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
——跨湖桥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篇

2019-06-03 10:59兰廷成赵大川
猪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河姆渡年龄结构野猪

兰廷成,赵大川

(1.杭州市余杭区博物馆,浙江 杭州 311100;2.《中国养猪业图史》编委会,浙江 杭州 310009)

1 概况介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先后与1990年10月—12月、2001年5月—7月及2002年10月—2月,连续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3次遗址发掘,还专门在遗址区做了一个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地质剖面,对第四纪地质与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有效地合作研究。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打破了浙江新石器时代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为纲领的传统格局,开拓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认识视野。为使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意义置于一个更高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打开工作的新局面。2003年初夏,通过试掘确认了孙遗址的存在及其与跨湖桥遗址的密切联系。

3次文物考古发掘,遗址边缘地质勘探的成果绘制出了湘湖地区更新世—全新综合柱状图,该图反映了遗址形成前、形成期及形成后的地质变迁。这一地质剖面顶界遭受破坏,上层已剥去。考古发掘区分别选择1990年、2001年和2002年发掘区的典型剖面。1990年发掘区上部地层遭破坏,当时对破坏程度未作实测,粗估为1 m,绘制的探方剖面图未标示这部分的厚度;2001年和2002年发掘区虽然也遭到破坏,但可以参考东侧较近处保留下来的完整地貌,探方剖面图根据地表的延伸趋势作了复原,目的是反映遗址的埋藏深度。

考古分层与地质分层不尽一致,原因除了所处位置的差异,最主要的是由于解剖与观察方法的不同。考古分层的依据是对土质土色的直接观察。地质分层采用刻槽方法,逐层进行稳定同位素、磁化率、地球化学、有机碳、孢粉、超微钙藻、碳十四等标本的采样分析,采样间距除超微钙藻样为1 cm外,其余均为5 cm。更新世晚期及全新地质层剖面,遗址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的野外层为1~26层,均有中英文字表述图片,以数据证实全新世的海进海退。

2 跨湖桥文化

跨湖桥遗址可鉴定的猪骨骼早期88件、中期52件、晚期102件,共242件,是34类动物中出土数量较多的,占动物标本总计1 604件的15%;狗早期13件、中期60件、晚期89件,共162件,占总量10%;水牛早期90件、中期190件、晚期497件,占37%。此处“件”并不等于“头”,但说明标本主要是猪、牛、狗成为驯化动物研究的主要对象。

跨湖桥文化研究中,能够确认驯化动物是猪、狗、牛。牛在相关研究中,被认为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驯养并在生产活动中作为畜力使用,但在跨湖桥文化中,却对此提供了否定的证据。为反映动物体制特征的前后变化,进而确定相关动物的驯化证据,同样可将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可观察标本分为早、中、晚3期。

猪的驯化,即野猪驯化成家猪的过程。猪是最易驯化的动物,即便现代,浙江各地还有捕获野猪、人工驯化、建立野猪场来供市场野猪肉的需求。因野猪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要有专门部门审查,且只能出售繁殖2代、3代的野猪。从外型判断家猪、野猪的区别会发现:野猪头舌长,咀尖,前驱长;家猪头短,前驱与后驱较匀称。跨湖桥考古队根据国际动物考古学界对家猪的研究成果,对跨湖桥猪骨标本进行对比研究,相关的猪驯化研究如下。

2.1 颌骨形态

猪在被驯养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的改变,发生本质上的适应性改变。具体表现为颌骨缩短、牙齿特征弱化等。但牙齿尺寸的改变比骨骼尺寸的改变要缓慢很多。换言之,骨骼比牙齿更早适用食性变化而产生改变,所以牙齿保存了更多的遗传信息。跨湖桥遗址有3块分别属于早、中、晚期的颌骨,具有明显的乱齿现象。

早期的猪右上颌骨,其牙齿P1脱落,保留C+P2~M1,M1的磨损程度为1级,死亡年龄至少3.5岁,雄性。从保存的P2~P4看,整个齿列未呈直线排列,前段明显偏右舌侧。扭曲变现为P2前端偏右舌侧,后端偏向颊侧。文中I、C、P、M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简写,分别代表Incisor(门齿)、Canine(犬齿)、Premolar(前臼齿)和 Molar(臼齿)。P2即指第2前臼齿,以此类推。

图1 跨湖桥猪左下颌骨

图2 跨湖桥家猪的颌骨齿列特征

图1属于中期的一副基本完整下颌骨,左侧牙牙齿保留P2齿孔+P3~M3的磨损程度为f级,死亡年龄至少7.5岁,雌性。图2颌骨整体短而宽,骨体圆胖,其P2~P4的前臼齿齿列整体之前端偏向舌侧,而M~M3的臼齿齿列整体的后端偏向颊侧。前臼齿齿列与臼齿齿列间呈钝角,角开口向舌侧。左侧P4齿冠明显偏向舌侧,右侧因P3脱落,P4的位置无法明确观察到是否偏离,推测应与左侧相同属于晚期的左下顿骨,其牙齿保留C+P2~M3(萌出到一半),死亡年龄约2岁。整个齿列基本依直线排列,扭曲程度并不显著。P4前端偏向舌侧,后端偏向颊侧。由于P4的萌出与替换发生在M完全萌出之后,因此当被替换的P4脱落后,生长中的P4无法得到足够的空间,就产生齿列扭曲。

