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东
摘 要:人们在交际中通常会表达出个人对事物的立场。立场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语言要素与功能,而且是一种动态的行为。互动话语中,立场表达具有交互主观性与动态性,多数情况下完整的立场行为会在话语互动中浮现出来。从Du Bois的立场三角概念出发,探讨对话句法与互动话语中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与立场动态性的关系,认为对话句法的平行性与共鸣是互动话语中立场表达的重要资源,基于对话句法建立的立场交叉映射图可以较好地表征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与动态性,有助于揭示话语互动中立场浮现的本质。
关键词:立场;立场表达;对话句法;交互主观性;立场交叉映射图
一、引言
近年来,立场及立场表达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簡言之,立场(stance)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表达出的个人对事物的态度、观点、看法等。Du Bois(2007)指出,我们使用语言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表达某一立场,并将立场定义为:立场是社会行为者参照社会文化范畴内任一突显维度,在对话中通过明显交际手段所实现的同时包含评价事物、定位主体(自我与他者)、与其他主体匹配的公开行为[1](P163)。此定义将立场看作为一个三角行为,包含立场主体、立场客体及评价、定位、匹配三个分行为(如图1所示)。从这一定义看出,立场不仅仅是被看作一种静态的语言要素或功能,而是被看成立场主体间建构起的一种行为,具有对话性与动态性的特点。
Du Bois立场的定义反映了学界对立场本质内涵看法的改变,也体现了学界语言观从系统到过程的看法的改变。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探讨对话句法与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对话性与动态性的关系,阐述其建构与浮现机制。这一思路不仅切合当下语言研究的认知社会范式,而且能够深化对语言及其交际本质的认识。全文思路如下:首先梳理立场的相关研究,指出把握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及动态性的必要性。接着在介绍对话句法及相关概念之后,重点探讨对话句法与对话中立场表达的关系,指出对话句法中的平行性与共鸣是立场表达的重要资源,而基于对话句法建立的立场交叉映射图可以较好地把握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与动态性。最后对全文作结,指出将对话句法用于立场表达研究的可取及不足之处。
二、立场研究回顾
从近年研究文献来看,立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立场内涵、立场表达手段与功能及其研究模式这三个维度展开。
(一)立场内涵
立场的内涵与本质是立场研究中经常讨论的问题。不同学者对立场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并从各自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正如Englebretson(2007)所指出的,一方面,“立场”这一术语在不同研究者中可能指称不同类型的现象;另一方面,同一类型的现象,不同研究者可能使用不同术语(如主观性、评价等)来描述[2](P2)。
早期立场问题研究始于人们对语言情态及主观性的关注(Iwasaki & Yap 2015)[3](P1)。Biber & Finegan(1989)最早将“立场”视作研究术语,将其定义为语言使用者对命题信息内容的态度、感情、判断、承诺等的显性表达,包括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4]。总体来说,早期研究者对立场内涵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静态的语义基础上,把立场看作是语言具有的内在意义。后期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对立场的理解开始参照语用角度,加入了社会互动的解读。其共同特征是在理解立场的内涵时,将语境、功能因素纳入了考察范围,立场被看作是各种语言形式在不同语境中用以实现的各种话语功能(罗桂花,2014)[5](P46)。除此之外,Englebretson(2007)对立场内涵的研究也值得一提,他从元语言的角度讨论了英语词汇“stance”的涵义,采用语料库方法对“stance”在自然对话及写作中体现的涵义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了话语互动中立场涵义的五条原则,对立场的识别提供了依据[2]。
纵观对立场的历时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立场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与深入,从早期将立场视作语言静态内在的语义元素到当下将之与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功能联系起来。这与人们语言观的发展变化基本相吻合。
(二)立场表达的手段与功能
立场必须通过一定的交际手段表达出来。人们对立场表达手段与立场功能的研究也受到了对立场内涵理解的影响,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特征。如上文所述,早期人们把立场看作是语言本身内部静态的语义表达,因此对立场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语言形式内在立场类型的分析与描写上(Biber & Finegan,1989[4];Conrad & Biber,2000[6];Downing,2002[7];Hunston & Sinclair,2000[8])。随着人们对立场本质与内涵认识的深入与发展,立场的话语功能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较早如Ochs(1992)就指出,特定的语言形式除了表达认知情态外,还具有人际与社会行为的功能,如展现友谊、表达歉意等[9]。后期如Johnstone(2007)指出,许多研究者谈及了立场在言语活动中标记人际关系的功能[10](P51)。其基本思路是将立场表达与言语交际的功能相联系。
