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遥感返回式卫星,并在三天后成功回收了这颗卫星。自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回收技术的国家。
返回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是为了适应航天活动的需要而发展的。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探索和了解外层空间的活动;另一类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资源的活动。在探索和了解外层空间的活动中,需要获得尽量多的空间信息,而在航天活动早期,由于无线电传输技术受时代所限,多采用将信息存贮于信息载体(胶片、磁带等)上,并把信息载体送回地面以重现信息,这就要依靠返回技术和返回式卫星。从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资源的角度看,需要获取空间样品或者把空间试验物带回地面供分析研究,因此,返回式卫星也在其中起着先锋作用。一个国家如果不发展和掌握回收技术,它在航天活动的很多方面就会受到限制,也很难成为航天强国。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后,外层空间价值空前提高。为了尽快地从航天活动中获得利益,利用外层空间高速、高位置资源和在轨不受国界约束的优越条件,美国和苏联都把突破返回技术和研制返回式衛星作为发展的重点。美国在历经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60年8月成功地从近地轨道上回收了“发现者”号卫星的返回舱。同一时期,苏联也成功地从近地轨道上回收了“斯普特尼克”5号载有生物的返回舱。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取得的成功给中国的航天人带来了压力和动力,返回式卫星的研究立即被提上了日程。
返回式卫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回收系统的设计,另一个是卫星遥感相机的研制。这两个任务最终都落在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科研团队的肩上。
返回式卫星的回收方案一般有三种,分别是整星制动回收、返回舱制动回收和胶片暗盒弹射回收。由于当时我国的技术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强,因此技术相对简单、衔接性好、风险较小、成本较低的返回舱制动回收是最佳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把卫星分为返回舱和仪器舱两个舱段。仪器舱内装载相机等有效载荷,返回舱内装载胶片片盒和回收分系统。卫星完成摄影任务后,将携带胶片片盒的返回舱以弹道式再入方式返回地面,并用降落伞予以回收,仪器舱则留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探空火箭技术的基础上,进深山,入戈壁,开展了一次次空投试验、地面和风洞试验,最终成功解决了降落伞强度、开伞可靠性等难题,从而奠定了我国返回式卫星高可靠回收的基石。
另一个难点是卫星遥感相机的研制。由于我国的首颗返回式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为了获得精准的对地观测资料,就必须赋予卫星一双“火眼金睛”—我国的第一代胶片型航天光学遥感相机,它能清晰地分辨出公路、码头等目标。航天光学遥感相机是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热控和航天技术于一体的精密光学仪器,技术难度非常大。对于遥感相机的研制,可谓是一无设计基础、二无图纸资料借鉴,艰难的条件激发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究人员满腔的创新激情,大家通过反复分析试验、大胆尝试新技术,突破了棱镜扫描式可见光全景相机和恒星相机研制的多个技术堡垒,实现了我国第一代对地观测相机的成功应用,使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
我国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低轨道运行,在轨停留时间3天,装载60千克胶片,侧摆角90°,这些指标都优于美国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现者”14号。迄今为止,返回式卫星已经成为我国发射次数最多的一种卫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具有巨大的意义,包括培养了卫星研发团队、掌握了卫星研制规律、带动了卫星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后续卫星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基于高端回收技术的“神舟”飞船的一次次成功发射已经让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这都源于几代航天人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将会继续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姚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