前面提到的这3件猪颌骨标本的齿列明显扭曲,显示出因为下颌的缩短而造成牙齿排列凌乱的证据,因此可以作为家猪来对待。而且,中期1头雌猪,死亡年龄确定为7.5岁,应已是生产10余胎的母猪,也是驯化的证据。

2.2 牙齿尺寸

跨湖桥遗址出土猪的上颌中第3臼齿可测量的数据很少,只有5个,其长度中最大值为37.54 mm,最小值为33.3 mm,平均值为35.53 mm;其宽度中最大值为24.07 mm,最小值为20.93 mm,平均值为22.37 mm。其下颌的数据较多,早期第3臼齿有6个,其最大值为42.37 mm,最小值为32.78 mm,平均值为38.58 mm;其宽度中最大值为20.42 mm,最小值为16.39 mm,平均值为18.07 mm。中期第3臼齿有3个,其最大值为39.53 mm,最小值为34.96 mm,平均值为37.79 mm;其宽度中最大值为17.24 mm,最小值为16.4 mm,平均值为16.71 mm。晚期第3臼齿有4个,其最大值为40.96 mm,最小值为36.61 mm,平均值为38.1 mm;其宽度中最大值为17.45 mm,最小值为16.92 mm,平均值为17.24 mm。

这里要强调的是早期第3臼齿有6个数据,其中有3个大于42 mm,而中期的3个数据均小于40 mm,晚期的4个数据除l个为40.96 mm以外,其余均小于38 mm。由此看来,牙齿尺寸似乎存在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从以上猪下颌第3臼齿的测量尺寸看,除早期的3个超过42 mm的数据可以推测为属于野猪以外,其余的包括早期在内的10个数据都属于家猪的范围。尤其是从尺寸的变化趋势看,猪的驯化的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

2.3 年龄结构

跨湖桥遗址猪的年龄结构,从早期到晚期有一个明显地逐步年轻化的过程。从个体数的统计来看:早期的猪2.5岁以上为7例,占87.5%,2.5岁以下为1例,占12.5%,平均年龄为4.6岁;中期的猪2.5岁以上为3例,占42.9%,以下为4例,占57.5%,平均年龄为3.5岁;晚期的猪2.5岁以上为5例,占45.5%,以下为6例,占54.5%,平均年龄为2.9岁。

对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状况,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猪的年龄结构中2岁以上的明显占据多数,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猪的年龄结构中2.5岁以上的占57%,江苏苏州龙南遗址猪的年龄结构中2.5岁以上的占据大多数,上海崧泽遗址猪的年龄结构中2.5岁以上的占据绝大多数,上海马桥遗址良渚文化层里2岁以上的猪占据多数,平均年龄为2.1岁。在马桥文化前期层里,2岁以上的猪也占多数,平均年龄为1.9岁。到了马桥文化后期层里,2岁以上的同样占据大多数,平均年龄达到2.4岁。

跨湖桥遗址猪的年龄结构和以上各个遗址的猪都有区别,尽管从时间上看要早于上述的遗址,但是其年龄结构的变化过程却使人很容易推测其为家猪。跨湖桥文化考古队的这一段比对考证,确认从8 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到7 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浙江桐乡罗家角文化、苏州龙南文化、上海崧泽文化,5 000年前的上海马桥遗址,4 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层,所有江南水乡植稻新石器文化都有驯化家猪饲养,已不是单例,而是存在8 000年前至4 000年前间钱塘江流域大片土地先民生存的家猪业。

2.4 猪在全部哺乳动物中所占的比例

按照可鉴定标本数的统计结果,猪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分别为早期占27.24%,中期占10.34%,晚期占8.96%;按照最小个体数的统计结果,猪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分别为早期占22.58%,中期占12.2%,晚期占8%。两种统计方法的结果,尽管数字不是完全相同,但是其大体的趋势是一致的,即早期为20%以上,中期为10%以上,晚期为10%以下。明显有一个比例从早期到晚期不断减少的过程。

上述分析表明,跨湖桥遗址猪颌骨的早、中、晚期都发现齿列不整齐的现象,早期下颌的6个第3臼齿中有3个小于40 mm,最小的仅为32 mm。中晚期下颌的第3臼齿仅l个为40.96 mm,其余的都在40 mm之内,最小的为34.96 mm。另外,其年龄结构也有一个明显变小的过程。因此,可以确认跨湖桥遗址自早期开始就存在家猪。过去人们认为,家猪开始饲养后,猪作为肉食的比例在全部哺乳类动物中出现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跨湖桥遗址却提供了相反的证据。但这一点,不能成为否定家猪存在的理由,而应该与跨湖桥遗址所在地区的气候、动植物资源的变迁及当时的人适应自然环境的综合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猪的饲养行为演变进行新的认识。

