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军,李伟龙,徐志英,姚小芹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100)
淋巴瘤是一种发生在淋巴造血系统中的恶性肿瘤[1],以肝脾肿大、淋巴结节肿大、发热、消瘦等为主要的症状表现,该疾病在发病后会导致骨髓浸润,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以及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早期的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病情的控制和预后十分重要。文章研究主要内容就是全身MRI与PETCT在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对此,我院选取了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全身MRI与PETCT检查。本次入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35-80岁,平均(67.5 3.2)岁,所有患者经骨髓活检均可确诊为淋巴瘤,符合WHO提出的淋巴瘤诊断标准[2],骨髓活检诊出阳性病例12例,阴性病例38例。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1.5T核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全身MRI检查,分别进行T1W1和T2W2序列扫描,获取MRI图像。PETCT检查使用 GE Discovery PET/CT扫描仪,在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注入显像剂,用量为3.70-5.18MBq/kg,约60min后行全身显像检查,首先CT平扫,将管电压设置为120KV,层厚设置为3mm,管电流设置为300mA,开启三维模式,每个床位速度为90s,PET图像采集约7~8个床位,最后融合CT和PET图像。两种检查结果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阅片诊断。
将全身MRI、PETCT检查结果与骨髓活检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此次研究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使用χ2和t值检验,P<0.05代表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全身MRI、PETCT与骨髓活检结果具体如表1、表2所示。
表1 全身MRI与骨髓活检结果对比
表2 PETCT与骨髓活检结果对比
PETCT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敏感度为91.67%(11/12),特异度为97.37%(37/38),检查准确度为98%(49/50),其中特异度和准确度与MRI检查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
在此次研究中,PETCT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敏感度为91.67%(11/12),特异度为97.37%(37/38),检查准确度为98%(49/50),其中特异度和准确度与MRI检查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数据结果说明:PETCT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出率更高,其效果要优于MRI,这主要是优于PETCT检查中,淋巴瘤肿瘤病灶对18F-FDG 有着较高的摄取度,在进行检查时,就可以以FDG的机体分布情况判断肿瘤的分布情况[3]。而MRI检查则可能受到病灶微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与骨髓活检检查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差异[4]。
综上所述:PETCT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较为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高,这对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