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发展最渴望“一碗水端平”

2019-06-03 02:24高蕊
董事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发展

高蕊

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企座谈会后,几个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企发展的政策举措,力度之大所见不多,民营企业重建了信心,感受到了温暖,尤其是总书记的讲话看得准、讲得透,受到企业的强烈反响和廣泛好评,6900多字的讲话内容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上,这是民营企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过去一段时间,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困境和问题进行的密集调研显示,民营企业自我成长、自我变革的能力很强,打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推动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民企大有可为

“五六七八九”彰显重要地位。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可争议,“五六七八九”的简单概述也受到了普遍认可,即在国民经济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而除此之外,很多民营企业像国有企业一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教育、扶贫和医疗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中国慈善榜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位次与金额也在不断刷新。

规模与质量双进步奠定竞争基础。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和责任奉献上,更在于,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敢闯敢干、做强做优的高质量发展的民营企业。它们在规模上不断跨越,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500强显示,民营企业有237家,仅比国有企业少26家,而在2010年,这一差距是150家,在大企业这个群体中,民营企业的份额接近半壁江山。它们在产业上不断深耕,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和国有企业在产业链条上表现出显著的垂直分工,民营企业在轻工制造、商业网络、房地产和互联网服务中表现出非常强大的竞争能力。在世界500强的舞台上,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它们既有此次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表现优异、为中国企业形象提气的华为,也有几乎和美国入围数量相当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可以说,这些几十年如一日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传统制造业民企,不断创新投入、坚持科技和服务并重的新兴服务业民企,为中国企业走向更广阔舞台提供了一个强大分母。

耀眼的独角兽迸发发展活力。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机制的灵活和管理的高效,在于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以及与客户的无限贴近,这是民营企业活力的体现,更是走向世界一流的前提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民营企业的财务指标上,尤其是资本收益率水平相对更高,也体现在民营资本之于未来的布局。近年来,崛起的独角兽成为中国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民营资本而言,其耀眼之处不仅在于本身的爆发增长和可期的财务变现,更重要的是,独角兽所代表的新兴技术和未来产业的方向,这正体现个体创业者的心血倾注和民营资本的强力布局。十多年来,BATJ(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成为炙手可热的超级物种,很多初创企业非A即T的命运也增强着这些个超级物种对产业的控制力。而未来十多年中,现在活跃于各类独角兽榜单中的企业成为下一个阿里或者腾讯也未可知,至少在新一代新技术、企业级服务的方向上,它们占据着有利的地位。

成长路上的烦恼

诚然,民营企业也有成长中的诸多烦恼,有内功不足也不乏外部环境待完善,有现阶段的新问题,也有诸多历史遗留的尾巴。这里希望将着力点放在改善外部环境上,并以此推动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不平等待遇挫伤发展信心。目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根源上在于民企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市场准入、项目审批、政策扶持和融资等方方面面的待遇上的不平等,并集中体现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上。民营经济座谈会以后,民企的融资难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都存在10%-50%的上浮现象,相较于国有企业的基准利率水平,融资更贵。第二,“国企违约政府兜底,民企违约终身追究”的观念和做法仍普遍存在,尤其是要求企业家的家人承担连带责任的风控行为伤害了企业家的自尊。第三,在征信评价标准上,银行和债券市场对民企的要求更高。第四,同样的信用等级,民营企业的发债更慢、成本更高,认购上也大打折扣。

难以理性对待主动上门贷款。一种观点认为,2018年民营企业的危机源于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民营企业不能坚守主业,肆意多元化投资所致。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非理性扩张,摊子铺得太大都是企业走向衰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调研中,也确实发现那些一门心思做主业的企业活得都还不错。然而这些优质企业很多时候面临着银行主动送上门的贷款,无处安放只用来买理财财产以抹平成本的尴尬,同时还要配一些存款的无奈。目前银行的风险控制目标以及存贷比的考核决定了对企业“雪中送炭”困难重重,而现阶段民营企业面临银行的“锦上添花”的“诱惑”,难以冷静和理性的应对也是事实,银行和企业之间似乎很难良性循环。相当大比例的企业正是头脑发热的非理性投资,陷入困境。

吸引关键人才不单是企业的事。在民营企业的壮大中,引进关键人才的瓶颈几乎能和融资难题并列,尤其反映在地处二三线城市的企业中。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不仅需要企业提供高薪和有发展潜力的事业平台,更重要的是在于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方面的配套,这些软环境在不同城市之间差距很大。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大都不在一线城市,关键人才的不足大大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在探索产城结合的发展思路,但工业园区的规划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一些省份出台了吸引人才奖励办法,但奖励返还的比例对企业并不具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这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

过度创新加剧企业负担。对创新而言,“领先半步”已经成为企业成长中的共识,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组织中各要素的匹配和支撑的能力,和外部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样的逻辑,政策和产业层面的过度创新也会殃及各相关主体。

目前,很多大企业出现金融化的趋势,然而产融结合过度和金融监管不足也加剧了资金体外循环和资金的空循环。如今,很多在供应链居于主导地位的大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和金融化的资金优势,以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名义故意延长付款周期,甚至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大大增加了合作企业的财务成本,供应商的现金流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被拖垮。

另外,现在执行的劳动法存在着严重的企业和员工的权益不对等,负面影响逐渐显现。首先,员工可以自由离职,企业没有约束力,而企业裁人必须要征得员工本人同意,企业用人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在劳动仲裁中,员工的胜诉率几乎达到了100%,一些企业中甚至出现了员工故意不作为,等待赔偿的职业碰瓷现象。而多年来社保未完成缴纳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会因为员工索赔成为企业突发的巨大负担。

非歧视的环境最重要

生长于并且壮大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民营企业自我成长、自我变革的能力很强,推动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平公正的环境是第一要务。

坚持所有制中性,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待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所有制歧视的顽疾,坚决维护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待遇。不贴标签,理性对待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增強民企发展信心。

短期内先解决对优质民企的识别机制和征信措施,让千百家民企达到和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长期来看,以企业的发展质量,进行分类管理,而不是以所有制性质,进行区别对待。此外,在政府招商引资中,应努力避免“有了女婿不管儿子”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中,对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要平等对待,在政策、资金和土地的便利上,不能出现太大倾向。

进一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打造良好的政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快速响应企业的需求,增强各个部门联动性,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各地的营商环境评价事项,推动各地方政府加强交流,推广优秀标杆的先进经验。

从优化发展环境着手,尽快提升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配套水平,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根本支持。从减少政府干预着手,坚持规则制定和结果导向管理,激发企业的能动性。如在环保的监管上,应制定好环保标准,能耗标准,对排放结果实行严格把关,而不是以一刀切的方式监管企业的行为。从提高执政效果着手,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性,给企业的自纠和主动作为以空间,应设置充足的政策疏缓期。

强化政策出台的普惠性、及时性。多年来,税费负担在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此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对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率由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企业一致称赞,获得感很强。未来,应继续多搞普惠性政策,让企业平等享受优惠福利,同时少搞小额专项补贴政策,减少流转环节,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企业身上。多搞探索性政策,少搞限制性政策,激发民企的活力,增强政策的及时性,对前沿的商业业态尽快出台指导性政策,促进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如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型企业尽快享受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对新兴业态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纠正,如进一步规范电商、微商和直销的法律和法规,规范电商乱象。

作者供职于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企业发展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