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育人职能应对校园网贷“折射效应”陷阱策略研究

2019-06-05 01:06鲁峰妙学春李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园网贷陷阱辅导员

鲁峰 妙学春 李莉

摘 要:校园网贷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除大学生的财务窘境,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基本的财务知识,无法识别不良网络贷款的“折射效应”陷阱,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借助网络贷款超前消费,最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高校应从高等教育自身特点出发,以辅导员为主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积极主动地努力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环境的应对不良校园网贷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育人;辅导员;折射效应;校园网贷;陷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4-0154-03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面对唾手可得的网络贷款,好比站在深不可测的水池旁边,看似水浅,实则足以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淹没,甚至生命,这种危险的“折射效应”陷阱经常将学生引诱进入贷款深渊。近年来,一些学生因陷入不良网贷而退学、自杀等恶性事件陆续被媒体报道,校园网贷的话题经常为人们所诟病,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和育人环境,给高等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金融和教育管理部门出台了各种应对措施,禁止网络贷款在校园内开展业务,但是由于网络贷款在法律上并未被认定为违法,其将会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继续存在,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并未消除。高校应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认知和防范能力,积极开展应对校园网贷风险的相关课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校园网贷的特点

第一,以“零利率”为噱头夸大宣传或者虚假宣传,隐瞒实际资费标准,实则通过手续费等名目赚取高额利润。第二,放贷门槛低,对还贷能力、信誉不审核,违约后实际利率接近“高利贷”。第三,恶意放贷,不履行告知义务,放纵学生违约,收取高额违约金。第四,学生违约后,通过恐吓、泄露个人信息等手段恶意催款。第五,各种贷款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面对还贷的压力,逼迫学生“拆东墙补西墙”,陷入“连环贷”的恶性循环。第六,网络贷款属于新兴的网络金融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引发矛盾后维权困难。

二、高校校园网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1.缺乏理财教育,金融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

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无利息”等噱头深信不疑。贷款平台收取高昂的手续费以截留贷款也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警觉,甚至在贷款之前没有评估过自己的还款能力。很多大学生只看到了校园网贷借款的便利,贷款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落入了难以挣脱的陷阱。

2.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偏离主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趋于多元化,借助于网络媒体,西方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冲击高校的育人环境,使大学生的消费观渐渐发生变化,出现享乐、攀比跟风等消费心理[1,2]。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突然处在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环境更加容易迷失自我,消费欲望膨胀。

大学生借款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学费和生活费,二是创业,三是消费。目前校园贷主要流向第三种,其中不少是超前消费。调查显示,有接近73%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是由于购买电子产品、化妆品、衣服等。虽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但仅仅停留于课堂灌输,很少顾及学生对说教内容是否真正地接受和理解,缺少课堂以外的实践环节,忽视了引导大学生怎样在实践当中建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抵制社会、网络环境中的错误价值导向。

3.校园网贷消费维权困难

网贷消费由于交易成本低,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人群很容易参与其中,近年来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网贷合同是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的,手续简单,对于借贷的学生一般不懂得如何留取相关凭证,造成事后维权困难。另外,大学生消费维权意识薄弱,又不能将大量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付诸于法律诉讼,一旦陷入网贷陷阱只能自认倒霉。

4.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高校自身的重视。但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缺失、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备,创业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等原因,导致校园“创业”往往不是真创业,既没有创新,也没有商业模式,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赚钱。

调查显示,85.5%的学生表示其朋友圈子里有人在做“微商”,60.7%的学生表示未来会考虑做“微商”。所谓的校园微商,就是利用大学生们的人脉关系进行购物,投资初期借助校园贷,投资失利后,继续依靠校园网贷拆东墙补西墙,结果越陷越深。

三、行政监管应对校园网贷的局限性

从2005年左右,银行开始大规模针对大学生发行信用卡,各家银行推出不同的大学生信用卡产品,不同的学历教育階段,其额度也有所不同。由于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加上自制能力比较差,各地发生多起学生信用卡过度透支事件,增加银行的坏账风险,同时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2009年银监会发文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

近几年,校园贷款开始盛行,恰恰是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后乘“需”而入的,即便现在没有稳定的收入,大学生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对信贷消费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学生通过校园贷借款而背负巨额贷款的事件屡见不鲜。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教育部门、银监局、高校党委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督整治力度,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避免学生上当受骗,但是校园网贷并没有在大学校园绝迹。

1.网贷金融监管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方式快速发展,但是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的建立相对滞后。相关的法律中,《合同法》规定的自愿平等交易原则只要求公司(企业)交易时公平进行,该合同就视为成立。但是大学生缺少专业金融知识,对于网贷平台恶意设置的消费陷阱,无法提前预知防范,一旦发生纠纷,无法依靠相关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目前,消费者主要依靠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对金融消费是否属于保护范围模糊不清[3]。

2.网贷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目前,对于网络金融的监管主要依靠银监会管理,由于网络金融的运营主要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企业很容易通过篡改数据等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惩罚。网贷市场准入门槛低,强制性要求少,只要具有营业执照,在工信部备案即可成立网贷公司(平台),从事网贷金融服务。一些因违规退市的网贷平台,往往通过更换身份的方式继续运营,导致网贷金融市场鱼龙混杂。网贷金融企业从入市、运营到退市缺乏严格要求和监管。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网贷金融管理的办法,但是具体的制度中没有惩罚性措施,难以对网贷平台中的违规作弊行为形成有效的遏制。