(三)立场研究模式
对立场内涵理解的变化也引起了立场研究模式的改变。罗桂花(2014)综述了过去二十年立场研究模式的发展,指出其经历了三个阶段[5]。早期研究模式以Biber等人为代表,基本上是对语言形式所表达的立场类型进行语义描写。第二种研究模式是功能视角的立场研究,在这一模式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特定的语言手段在不同语境中所实现的不同的立场功能,同时人们还关注于表达特定的话语立场功能所采用的不同的语言手段。第三阶段,尤其在Du Bois的立场三角概念提出后,人们对立场的研究开始转向互动模式,认为立场是在言语互动中由主体间构建出来的(Englebretson,2007[2];K?rkk?inen,2006[11]、2007[12])。
通过梳理立场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人们对立场概念的理解与阐述逐渐深入。研究方法上,既有质性的分析与描写,也包括了基于语料库的量化分析;研究视角上,既体现出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对比语言学等语言学科内部的融合,也体现出语言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特性。同时,多数研究以立场表达或对言语交互功能的描述为主,而对立场的交互性、动态性的探究相对较少。我们认为,对话句法(dialogic syntax)理论作为一种新近发展的语言研究理论,强调语言研究中的动态性,可以为立场表达的交互性与动态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介绍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探讨它与立场表达的关系,以期对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交互主观性与动态性的机制有更好的理解。
三、对话句法
(一)对话句法理论概述
对话句法理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语言学系教授John W.Du Bois首先倡导的,它是以对话形式的话语为分析对象来探讨对话中独立话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理论,目的是在于揭示对话中“用语言建构语言”的话语产生机制(Du Bois,2014)[13](P359)。
传统句法理论研究的是孤立的句子内部结构。Du Bois指出,在自然对话交流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前一说话人的词语、短语、句法结构等成分,这样言者与言者所产生话语的(部分)结构存在着形式上的映射关系,话语间对应成分具有相似性(similarity)或亲缘性(affinity)。如例(1)妻子Joanne与丈夫Ken之间的对话①:
从表面分析可以看出,Ken的话语中使用了两处Joanne所用过的语言成分,即系动词(s)和介词like。我们对两人的对话进一步转写后,会发现这两句话语之间存在着更多的映射成分(如图2箭头所示),包括单词、词类、句法结构等,因此,可以说两句话语之间有很强的平行性(parallelism)。具体如图2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映射不仅存在于两个对话者的相邻话语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多个对话者话语之间或相隔的话语之间(Sakita,2006)[15](P469),甚至同一言者的话语之中(Du Bois,2014)[13](P372)。
(二)对话句法中的平行性与共鸣
平行性和共鸣(resonnance)是对话句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平行概念最早来源于Jakobson,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话语片段之间存在着结构的相似性(高彦梅,2015)[16](82)。Du Bois(2014)基于Bakhtin的对话理论、Jakobson的平行性研究与Harris的语篇分析研究,指出对话中对话者会使用先前话语中的对话模式来建构自己的话语,先前话语中的对话模式资源包括单词、句法结构、韵律等[13]。Du Bois虽未给出平行性的明确定义,但是我们认为通过比对两个或多个结构相似度高的话语对(pair of utterances)與相似度低的话语对,平行性就会很容易辨识出来。如例(2):
例(2)中Jill和Jeff为一对情侣,现分居两地,Jill在电话中向男友Jeff描述他不在自己身边时所发生的事情,认为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就像“在演戏似的”。从语言形式上来看,我们如果比对例(2)第1~3行与第5~9行的话,就会发现后者中的平行性要比前者更为明显。第1行与第3行之间只存在一个单词“drama(戏剧)”的映射,而在第5至第9行之间,除词汇映射外,还连续采用形式上相似的句法结构“there was …(有……)”,具有更高程度的平行性。具体情况如(3)、(4)所示。
形式上的平行性会产生共鸣的效果。根据Du Bois(2014)的研究,共鸣为“话语间亲缘性的激活”,其资源主要有:词条(lemma)、词素、扩展、修饰、释义、结果、共指、聚合、人称代词、助动词、据素、否定、限定词、对比、语调等[13](372)。共鸣促使平行话语中产生新的亲缘性或引起已有亲缘性特征的变化,进而引起语词和结构的意义发生改变。平行性与共鸣相互关联,平行性是话段之间的结构关联,而共鸣是这些关联成分的激活所产生的语义和语用影响(高彦梅,2015)[16](P82)。作为资源,共鸣会利用语言成分相似性来建立话语间的关联,因而对话中并置的话语被判断为平行的。反过来,平行性又会促进对共鸣的感知,有助于对结构匹配的成分间相似性的感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平行性并非共鸣的必要条件,共鸣也可以在没有平行性的情况下出现。如一个单词在连续两句中出现,但是却出现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中时,该单词会产生共鸣,但这两句话却并不存在平行性。
