统中,无需人工干预。目前,可在机器的两端安装纱筒更换器,这为运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能简化并缩短纱筒的运输路径。纱筒更换器可安装在机器的顶部或底部,为传输系统的集成提供便利(图3)。
图3 可安装在机器顶部或底部的纱筒更换器
使用F38型粗纱机,管道清洁器可集成至传输站中,从而实现了清洁和更换两道工序的结合,可免除过去将纱筒运输到中央单元以集中清洁的传输路线。由于一些粗纱残留物可能会从环锭细纱机迁移至粗纱管上,因此需清理纱管。集成在粗纱框架上的清洁装置可直接对残留的粗纱进行真空吸附。通过这种清洁方式,空纱管可更快地实现再次应用。
F18型和F38型粗纱机上配备有独立的纱线监控器(图4)。通过这种方式,可对加工中的每根粗纱进行监测。如果粗纱发生断头,机器会立即停止,从而防止相邻纺纱位置上粗纱的断裂。这种快速停车而不需采用抽吸装置的操作可节约能源。
图4 粗纱张力调节和监控装置
独立的粗纱监控可用来分析机器的生产效率。所有停机时间都将在机器控制系统中集中记录和评估。工作人员可在显示屏上查看机器停机的原因,能快速识别粗纱出错的位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通过这种方式,确保粗纱机的效率与粗纱的高品质。
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个锭位上,1管粗纱可生产30~40管细纱。因此,质量差的粗纱筒管会导致细纱纺制出现长时间的故障。
良好的细纱质量通常基于较低的粗纱质量波动。除独立的粗纱监测外,张力调节器也有助于确保粗纱筒管质量(图5)。
图5 粗纱张力调节器用于确保粗纱筒管质量
将张力调节器集成在每台粗纱机上,从而使粗纱张力始终处于监控和调节状态,以确保将粗纱卷绕到筒管上时,其张力保持恒定。这是生产卷绕均匀和成型良好的粗纱筒管的前提。采用张力调节器后,所得筒管可在环锭纺纱机上平稳运行,并确保所纺纱线的质量始终如一。
新的可选式电子绘图系统使得在显示屏上可以直接进行参数设置。此外,还可轻松方便地采用其他机器或以往机器上生产的批次作为参考。所有重要参数的设置都可以快速传输到该机器的控制系统中,从而可减少小批量和粗纱品种频繁更换的纺纱厂的停机时间。
将粗纱机和立达粗纱筒管运输系统(SERVOtrail系统)组合具有诸多优势。SERVOtrail系统可安全地运输悬挂的粗纱筒管,并为纺纱厂节省更多空间。轨道上的筒管不会相互接触。因此,筒管外层粗纱不会受到损害,从而可确保粗纱质量。
SERVOtrail系统还可选择将材料存储单元放置在纺纱厂的合适位置。悬挂于机器和条筒上方的筒管的这种临时存储方式,更有利于节省空间(图6)。
图6 粗纱筒管运输系统SERVOtrail
SERVOtrail为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