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民
关键词: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变迁;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1日
“天南铜都”东川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有着2,400多年的矿业史。1952年12月东川矿务局成立,次年东川铜矿开采项目(东川矿务局)成为“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川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极为单一的特征,即以初级铜矿采选加工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相应的配套产业项目也均围绕“一切服务于矿山”而展开建设。1958年因行政管理问题设立地级东川市,1964年11月,云南省委决定将原属东川市的会泽县划归曲靖地区,并明确东川市主要任务是支援矿山铜矿生产,东川矿务局行政级别与东川市平列为地厅级归属时中央重工业部管理。至此,东川市相应行政关系基本建成,成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1999年2月8日,东川撤市建区划归昆明市管理。成为中国第一个因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停滞而被降级的城市。自东川矿区成立以来,东川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含铜精矿近60万吨、含银精矿20余吨,折合人民币450亿元(以2000年物价水平为基准),为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初级铜矿开采选取为特征的单一产业结构,加之国际市场中竞争对手的冲击。2001年,东川矿务局宣布破产。
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代表作《经济增长过程》中指出,经济增长是主导部门依次更迭的结果。而主导产业的选择是由若干基准而确定的,对于东川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无疑就是国情原则。东川市因矿而兴,初级铜矿采选业所占规模与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同时,作为东川产业支柱的矿务局也就对地区经济有着极高的关联效应,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川整座城市也就与矿务局休戚与共,一切行业服务于矿,一切资源倾斜于矿,铜矿成为整个城市的根基。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起步的初级阶段,这类高关联系数的行业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工业化进程,决定着工业化能否顺利完成,自然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也就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伴随着经济发展,这类主导产业往往成为了一定区域内的支柱产业,一定时期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较大的贡献。但科技总在进步,社会总在发展,支柱产业必然无奈的走向衰退,支柱产业对本区关联水平越高,行业衰退对本区经济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就业。东川的三次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就业水平之间呈现着明显的相关性。矿务局破产清算前,东川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6.2%,且不谈矿务局破产当年的失业率,到矿务局破产后的第三年这一数据竟高达41%。由此可见,某一地区的支柱产业一旦衰亡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在如此之高的失业率下,昆明市在东川区设立“再就业特区”在十年间对东川地区实行“零税收”政策,以期吸引投资,扭转东川萧条的经济。可一座城市在交通设施极其落后的山谷中,想要吸引投资完成城市转型谈何容易。至“再就业特区”政策结束前夕,这一数据降至10.94%,可仍显著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再看产业结构的演变,矿务局破产之前,东川市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3.42%、51.95%、24.6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采矿业支柱地位明显。到特区政策结束时,产业结构竟有所恶化,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6.9%、61.1%、32%。“再就业特区”政策虽对严峻的失业率有所改善,可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基本失败了,采铜业仍就是东川经济的支柱,由政策所形成的“税收洼地”使大量外来资本涌入东川,蚕食已为数不多的铜矿,又由于外来资本的高度集中,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挤出效应”,大量产业工人仍坚守矿山,产业结构调整再入困局。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行政格局。由于东川“因矿设市”的特殊历史背景,所以产业结构的变迁势必会影响到区域行政格局的转变,而另一方面行政格局的运行又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深刻的关联。对于原东川市的行政格局,时任省委书记令狐安曾用:“小马拉大车,瘦马拉重车。庞大的上层建筑,脆弱的经济基础”加以描述。据原东川市人事局档案显示1998年,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总数为7,672人,其中地(厅)级21人,县处级184人,科级797人。而同期东川市总人口仅为29.29万人。财政支持与自谋生路的人数之比约为1∶33,在全国也算“首屈一指”了。在这“小马大车”的背后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据原东川市财政局相关数据显示:1998年东川市财政总收入4,24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仅2,895万元,而同期地方一般性总支出却高达1.56亿元,其中公务员工资花销就超过9,000万元。如此臃肿的行政机构消耗着本就为数不多的工业剩余,更是为东川产业结构调整雪上加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东川市庞大的行政体量对本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外部性,值得每一位政策的制定者引以为戒。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有着极强关联性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本区经济的發展。由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对其他产业所形成强烈的“挤出效应”,城市转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显得犹为困难。“城市发展,产业先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本区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东川而言,如何寻找新型特色产业,将在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替代性产业的培育应该根植于本区生产要素禀赋,挖掘地方发展潜能,符合绿色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统筹规划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使替代产业与本区经济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东川而言,具有丰富劳动技能的产业工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干热河谷特色高原农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汽车拉力赛是拉动全域第三产业积极推进的有力窗口。新出滇大通道,渝昆高铁的开工建设也将极大改善东川的区位条件。更多积极因素等待着东川人民的深入发掘。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强烈的外部性,对于东川这样的转型城市,在后支柱产业时代,更是需要政府这双“有形之手”的积极扶持,通过国家、地方两个维度,深入研究城市转型的体制机制,在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上确保转型战略的顺利推进。
(一)国家性区域经济政策。作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制度安排,切实保障好东川这类高输出低收益型、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地区在后支柱产业时代产业工人的合理利益。将东川区纳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适用地区。积极调整行政区划,支持东川“撤区设市”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使东川更为便利地利用自身区位条件,制定恰当的地方性经济政策,带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二)地方性区域经济政策。制定东川城市转型发展的地方性经济政策,依据东川实际区位条件,明确东川在地区发展中的定位和替代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地区互联互通,优化本区行政格局精简机构,提高地区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矿区生态功能;探索出一条独具东川精神的城市转型新路径。同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积极营造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为本地区经济注入新动能,强化市场活力,保障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发挥规模经济的同时保持企业竞争活力,实现本区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区域人口城市集约化,将分散的矿区居民通过异地安置,集中到区域性中心城市,扩大总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有序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窦贤.中国西部矿业城市末路突围[J].生态经济,2006(2).
[2]张建华.东川现象对资源衰竭型矿业城市——白银市转型的启示[J].资源·产业,2005(3).
[3]李志群,陈耀光,李伟中.东川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资源·产业,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