(三)对话句法的分析方法
对话句法中平行性与共鸣的分析单位是交叉映射(diagraph),它是对话者的语句或结构映射中浮现出的图示结构,因此被视为一种更高层面的结构单位,隐含着句法结构、语用意义及认知机制(Du Bois,2014)[13](366)。交叉映射通常用交叉映射表来表示。如例(1)中Joanne与Ken对话的交叉映射可以用表1来表示:
交叉映射标注具有四个重要特征:行数标记(1、3),说话人标记(JOANNE、KEN),线性句法中的词序保留,将共鸣成分垂直对齐(高彦梅,2015)[16](P86)。这样的标注方式显示了话语间的平行性与共鸣。平行性体现在词语选择与话语结构的映射上,而共鸣则体现在同词类词语的对应(如kind of:not at all;you:me等)、代词的共指关系(如it:that)等。
对话句法理论的主要观点在过去二十年间受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高彦梅,2015)[16](P89),国内学者亦有介绍(高彦梅,2015[16];胡庭山、孟庆凯,2015[17];曾国才,2015[18];刘兴兵,2016[19])。对话句法也得到广泛应用,被用于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如K?ymen & Kyratzis,2014[20])、自闭症儿童语言(Du Bois et al.,2014[21])、家庭与议会的辩论(Br?ne et al.,2014[22])等。
四、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表征
(一)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与动态性
如前所述,目前学界主流倾向于将立场表达看作一种行为,言语互动中的立场表达可以理解为言者通过言语手段表达出立场主体与立场客体之间的关系。立场表达的这一内涵本身就蕴含了立场表达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的特点,并可以通过立场三角关系体现出来。
言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主观性体现在言者主体与立场表达之间的关系上,如在表达情感立场时,主观性要求“言者主体立场表达的具体对象要有特定的指向,并且它关联着一种特别的情感意图关系”(Du Bois,2007;翻译来自方梅、乐耀,2017)[1](P153)[23](P296)。换言之,立场表达的主观性体现在言者主体需要通过言语手段来表达出立场行为,包括立场主体的定位、立场客体的评价等。如对话中当言者说出“这部电影太好看了!”时,言者将自己设定为(隐性)立场主体,定位于对立场客体“这部电影”评价的位置,“太好看”表达出立场内容,而副词“太”的使用则表达出较强的主观性。同样,当言者在对话中说出“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时,此时言者同样将自己设为立场主体,且与立场客体“这部电影”同时在语言层面显性表达出来。
除主观性外,立场表达还具有交互主观性,表现为立场三角中两个立场主体间对立场客体所持的立场内容的匹配。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由人类交际的本质所决定。Verhagen(2015)认为,与动物交际性比,人类交际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合作交际(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交际双方有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24](P237-238)。共同注意包含三个维度:首先,交际双方共同关注同一客体;其次,交际双方知道对方也在关注同一客体;再次,交际双方知道对方知道双方在关注同一客体。立场表达本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同样具有这三方面维度。具体来说就是立场主体有共同的立场客体,立场主体知道对方和自己有共同立场客体,且知道对方知道双方有共同立场客体。因此,立场表达不仅仅是指向客体及对方(即立场表达的主观性),而且包含主体间共同的、相互的立场表达,即“对话互动中,言者经常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话语参与者的当前立场来建构自己的立场”(K?rkk?inen,2006)[11](P720)。反映在语言层面,言者表达自己的某种立场的时候,通常会意识到听者对该立场的态度而采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同时听者会有意无意地借用言者的某些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简单举例来说,如对话中听到“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时,言者回应:“我也很喜欢。”回应话语除表达出言者主观性的立场外,“也”的使用体现了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功能,即所表达出的立场内容与先前话语所表达出的立场内容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
