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图尔敏模型视域下论证的构建

2019-06-05 03:18
中学语文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图尔鲁国美德

易 铭

2017年10月《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福建厦门第二中学林博老师的文章《用图尔敏论证模型完善议论文写作》,该文分析了如何利用图尔敏模型进行时评类文章的思辨性阅读和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见解独到,深入透彻,对议论文写作中如何构建好的论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直至今日,高中生议论文中思维的格式化、逻辑的混乱化、迁移的无理化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有必要旧题重谈,笔者将进一步以学生的习作为例,从微观的视角阐述图尔敏模型在构建议论文论证中的功能性作用。

一、图尔敏模型是简单有效地构建好论证的模型

叶黎明教授指出:“写作教学中要从结果教学法向过程教学法转变,应该强化教师的支架意识。”写作支架可以实现写作过程的“可视化”,让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利于发现漏洞,走向缜密。对于当下的情境性、任务驱动等作文形式而言,说理是写好此类文章的关键,说理必然要论证,怎样才是好的论证,怎样才能做到论证逻辑自洽?

图尔敏模型是英国哲学家图尔敏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论证模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检验,这个论证模型仍然具有强大的魅力。

图尔敏模型指出,一个好的论证包括六个部分。

根据:用来论证的事实证据、理由。

结论:即要证明的观点、主题。

保证:用来连接证据和结论之间的普遍性原则、规律等。

支撑:用来支持上面“保证”的陈述、理由,表明“保证”是真的。

辩驳:是对已经知道的反例、例外的考虑进行反驳和说明。

限定:对“保证”、结论的范围和强度进行限定的修饰词。

这种模型指向清晰,逻辑缜密,在层层追问中让思维和论证趋于合理与严密。在情境性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图尔敏模型,在追问中构建自己的论证:

1.根据情境指示,我要论证什么观点?(立论)

2.在这个观点下,我要举出哪些实证?(事例)

3.如何保证这些事例就能证明这个观点?(前提或隐含前提)

4.这个前提可靠吗?(前提成立的原则)

5.有反例吗?(反对者意识,辩驳)

6.观点在哪种范围内成立,突破这个范围就不成立?(限定)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缺失的是3、4、5、6的追问,导致我们的议论文只剩下例子的叠加和孤立的观点,有些优秀的考场文章看似华丽却存在逻辑空洞的现象。

二、图尔敏模型是议论文论证可视化的极好工具

下面是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1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个人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地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的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

请你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其中一位同学的满分作文:

行善何惧无名(58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世为人温良恭俭,不求大鸣大放,行善亦如是——无需高调慈善吸引众人目光,隐藏与“无名”之善,或许才是这个浮躁社会的真正解药。

大学里资助学生的隐形善行,是对被扶助者的尊重,更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坚守。我们总期待善行为人所知,受人赞赏,强调善在公众视线上的长期露面,却渐渐囿于形式之笼,形成一种“为行善而行善”的伪风气。不否认帮贫扶困之风的导向作用,但也不应过于依赖这样的“道德春风”——在这样的“风”中,我们总想着“有人行善,与我何干”,并未认识到只有一颗颗“微尘”的参与,才能使善之风无声地吹绿贫瘠的大地。

无名,本就是一种美德。我们所畏惧与担忧的“暗箱操作”“背后文章”,不过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对善的怀疑。害怕“无名”,是因为不相信普世之下人心的澄澈明净,是因为内心本就有阴翳与伤痕。

如同我们常抱怨制度不公,规则毁灭,对于过度完美的事物存在天然的偏见,我们对善的理解始终只处在自身格局上——简而言之,比起阳光,我们只是更多地看到阳光下的阴影。如若我们对世道充满信心与信任,便无需畏惧无名的善背后那些庸人自扰的臆想。

许多人都曾见过一张图片:一位拾荒老人坐在杭州图书馆桌前,认真小心地翻阅书籍。大家赞叹他“读书人的样子”,而在他去世后才知晓他用退休工资资助贫困学生的善举。他是无名的,没有人关注他此前的善行,更无所谓“影响力”——但今天,我们都知道,他叫韦思浩。

一个老人何以给予世人如此大的慰藉?我想,他的“隐藏”比“高调”更有力量,让人们幻想,也许这社会真的有善流涌动,也许“我”也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一生中许多的小善意,也许会被黄沙灰土暂时掩盖,但决不会淹没,“当精神的光明来临时,生命会迸发出更大的活跃”——作家张中晓如是说。