虽然通过外部的监管,侵害大学生的金融平台会暂时消失,但是当时机成熟时它又会以另外一种面孔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信贷消费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消费形式,作为在校学生也不可能置身其外,这种需求不会因为外部的监管而消失。况且,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受教育部门和高校制约,高校如若不能从自身的育人职能工作特点出发寻求出路,完全依赖监管机构就显得很被动。

四、輔导员应对校园网贷的策略

随着智能手机、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平台传播进入校园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的工具。学校教学、学生管理、招聘等相关信息的发布也通过QQ、微信等平台,大学生对手机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产生了依赖性。为了能遏制校园网贷在大学校园内蔓延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辅导员要发挥大学生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职能和心理辅导职能,降低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辅导员利用网络媒体的宣传优势,传递正能量,掌握网贷对学生的影响

辅导员通过及时推送网贷陷阱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网贷的欺骗手段和陷入网贷的影响、危害。让网络媒体成为消除校园网贷的舆论阵地,阻止网贷广告对校园宣传阵地的污染,净化校园文化。通过发布网络贷款的相关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知、参与网贷的比例、违约比例等相关情况。针对统计的信息,对本院(系)学生校园贷做出分析研判,形成摸底材料,为建立网贷学生数据库提供参考,指导开展防范陷入网络贷款陷阱的主题班会、讲座等活动。

2.辅导员利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抗挫折品质

已经陷入网络贷款陷阱的学生很容易违约,据统计,网络违约的学生由于没有经济基础,56%的学生选择在其他平台拆借来弥补已经违约平台的贷款,27%的学生选择向家长和亲属撒谎借钱还贷,11%的学生选择置之不理,6%的学生通过在外兼职来继续偿还贷款及违约金。网贷平台的催缴信息一旦进入学生生活,毫无财经常识的学生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无心学习,往往不能理性解决矛盾和问题,反而陷入更大的陷阱。辅导员要及时了解贷款原因、数量、贷款支出去向,借贷平台是否违法违规等情况,并及时开展 “一对一”的谈心谈话,帮助学生解决目前的困境,促使他们在逆境中成长。辅导员要通过此次事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懂得通过盲目的贷款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是一种鲁莽的表现,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有理性思考,防止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对于违反法律的校园贷,辅导员应鼓励学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3.辅导员要发挥好引导家庭教育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受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良莠不齐,一般家庭都认为进入大学,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相应地会变得懂事、理智,面对陷入网贷的学生,家长不但不能体会学生陷入陷阱的无助,而且会一味批评学生。为避免家长指责学生引起的二次伤害,辅导员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告知原委,给学生家长提供可参考的处理办法,防止家长教育不得法,再次让学生陷入困惑的局面。

五、高校解决校园不良网贷问题的途径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克服不成熟的攀比心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要避免呆板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结合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现实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困难,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理性消费。

2.以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为抓手,强调校园文化的熏陶[4]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每个大学生的个体思想观念、行为意识、价值取向都会在这里发生碰撞,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修正个体行为意识,与主流现实文化产生认同。

首先,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对不良校园网贷现象展开讨论。将现实中的网贷案例搬到舞台剧中,或开展校园网贷的辩论赛。通过日常的学生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自觉了解校园网贷隐藏的陷阱。由于教育活动的主题取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活动体现的网贷问题和学生内心之中对网贷的的认知更容易产生共鸣,教育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防范网贷的自律意识。

其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微信平台、校报等媒体平台,报道大学生陷入网贷的真实案例,揭露不良网贷隐藏的陷阱,强化大学生对不良校园网贷的认识,增强警觉意识,自觉远离不良网贷。净化校园媒体传播内容,及时消除校园中的网贷广告。校园媒体和校园活动要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形成抵制校园网贷的合力。

3.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保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参与网贷一般都是基于攀比、虚荣、从众的心理而深陷其中。辅导员被称为大学生“心灵导师”,平时与大学生的接触交往中能够比较全面地知悉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团日活动进行宣传教育,防止学生落入网贷陷阱。学生一旦陷入不良网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心理援助,防止陷入“连环贷”更深的陷阱中,预防因不良网贷引发恶性事件。

4.以高校知识教育为手段,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观、消费观

高校可以选择性地开设理财、消费方面的实用技能型选修课,也可以组织有关的专题讲座,提高大学生处理自己财务问题的能力[5]。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财务管理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拥有的财富进行评估,知悉信贷的风险,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克服不恰当的消费欲望。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防范校园网贷陷阱,对于将来家庭理财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体现了高等教育育人的全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可以把理财观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不但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先进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成长[6]。

参考文献:

[1]陆林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4):33—35.

[2]朱金龙,罗文雯.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初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171—173.

[3]邵燕.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消费者风险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4):39—43.

[4]苏婵娟.校园网贷背景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剖析及教育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17(7):218—220.

[5]马越,杜驰,李照林.大学生理财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7):17—19.

[6]王永健.略谈大学生经济观念与理财能力培养——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2011(4):41—44.

猜你喜欢
校园网贷陷阱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陷阱
唏嘘着悲情的担当:60万“校园网贷”一条命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