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体现立场表达是一种动态行为,即完整的立场行为多数情况下是在言語互动中浮现出来的。如前所述,从立场三角图式中可以看出完整的立场行为至少包含了立场主客体及其定位与评价以及立场主体间的匹配等维度。若离开言语互动语境而孤立、静态地来看,句子在表达完整立场行为方面经常是不充分、不完整的,需要在言语互动中得到充实或阐释。如从例(1)中,可以看出立场主体Ken与Joanne各自的立场表达以及他们立场间的匹配,但其共同立场客体在此话语对中通过指示词“it”或“that”来表达,其解读需要借助于之前的言语互动语境才能得出。按照Du Bois(2007)的观点,立场行为中的立场主体、客体及立场主体间的匹配都要借助话语交际的语境线索才能浮现出来[1](P145-152)。
(二)言语交际中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表征——从立场三角到立场交叉映射
上文我们曾经谈到,当言者在构建话语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先前话语中的某些资源,在形式上产生平行性,从而产生话语间的共鸣。人们在会话中似乎遵循着一条“共鸣准则”(maxim of resonance),即说话人在适宜条件下会想方设法创造共鸣,使共鸣最大化。在立场方面,立场表达的交互主观性与动态性的要求会让言者在话语中进行互动。尽管言者在互动中对共同立场客体所持立场的匹配度有所不同,但会使用对方话语的某些要素,如词汇、句法等。因此,话语互动中平行性和共鸣可以看作是立场表达的重要资源,体现着立场表达交互主观性的特征。
为更好地从平行性与共鸣的角度表征立场表达及其交互主观性,Du Bois提出了立场交互映射(stance diagraph)的概念,通过交互映射图为立场三角行为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表征,从而更为清晰地呈现出会话中立场表达交互主观性的特点。如例(5)的会话中,会话者Sam首先表达出其作为立场主体对立场客体(即代词“those”的所指)的立场内容,中间停顿0.2秒后,另一位会话者Angela表达出自己对同一客体的立场,词语“either(也)”的使用显性表达出立场匹配。从对话句法角度来看,Angela回答中使用的“I(我)”、“dont(不)”与所省略的谓语动词“like(喜欢)”、宾语“those(那些东西)”,使得前后两句话语产生了明显共鸣,成为表达立场的资源。
从上面的交叉映射图中可以看出,前后两句话语具有相对整齐的对应性,显性的有I、dont,隐性的有like、those,显示出话语间较高的平行性和共鸣程度。同时,这一交叉映射图也很好地表征出立场表达的交互性与动态浮现性的特点。图中首行包含话论序号、说话人、立场主体、评价/定位、立场客体及匹配等立场表达的相关要素,下面两行表征出了表达这些立场要素的语言资源。平行性与共鸣作为立场表达的资源也清晰地显示出来。第3行中like与those的表征方式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动态浮现性。如果说立场三角图为我们提供了立场行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话,那么,立场交叉映射图则在微观层面较好地表征出话语互动中实现立场表达的各类资源及其相互关系,为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提供了一个可具操作性的分析工具。
五、结论
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语言本体认识论上的改变,也会带来研究范式上的转型。与这一背景相对应,人们对立场表达的认识也从之前将之看作是一种静态的语义或功能,转变为现在的将之看作是一种互动中由主体间建构起的行为。这种行为包含立场主客体、其定位与评价、立场间的匹配等维度,具有对话性、动态性的特点。对话句法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强调话语的对话性,对话句法中的平行性概念成为话语对话性的主要表现。在话语互动中,形式上的平行会产生共鸣,成为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资源。根据对话句法而建立立场交叉映射图可以清晰表征出语言形式上的平行,从而可以较好地揭示话语互动中立场表达的资源。
毋庸讳言,立场交叉映射图在表征立场表达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它难以准确完整地表征话语互动中立场的动态性与主体间立场的匹配度。我们知道,话语互动中的立场表达是一个动态过程,立场行为是在话语互动中动态浮现出来的。如例(5)中,主体间立场的匹配功能不仅仅是通过either来实现的,而且还通过话语对某些语言元素的重复而达成的平行性与共鸣等来实现的。而图3的交叉映射图表征出的只是词汇either的匹配功能,容易给人造成立场间的匹配仅仅是通过该词汇来实现的印象,从而未能准确表征出立场表达的动态性。除此之外,主体间立场的匹配不是一个是与否、有与无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量度上多少的问题。这种匹配度不仅与语言手段(如词汇、句法等)相关,而且话语互动中的非言语交际手段(如停顿时间)也表达了匹配度的不同。而立场交叉映射图能够呈现的只是主体间立场匹配的有无,而匹配程度却未能得到有效显示,这也为后续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Du Bois,J.W.The stance triangle[A].In Englebretson,R.(ed.),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Subjectivity,Evaluation, Interaction[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2]Englebretson,R.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Subjectivity,Evaluation, Interac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3]Iwasaki,S & F.H.Yap.Stance-marking and stance-taking in Asian languag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5,(83).