不论是身居高位的成功人士,还是底层百姓,只愿君心如松柏,采照阳光无穷极。行善何需惧无名,一善染心,世皆通明,大同之日,犹可待矣。

这位同学的文字功底非同一般,颇有才情。从行文可以看出,该生的阅读积累丰厚,能够将经典化用无痕,文采斐然,令人眼前一亮,文章结构采用三段论式,具备了论证文章的基本模式,在当下的这种阅卷机制下,此类文章属一类文无疑。

《行善何惧无名》图尔敏模型图

我们试着用图尔敏模型将该同学的论证梳理出来:

通过用图尔敏模型重构该同学的论证后,我们就发现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是具备了一个好论证的基本要素,六个要素全部在文章中能够得到体现,结构合理有序。

三、图尔敏模型是检视和完善议论文论证的有效手段

爱德华·戴默在《好好讲道理》一书中认为,用标准模式重构原论证是发现论证缺陷的法宝。接下来我们根据重构后的模型,关注这些要素本身,通过层层追问,看看文章中还存在哪些论证缺陷。

1.根据:“孤证不足为证”,通过韦思浩老人的一个实例能否充分地论证“行善要低调”的观点。一个论证,还必须有数量和质量都充足的相关且可接受的前提,才能使我们觉得这论证足够有力。

2.保证:这是连接观点和根据的关键,也是观点走向成立的关键。因为“隐形善行,是对被扶助者的尊重,更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坚守。”我们就要低调行善吗?这个“保证”非常勉强,高调行善就不尊重被扶助者了吗?尊重与低调高调有必然联系吗?“默默无闻的坚守”更与论点无关,阳光下作业岂不更容易坚守。

3.“无名,本就是一种美德。”这是作者为“隐形行善”找的最直接的支撑,因为“无名”是美德,所以要“隐形行善”;因为“无名”是美德,所以要“默默坚守”。但问题是,根据行文来看小作者所引出自《道德经》中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遂”明明是名利已然在手,然后才功成身退,何以推导出“无名是美德”之说。“无名”是美德吗?在《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记载“子贡赎人”的故事: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无名”之举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美德。

4.辩驳:“畏惧与担忧的‘暗箱操作’‘背后文章’,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对善的怀疑”。“抱怨制度不公,规则毁灭,对于过度完美的事物存在天然的偏见”。这些基于反对者的辩驳充满了道德绑架,也是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怀疑“暗箱操作”“背后文章”就是怀疑“善”吗?如,崔永元怀疑范冰冰偷税漏税就是怀疑“善”吗?抱怨制度不公,就是对完美实物存在偏见?如,我们抱怨高考录取的地域倾斜就是“偏见”吗?如此推理,是不是我们安于现状,不争不怒、不怨不求就是最大的美德,最大的善呢?

5.限定:任何道理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限定范围或强度是为了让文章更加严密。可是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将自己的观点最后归结到“不论是身居高位的成功人士,还是底层百姓”,那就几乎所有人都要“隐形行善”,这显然是一种观点的泛化,不但不能强化观点,反而削弱了论证,让一个本来尚可在一定意义上成立的观点彻底崩坍。

到此,我们就能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考虑到考场作文的特殊情境,考生迫于时间压力不能展开充足的思考,难免挂一漏万,我们可以修缮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部分:

1.根据:增加实例,适当展开评述。

2.保证:凝练准确,寻求更稳妥的前提。如,隐形行善是高校基于青年人身心成长的妥善之法,是关怀与扶助相结合的积极探索。

3.支撑:《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4.辩驳:规避绝对,考虑充分。高调行善不是不可,只是在高校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要充分彰显人文关怀,不同于社会生活中以弘扬公益精神为旨归的行善。

5.限定:以高校推及社会某些领域。

当然,图尔敏模型不是唯一的论证模型,但不可否认这应该是比较简洁的一种模型,尤其适合介入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培养学生基本的论证思维和论证习惯,养成好好讲道理的论证品性,这也是走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有效一法。

猜你喜欢
图尔鲁国美德
图尔敏模型在法律论证中的应用与深化——以于欢案为应用实例
诚实是美德
求学之路
柳季与岑鼎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我只能给你及格
助人为乐是美德
我只能给你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