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华庆
【摘 要】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历年来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呼吸道疾病的监测、防控工作进行分析、完善制度及措施,督促制度及措施的落实,从而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精神专科;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防控
【中图分类号】 R3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211-01
随着2003年的SARS、2010年H1N1呼吸道感染的集中爆发流行,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形式仍然非常严峻。[1]
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因其封闭式管理、病房环境拥挤、通风条件差、住院周期长、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原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较常见。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降低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形成适合精神专科的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11457人次,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154例次;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12758人次,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115人次。
1.2 调查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調查,分析发生原因,对医院感染防控干预前后发病率进行比较。
1.3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1.3.1 完善防控制度和流程,督促制度落地 呼吸道疾病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的原则,建立健全《预检分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呼吸道疾病院内防控方案》等规范院内呼吸道疾病诊断、报告、治疗、防控工作,从制度、方案上保障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1.3.2 加强多部门间协作,共同做好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呼吸道感染日常监督、工作人员院内培训;医务科负责患者的诊断、报告及治疗工作、协调医生进行会诊等工作;护理部负责患者的监测、生活护理、消毒隔离及护理人员调配等工作;药剂科保证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所需药品等供应;后勤部门负责呼吸道感染院内感染防控所需物资采购、供应、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等。
1.3.3 加强传染源监测及管理
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在精神专科呼吸道感染防控中尤为重要,针对传染源进行管理,从源头上做好感染防控工作。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中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的人群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1.3.3.1 工作人员
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护理员、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工作人员发生呼吸道感染时,进入科室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与患者接触的机会,与患者接触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严格落实双向防护,若工作人员处于发热等阶段建议调休,建议不进入病区工作,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1.3.3.2 住院患者
长期住院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很多都是长年累月的进行住院治疗,因长期服用精神疾病药物,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且户外活动较少,机体抵抗力差,较易被呼吸道病毒所感染。
伴发躯体疾病患者:如伴发有慢性肺部疾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易被呼吸道病毒感染。
新入院患者:因呼吸道感染平均潜伏期为3-7天,新入院精神疾病患者因疾病原因不能详细讲述既往史,而在未完善相关检查的情况下带入临床科室进行住院治疗,因此对新入院患者在未完善相关检查前视为传染源进行单独管理。
日常加强对呼吸道疾病的监测工作,精神患者多不能正常表达自己不适,多依靠工作人员观察发现,若发现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情况应立即将患者单独管理,并及时告知医师,积极进行查体及处理,做好周围患者的观察工作。
1.3.3.3 家属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应加强对进出病区家属的管理,若家属在进入病区前处于呼吸道疾病发病期应做好解释工作,请其在疾病恢复后再来探视,若家属执意进入科室进行探视,应为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缩短探视时间,保持交谈距离,降低科室内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加强对该患者的监测工作。
1.3.4 加强病例监测及上报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医务科加强医务人员院内流感样病例培训工作,通过每日预检分诊、临床各科室日常监测分别在上下午分时段上报科内有无感冒或发热等患者情况,以期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的作用,避免因为处置不及时,导致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
1.3.5 保持病区空气流通及空气消毒
1.3.5.1 因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多为封闭式集中管理,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宜引起聚集性病例,因此日常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减少病菌的室内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1.3.5.2 患者集中管理如就餐、服药、室内工娱治疗时,应将所有病房门、窗打开,形成空气对流,达到病房内自然通风换气作用,每日三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1.3.5.3 高温天气(温度大于30℃)在使用空调时,空调设置温度不得低于26℃,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使用空调时,调整空调出风口(不能直接向下)直接吹向患者。
1.3.5.4 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病区内新风系统,促进病区内空气流动。
1.3.5.5 当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加强室内空气消毒,通过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中药熏蒸等方式,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1.3.6 加强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多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减弱、自知力缺失、生活不能自理、行为紊乱等现象,工作人员应加强日常护理。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加强晨晚间护理,晨起督促及时添加衣物,夜间睡眠时督促脱掉外衣,不得和衣而睡,避免感冒等;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做好患者呼吸咳嗽礼仪、手卫生等宣讲;加强患者病情观察,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不能及时准确表达自己身体不适,多依靠工作人员观察发现患者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不适。
1.3.7 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1.3.7.1 若病区内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立即给予单独管理,根据患者出现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同进行分区管理,如仅有感冒症状,无发热等情况的患者与发热患者进行分开管理,并实施隔离。
1.3.7.2 加强隔离患者生活护理,呼吸道感染患者易出现出汗、口渴等情况,日常需勤换衣物、保证温水供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满足患者机体需要,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1.3.7.3 隔离区域专人负责隔离区域患者的各种日常护理。
1.3.7.4 加强隔离区域环境消毒工作,使用含氯1000㎎/L消毒液对隔离区域的环境物表进行清洁消毒,增加消毒频次。
1.3.7.5 隔离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外出检查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1.3.7.6 加强隔离区域空气消毒,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循环风加强隔离区域的空气消毒工作。
1.3.7.7 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收集管理。
结果
综上所述,通过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控制有效,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11457人次,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154例次,发生率为1.34%;采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后,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12758人次,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115人次,发生率为0.9%。
结论
通过完善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加强多部门协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加强患者生活护理等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利于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呼吸道感染聚集性发生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高秀春,2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集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2012,6(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