[4]Biber, D & E. Finegan. 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J].Text,1989,(1).
[5] 羅桂花.立场概念及其研究模式的发展[J].当代修辞学,2014,(1).
[6]Conrad,S. & D. Biber.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A].In Hunston,S. & G.Thompson (eds.),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Downing,A.“Surely you knew!”:Surely as a marker of evidentiality and stance[J].Functions of Language,2002,(2).
[8]Hunston,S. & J.Sinclair.A local grammar of evaluation[A].In Hunston,S. and G.Thompson (eds.) 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9]Ochs,E.Linguistic resources for socializing humanity[A].In Gumperz,J. and S.Levinson (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0]Johnstone,B.Linking identity and dialect through stancetaking[A].In Englebreston,R. (ed), 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11]K?rkk?inen,E.Stance taking in conversation: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J].Text & Talk -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Language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6,(6).
[12]K?rkk?inen,E.The role of I guess in conversational stancetaking[A].In Englebreston R.(ed), 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13]Du Bois,J.W.Towards a dialogic syntax[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3).
[14]Du Bois,J.W.,L.W.Chafe,C.Meyer,S.A.Thompson,R. Englebretson, and N.Martey.Santa Barbara corpus of spoken American English,Parts 1-4[Z].Philadelphia: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2000~2005.
[15]Sakita,T.I.Parallelism in conversation:Resonance,schematization,and ext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ogic syntax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J].Pragmatics & Cognition,2006,(3).
[16]高彥梅.Du Bois的对话句法[J].语言学研究,2015,(1).
[17]胡庭山,孟庆凯.认知—功能视域下的对话句法: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15,(6)
[18]曾国才.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J].现代外语,2015,(6).
[19]刘兴兵.对话句法理论与立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6,(1).
[20]K?ymen,B. & A.Kyratzis.Dialogic Syntax and 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in toddlerspeer intera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3).
[21]Du Bois,J.W. R.P.Hobson & J.A.Hobson.Dialogic resonance and intersubjective engagement in autism[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3).
[22]Br?ne G. & E.Zima.Toward a dialogic construction grammar:Ad hoc routines and resonance activa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3).
[23]方梅,乐耀.规约化与立场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4] Verhagen,A.Grammar an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A].In D?browska,E & D.Divjak (eds.).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ndbooks of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39)[C].Berlin&Boston:De Gruyter Mouton,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