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现代
——甘南藏区传统聚落建设

2019-06-04 10:46尚大悦柴宗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居藏族屋顶

尚大悦,柴宗刚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1 引言

传统聚落是农耕文明的物质空间载体,在自下而上为主导的渐进式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的建设体现了风水理念、宗族意识、文化思想对住居环境营建的影响,反映了各地民间的传统习俗与行为习惯,更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智慧的结晶[1]。然而,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快速增长,对少数名族地区传统聚落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建设材料和聚落整体风貌有很大的冲击。怎样做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现代技术和现代建设材料相结合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甘南藏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建筑风格和生产生活习俗。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美丽中国”的提出带来了“美丽乡村”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民居也在大规模改造和重建,聚落里出现彩钢屋顶、窗玻璃等现代建设材料,使得聚落整体风貌发生很大变化,聚落失去其原有的人居环境特色。以卓尼县尼巴村为例,探讨甘南藏区传统聚落建设的方法,并提出优化策略。

2 甘南藏区传统聚落

2.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传统聚落。所谓的传统聚落,指总体格局保存较完整、在社会发展中空间形态具有较强延续性的村落。它是农村地域和历史渐变中的一种最稳定的存在群体,同时也通过其中的建筑、环境与人的互动而传承传统文化和发挥社会功能。传统聚落蕴含的历史特征和其文化传承性对我们研究其产生、发展过程和独特的空间结构具有很高的价值[2]。

2.2 甘南藏区概况

甘南藏区位于中国藏区的边缘地带,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高寒民族地区,行政上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东经100°45′~104°45′,北纬33°6′~35°34′之间,国土面积 4.5×104km2(见图 1)[3]。

甘南藏区藏式建筑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头几批建筑名单中。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于安多藏区,自然环境独特,地形复杂多变。藏族人们积累了一整套独特的建造经验,创造出了辉煌的藏式建筑艺术,并使其很好的适应了当地严酷的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点。加之,藏传佛教长期在这里盛行,形成了一系列对宗教文化的适应性特点[4]。

图1 甘南藏区自治州行政区划图

图2 卓尼县尼巴村现状图

2.3 卓尼县尼巴村概况

尼巴村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西南部,迭岷山系北侧的车巴沟流域内,距离卓尼县城柳林镇76km,距车巴沟沟口麻路镇27km,是甘南藏区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都保持着最本真的状态,被誉为“百年藏寨尼巴村”。同时,村子规模在安多藏区首屈一指,也被称为“安多藏区第一村”[3]。如图2所示。

3 传统建筑

3.1 民居建筑

尼巴村民居建筑基本为2层,1层一般圈养牲畜或放置家具及木材等,2层为人的住所。民居建筑主要建设材料有土、木和石。房屋里面为木质材料,外面为土质材料,院落围墙以砖砌为主,所以在甘南藏区有“里不见土,外不见木”一说。檐口和门窗都为木质材料雕刻而成;屋顶为平屋顶,上面为土,主要的作用及好处是可以放置和晒农作物。土质平屋顶就像海绵,小雨将渗入土里,大雨沿水路流走,雪将会留在屋顶上自行融化,不会掉到院落里影响人的出行。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了建造成本,也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风格。传统民居建筑有冬暖夏凉的作用,也使得人们更接近自然,融入到自然中去。如图3~图6所示。

3.2 宗教建筑

图3 传统民居

图4 传统民居

图5 传统民居

图6 传统民居

虔诚的信仰是藏族人的精神支柱,形式多样的藏传佛教的祈祷仪式,是藏族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尼巴村主要的宗教建筑是转经房和煨桑炉,转经房也是传统聚落主要的公共空间,里面有转经桶,转经桶外有木框,上下有轴,用手轻轻一推即可转动,藏语称为“转古拉”,也称“转嘛尼”,桶里贮满了经典,村民每天在转经房转经和念嘛呢,以祈求平安健康。聚落里集体活动煨桑在以煨桑炉为中心进行举行。如图7至图8所示。

图7 转经房

图8 煨桑炉

4 现代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尼巴村也在大规模规划建设,村落里出现了学校、村委办公楼、文化广场、文化舞台、农家乐等建筑及设施。在现代技术以及现代建筑材料的普及下,有很多楼房拔地而起,民居建筑主要为砖混结构,屋顶是彩钢屋顶,大门是铁大门,窗户为玻璃窗。如图9所示。

5 现存问题

笔者在尼巴村实地调查时,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①村落整体风貌很乱,失去其原有的人居环境特色。站在山上俯视整个村落,看到的全是蓝色的彩钢屋顶,以及鹤立鸡群的楼房。如图10所示。②当地居民不喜欢彩钢屋顶,第一个原因是,当下雨时,雨打在彩钢屋顶上声音很大,特别吵。第二个原因是,当下雪时,雪融化后从彩钢屋顶流到院落里,结成冰很滑,影响人们出行。第三个原因是,彩钢屋顶使得夏天很热冬天很冷。③传统文化遗失,当地建筑风格以及木质材料雕刻技术等文化遗失。

6 优化策略

6.1 本土传统建造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

对传统聚落的规划建设,将以本土传统建筑风格为主,结合现代技术及现代建筑材料的方法建设。例如:玻璃窗采光好,通过木质材料雕刻与玻璃窗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窗户,这样即保护和传承了本土文化,也很好的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实现了传统聚落现代化。

6.2 统一风貌

根据藏民深爱的几种颜色,甘南藏区传统聚落建筑墙面多以米黄色为主,檐口以藏红色、深灰色为主,雨棚、窗套以藏红色,门多采用木质雕刻门。在建筑风格和建筑高度上,也要做到统一规划,例如:尼巴村的学校,村落里学生不是很多,建设二层藏式建筑即可满足教学使用。统一聚落整体风貌,使得村民清晰的感知聚落的文化特色并且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在今后规划建设时,要全面了解和考虑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地方特色和宗教信仰,力求让居民感到舒适宜居。

图9 现代民居

图10 尼巴村整体风貌

7 结语

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化加速,美丽乡村及生态文明村大规模建设,使得甘南藏区传统聚落受到很大的冲击。在传统聚落民居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多传统聚落依照城市规划建设方式以及汉族村落规划方式建设藏族传统聚落,在藏族传统聚落出现彩钢屋顶、篮球场、现代文化广场、公共卫生间、学校、文化舞台、卫生室、村委办公楼、超市等公共空间及现代建筑材料,使得藏族乡土文化在慢慢遗失。藏族传统聚落整体风貌也变得不伦不类,整个聚落都体现着现代气息,没有地域民族特色。这种文化遗产是藏族宝贵的财富,是不可能再生的,藏族人民以及规划工作者如果不去保护和传承就将会逐渐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在规划建设时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将本土传统建造与现代技术及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使得藏族文化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民居藏族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屋顶屋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