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涛,孙都光,朱婷婷,侯 涵
(马钢党校 安徽马鞍山 24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要完成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十九大绘就的美好蓝图,就必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后,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通知》,对如何深刻认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握改革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规模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从整体上看,现阶段我国产业工人的政治思想和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不够,对工人身份的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研究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问题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产业工人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产业工人的地位现状、产业工人队伍的结构特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以及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等方面。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借鉴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的角度,提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企情、校情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二是结合国内具体行业、企业和不同地区特点的角度,通过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来提炼具有参考意义的对策建议;三是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等不同社会单位,如何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角度,来研究我国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这些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加强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例如,对如何从政治上建设“产业工人队伍”缺乏有深度的针对性研究;对如何借用现代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技术加强对企业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微观研究等等。本文以国有大型企业马钢为案例研究对象,着力从企业层面探讨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产业工人队伍。
传统意义上,产业工人是指在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的,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雇佣劳动人群,在我国一般指工业、矿业、电力、建筑和运输五大行业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以体力或半体力劳动获取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生产工人。
为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应用的针对性,课题组从企业的层面上,结合马钢企业员工“三支队伍”(管理、技术、操作维护)建设的实际,对“产业工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特指企业中“操作维护岗的在岗职工”。我们将通过“高技能人才占比”、“产业工人的年龄中位数”、“党群比”等几项指标,分别从技能结构、年龄结构、政治结构三个方面对马钢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所有统计数据来源于企业调研,统计时间截止至2018年末。
通过表1的数据统计可知,截止2018年末,马钢现有产业工人总数为28565人,其中股份公司人数最多,占全部产业工人总数的63%。从技能结构来看,根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达到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等级)有4791万,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0%左右,而马钢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为44.63%,单就“高技能人才占比”这一项指标而言,马钢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技能素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再深入剖析,就会发现马钢的技能人才结构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即一半以上的技能人才都集中在钢铁主业,多元产业则相对不足(见图1)。
表1 马钢产业工人的基本情况
图1 马钢各板块产业工人分布图
经过统计,马钢现有在岗产业工人中,45岁及以上工人共有18610人,占马钢全部产业工人总数的65%,如果用产业工人的“年龄中位数”这一指标来衡量,经过计算,我们发现马钢产业工人的“年龄中位数”已经达到47.5岁,通过图2也可以直观的看到,40-55岁年龄段的工人肩负起马钢产业工人主力军的重任,而这与当前全国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马钢产业工人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现状不容小觑,随之而来的,还出现了人员断档现象,尤其在一些艰苦岗位和作业区体现的更为明显。为解决这一人员断档现象,部分作业岗位不得不招募一些“外协工”进行顶岗,这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人员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化技能培训的“外协工”,不仅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安全生产意识也较薄弱。
从图3各年龄段产业工人技能等级分布图表看,马钢的高级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于40-55岁年龄段,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年龄结构的不尽合理,不利于企业的技术传承和员工的新老更替。
图2 马钢各年龄段产业工人人数统计图表
图3 马钢各年龄段产业工人技能等级分布图表
再从产业工人的学历层次来看,全国的情况是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而马钢的情况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图4可以看出,在马钢的产业工人队伍中,45岁以上的工人以高中和技校的毕业生为主,45岁以下的工人则以专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为主。也就是说,城市中的各类本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构成了马钢产业工人的主体。
马钢作为省属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在马鞍山的地位举足轻重。马钢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与稳定情况对于马鞍山本地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同样意义重大。从表3统计分析可知,目前马钢产业工人中具有党员身份的人数为7292人,占产业工人总数25.5%,预备党员的人数也很有限,仅有100多人,群众身份的产业工人占比超过70%;再从图5的技能等级分布图看,在党员群体中,又以三、四等级的中高级工为主,高级技师的党员占比仅为1%。结合前述的年龄分布结构,可以得出结论,目前马钢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党员主要集中在中老年职工中,新入职的青年职工党员占比较低。
图4 马钢各年龄段产业工人学历层次分布图表
政治面貌高级技师(一级)技师(二级)高级工(三级)中级工(四级)初级工(五级)无级别总计占比中国共产党党员8680830342184393787729225.5%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29534318211460.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0121142322982198753.1%群众4567678958379135018872023270.8%其他0113501200.1%总计133150611109108432059291528565100%
图5 具有党员身份工人的技能等级分布图
再从“党群比”这一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图6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虽然具有党员身份的高级技师人数占产业工人总数仅有1%,但是高级技师中的“党群比”却明显高于其他等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员同志在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上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一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加强思想引领,不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思想素质和技能水平。
图6 各技能等级产业工人党群比
通过以上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钢产业工人队伍在政治建设上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基层和普通职工的政治建设尤为重要。
企业作为推动《改革方案》落地生效的重要主体,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找准问题,精准发力,勇于创新。通过借助企业调研的的数据信息,不仅使我们更加细致地了解到马钢产业工人队伍在技术结构、年龄结构、政治结构等多方面的特征与问题,也为我们在新时期推进和加强马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的思路与方向。
各级党委和工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肩负起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通过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提高青年工人党员比例,使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各类技能人才结构的“党群比”更加合理。不仅要把更多的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更要关注大多数的普通群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
要利用好国家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中心、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金蓝众创空间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技能领军人才与科技专家对接交流。在公司内部深入推进岗位创新创效工作,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六位一体”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发挥教育培训中心和工匠基地作用,打造现场难题的攻关站、岗位技能的练兵场、创新成果的孵化器、造物育人的示范园,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尤其要关注产业工人队伍中年轻人的快速成长。大力推进职工的岗位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推进职工立足本职的创新方法培训,提升产业工人的岗位创效能力。加大产业工人的创新成果评选比例和奖励额度,实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固化与转化,激发其荣誉感和工作激情。
要创新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实现方法,将持证与任职上岗结合起来,帮助产业工人及时获得适应马钢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建立终身技能培训和岗位等级晋升制度,在关键职业(工种)和岗位试点开发具有马钢特色的职业培训标准课程体系,构筑覆盖公司主要产线、主要工种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网络。不断拓展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提升形式,推进岗位职工的网上练兵,创建国家级、省级综合竞赛集训基地,建立技能人才的发现机制,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保障高技能人才的持续成长,目的是要大力降低产业工人队伍的“年龄中位数”。
总之,要加快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体制和机制上的变革和创新,通过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素质、技能素质和文化素质,逐步建成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结构优化、素质过硬、攻坚克难的产业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