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侃
周主任打了个比方,人们的大脑里存在一个随时随地想犒赏自己的勤奋的“小孩”,而它最爱的事情就是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越多,它越兴奋,大脑里亢奋的信号因此迅速传递和蔓延。多巴胺是兴奋和欢愉的情绪源泉,其分泌有着自己的一套精密设计原则。这套原则对人们起着正向诱导作用,促使人们去学习、进步、适应环境。这些行为被称为强化学习及大脑奖赏机制,是人类学习和适应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不过,生活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也同样如此。当勤奋的“小孩”不再愿意忍受由正常途径产生多巴胺,而是通过作弊的方式绕过原本精密设计好的强化学习这条路径,通过自我刺激的方式产生多巴胺,勤奋的“小孩”就会变成贪婪的“小孩”,这时人们的大脑就可以说是成瘾了。那贪婪的“小孩”如何作弊呢?比如说,嗑药、酗酒、赌博,以及打游戏。
沉溺毒品或者酒精时,摄入的化学物质会直接刺激大脑的多巴胺分泌,使得正常的强化学习机制减弱,人会变得消极、不思进取。而赌博和网络游戏成瘾没有具体物质的摄入,它们通过一种外在的行为模式引发脑内“异样”奖赏系统的启动,同样获得多巴胺加速分泌的体验。在这种“异样”奖赏系统的刺激下,青少年会无视不良后果,长时间地沉溺于网络游戏,意志力下降,即放弃眼前利益争取长远利益的决心会减弱。
那么网络游戏成瘾是如何操控大脑中的奖赏系统的呢?周滟主任团队发现,在正常的游戏玩家的大脑中,以前额叶皮层为核心的认知控制回路可以制止成瘾行为的形成,像监考老师一样,发现作弊情况立即制止。但是一旦控制回路的结构或功能受到损伤,就像监考老师离开了考场,各种作弊的手段便可以乘虚而入,成瘾就变得轻而易举。
在沃尔科夫早前提出的“额叶-纹状体环路”的基础上,周滟主任团队发现,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的额叶-纹状体子环路存在静息态及动态功能连接异常,从而从神经影像层面揭示了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
同时,该团队联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团队,对一组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进行了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治疗(CBT)。CBT采用团体治疗形式,治疗时间为期12周,每次90~120分钟,主要从青少年CBT、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的认知行为培训三方面展开,讨论涉及的主题包括如何辨识并控制你的情感、父母与子女之间健康沟通的原则、处理通过互联网获取内容的技巧等。
治疗后发现,孩子们的每周上网时间显著减少,网络游戏成瘾严重程度降低,一些关键成瘾相关脑区(壳核、眶额叶皮层、扣带回)在治疗后也发生了功能上的改变。这证实了CBT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孩子的认知控制能力。相关的研究还在持续中。
周滟主任表示,将来还会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对网络成瘾孩子的脑功能进行研究,特别是大脑皮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微结构的改变,希望尽快找到更好的干预成瘾的方法。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