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25日11点11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发出,邮件的撰写者和发送者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以下简称高能所)的科学家吴为民,接收者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位于瑞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克·斯坦伯格。这封电子邮件开启了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界交流的新窗口,也为中国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你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时间”,结果可能是:“1987年9月14日,由北京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往德国的内容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通信速率为300bps的电子邮件,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其实,这封邮件比吴为民发送的邮件要晚整整一年,而且吴为民发出的电子邮件的速率为560bps,比1987年发出的邮件速度更快。
2006年,吴为民找到了20年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部的备份数据磁带,并请专门的技术员帮助解读;同时,吴为民还查阅了许多历史档案,整理出一批原始资料,进一步证实了1986年8月25日他发给斯坦伯格教授的那封电子邮件,的确是中国境内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前沿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中科院高能所的青年科学家们也参与了很多国际交流活动。吴为民就是在这些活动中认识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杰克·斯坦伯格教授,并加入了ALEPH国际合作组织,成为中国ALEPH组的组长。斯坦伯格教授认为中国ALEPH组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迅速通信是十分必要的,他对吴为民讲:“为民,要设法建立联通ALEPH与高能所的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土地上,要做出物理成果,计算机网络通信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1984年的高能所不仅没有计算机网络,连台像样的计算机都没有,建立远程网络通信可谓天方夜谭。当时,高能所的模拟计算工作还要借用水电科学院的M-160计算机,于是,吴为民决定申请开发远程终端。1984年7月1日,高能所與水电科学院M-160计算机的远程终端正式启用,中国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第一个“原始胚胎”诞生了。可是,要实现国际间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科学家们还面临着更多困难。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帕拉齐博士的帮助下,吴为民、钱祖玄、王淑琴等人组成工作小组,开始了一场攻坚战。
在这场攻坚战中,工作小组遇到的困难各种各样,除了设计线路的技术困难,还有很多更细致的工作,比如,与科研机构、公安部、行政等各部门复杂的报备、协调工作,使用维也纳广播电台通信线路的各种跨境沟通问题等。经过两年的时间和重重考验,吴为民终于实现了与世界另一端的科学家进行网络通信的愿望。在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的IBMPC电脑上,他紧张又兴奋地写下了第一封电子邮件,通过中国-奥地利维也纳-瑞士日内瓦的卫星通信线路,送到了斯坦伯格教授的“手中”。
吴为民在邮件中用英文写道:“亲爱的杰克,我很高兴通过计算机联网给您发这封信,我相信,这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与中国之间的第一次成功的计算机通信……”虽然因为激动,邮件中有一些大小写、格式错误,但邮件洋溢着喜悦和兴奋的心情。邮件的最后,吴为民除了问候教授的家人,还不忘询问:“您在上海买的地毯如何?”足见科学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感情。
1986年9月10日,帕拉齐博士正式向外界宣布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子邮件事件,并公布了当时的实测速率,为560bps。1987年以后,通过各方努力,吴为民等高能所的科学家终于可以在自己的研究所中向远方的同事发送电子邮件。后来,还有很多外宾来访,参观高能所的“先进设备”,对这条通往世界另一端的“高速路”赞不绝口。
从1986年到2019年,30多年过去了,计算机通信网络已经从中国一流的科研院所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国的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21.31Mbps,网速是1986年的近4万倍。2019年2月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8.29亿,全年新增网民的数量是5653万,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9.6%;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了8.1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8.6%。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企业在通信技术上也与诺基亚、爱立信等世界一流企业展开竞争,3G时代,中国与美国、欧洲三方鼎力,各有特点。2013年,中国在4G技术上取得突破,跻身世界前列。移动互联网更是成为中国经济“弯道超车”的一大利器,让世界惊叹。2017年,美国移动支付规模为1120亿美元,中国则是9万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互联网大国。
32年前,吴为民在发出那封短短的电子邮件的瞬间,万维网还处在摇篮之中,移动互联网更是连种子也未曾播下,他一定没有想过32年后的中国会成为通信技术的弄潮儿,会因互联网而获得世界的瞩目。5G时代即将开启,未来的中国通信、中国互联网会给这颗蓝色星球带来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杜 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