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
宫颈癌、乳腺癌作为威胁广大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处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前两位。宫颈癌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结直肠癌[1]。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处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前两位[2]。我国每年约有>13万宫颈癌的新发病例,其也是威胁中国妇女生殖健康的一种恶性疾病。本文选取2015~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地区适龄妇女展开筛查,从而提升两癌早期诊断、治愈率。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5~2017年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地区适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严格按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具体筛查的原则,根据北京市制定的两癌筛查规范为开展筛查服务提供依据。此外,所有入选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35~64岁;②均为本地户籍;③排除资料不全的筛查者。
1.2 方法 个案病例主要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性行为、避孕史、乳腺疾病等。宫颈癌筛查由妇科医生根据《北京市宫颈癌筛查技术手册》[3]对筛查对象展开筛查,对于非月经期宫颈癌筛查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其前3 d不可以冲洗阴道,不能运用阴道内药物治疗,24 h之内不可发生性生活。主要内容包含询问病史、阴道分泌物检查、TBS描述性报告等。对于阴道镜下疑似或者阳性患者接受宫颈活检或者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癌筛查则严格按照《北京市乳腺癌筛查技术手册》[4]展开筛查工作,包含询问患者病史、乳腺彩超、乳腺手诊等,并实施乳腺X射线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癌筛查情况 2015、2016、2017年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良性疾病检出情况 2015年宫颈癌筛查人数为2518例,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检出例数分别为466例(18.51%)、22例(0.87%)、0例(0);2016、2017年接受宫颈癌筛查人数依次为987例、2103例,2016年阴道炎、宫颈炎检出例数分别为211例(21.38%)、21例(2.13%),2017年检出例数分别为561例(26.67%)、108例(5.14%),2016、2017年子宫肌瘤发生率依次为2.74%(27/987)、1.85%(39/2103)。三年良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情况 2015、2016、2017年,入选者非典型鳞状细胞发生率依次为1.87%、1.32%、1.0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率分别为0.12%、0、0.0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率依次为0.24%、0.51%、0.05%;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发生率依次为0.08%、0.10%、0.05%。见表3。
表1 2015~2017年两癌筛查情况(%)
表2 2015~2017年良性疾病检出情况(%)
表3 2015~2017年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情况[n(%)]
两癌作为女性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该病症发生率呈现小幅度上升及年轻化发展趋势。中国作为宫颈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过早性行为、早婚、不卫生性生活等均会间接导致宫颈癌患病率提升。实施科学、系统的筛查能够及早发现、治疗两癌疾病,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也能有效减少产生的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而创建科学、有效的筛查方案,制定规范的两癌防治体系,能有效阻止良性疾病向着癌症发生,因此,两癌筛查需要受到广大妇女的重视及关注。
合适的两癌筛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治疗率,通常情况下,宫颈癌、乳腺癌发生需要经历从癌前病变到宫颈癌或者乳腺癌的转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如果能够将两癌癌前病变及早寻找出来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就能够促进其发病率的降低、治愈率的提升。规范筛查模式能够使育龄妇女对体检的重要性进行清晰认识,对宫颈癌、乳腺癌的防治知识进行认真学习,在体检中积极参与,在后续的诊治中积极配合,将坚实的基础提供给体检工作。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规范两癌筛查模式能够提升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工作中的检出率,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的及时治疗工作,在临床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5]。
根据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地区2015~2017年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顺利展开,检查发现,阴道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次为宫颈炎、子宫肌瘤。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一致[6]。阴道作为女性分娩、宫腔操作的必经之路,极易遭受损伤及其外界病原体感染。阴道炎发病主要原因与经期卫生、公共卫生洗涤设备、保健品消毒等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重视加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宣传及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妇女的健康意识,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
2015~2017年宫颈病变发生率最高的是非典型鳞状细胞,多数适龄妇女存在大量宫颈及其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检出癌前病患者,促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提升通州区妇女早诊断、早治愈率,大大提升妇女健康水平,北京开展的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已经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与此同时,必须加强适龄妇女健康报警知识宣传与教育工作,提升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提升妇女的生活质量水平。在宣传功能已经获得一定成果基础上,必须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继续通过不同的渠道开展知识宣传,提升广大群众对两癌项目筛查的知晓率,促使更多的适龄妇女积极参与两癌防治工作中[7-11]。紧紧围绕“两癌”筛查工作各项要求,重视做好技术培训及绩效考核,尤其是基层负责人初期筛选人员需要掌握筛查要点,包含标本存放、乳腺手诊、乳腺超声检查等方法,重点推进两癌项目筛查项目顺利展开,顺利实现两癌早诊断、早预防工作,关口前移,确保女性的生殖健康。与此同时,也要建立相应地随访制度,对于高危群体、阳性病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促使两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跟踪随访工作。两癌筛查也必须纳入政府日常工作范围之内,政府加大重视与支持时保障筛查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政府部门要加强这项工作的监督指导,构建防治两癌工作的长效机制[12-15]。
总之,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功能,有利于及早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有效保护适龄妇女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