过去认为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猪为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磁山遗址属于北方地区,其年代为距今8 000年左右。现在跨湖桥遗址的研究证实,迄今为止南方地区最早的家猪出土位于跨湖桥遗址,其年代同样为距今8 000年。而且,由于跨湖桥遗址早期出土的猪的颌骨已经出现齿列凌乱的现象,其第3臼齿小于40 mm的个体数已经占据相当的比例,证明其己经具有相当一段时间被饲养的过程。这是猪在长时间地被控制活动范围及喂食等人为影响下才会形成的形态变异。

跨湖桥文化8 000年家猪的确认,是可以与跨湖桥独木舟相媲美的考古成果,对中国养猪业考古史考证来讲,更是可以将中国南方家猪驯养,追溯至8 000年的跨湖桥文化。中国南北驯养家猪都可上溯至8 000年前,证实10 000年以来猪肉是中国人食用最多的肉类。

3 河姆渡文化

1973年在余姚河姆渡发现河姆渡遗址,遗址包括依次叠压的4个文化层。4个文化层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因袭关系清楚,一些基本的文化特征贯穿始终,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其中第3、4文化层为早期,第1、2文化层为晚期。以后在河姆渡附近地区又陆续发现同类文化遗存10多处。从总体上看,河姆渡早期文化主要见于宁绍平原,晚期则扩展到舟山群岛。河姆渡文化距今5 000~7 000年左右,延续近2 000年。河姆渡文化早期以骨质工具为主,石器相对不发达。种植水稻,骨耜是当时主要的农具。驯养了狗、猪,可能还有水牛。但采集渔猎仍是很重要的经济活动。人们主要烧制夹炭黑陶。以釜煮米成糜,钵盛而食,后来又出现了甑,住干栏式木屋。河姆渡遗址中还出现了我国迄今最早的漆器和玉质饰品,以及“双鸟舁日”牙雕等精美艺术品。河姆渡文化晚期,陶器以泥质灰陶和红陶为主,炊饮器中,鼎、豆增加,生产工具则以石器为主。河姆渡遗址动植物品种鉴定及孢粉分析表明,当时这一带属亚热带气候,相当于今日海南岛以及越南、老挝河谷平原的气候。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其中猪、狗已是家养,水牛可能处于半驯养阶段。河姆渡遗址出土10余件狗的头骨,其形态特征完全可以和狼的头骨区分开,而这样的特征肯定是经过了若干代的驯养获得的。在居住遗址中时有狗粪便发现,也证明这些狗是被人驯养的,而不是人们外面打回来的猎物。现在学术界确定某些动物是家养还是野生一般常用的方法,即根据该动物各生长阶段的死亡率来确定,如果在青年至成年阶段的死亡率较高,则表明当时的人类可能已经驯养了这种动物,因为通过狩猎而来的野兽是以老弱病残为主。另根据动物考古学原理,家畜被宰杀的年龄愈大,则证明这个遗址的时代愈早,当时人们的饲养水平还低。从现代牲畜饲养来看也是这样,饲养条件差,技术不佳,饲料粗劣、缺乏,必然导致家畜生长发育缓慢,屠宰年龄自然就增大;反之则屠宰年龄自然就较小。河姆渡遗址猪遗骨的情况表明幼年和青年个体所占比例较高,形态上则具有相对较短的吻部,宽的头颅;另外在遗址的第4文化层中还出土了一头小陶猪,猪腹下垂,体形肥胖,四脚较短,前躯和后躯的比例(1∶1),介于野猪(7∶3)和现代家猪(3∶7)之间,说明这种猪处于野猪向家猪过渡的中间类型。

图3 河姆渡猪下颌骨

与狗的情况一样,居住遗址也发现有猪粪。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与陶小猪一起还陈列了一只陶小猪槽。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猪本身虽然还是一种“中间类型”,但已属于人类驯养了相当长时间的家畜。水牛当时是否已被饲养,现在争论还比较大,张明华先生曾提及在河姆渡和罗家角遗址出土的一些水牛角上残留有一些人工磨蚀过的痕迹。虽还没弄清楚当时人们磨蚀水牛角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至少证明人们当时已在利用它。笔者结合当时的气候地理和现存的一些民族学材料推论:当时水牛还处于半驯养阶段,平时野放,随其生息,人们食物不足时取之肉用,春耕取其踩田,肉役两用,这种人和水牛的关系大致相当于解放前鄂伦春人和驯鹿的关系。

猜你喜欢
河姆渡年龄结构野猪
萌萌的小野猪
点燃七千年的篝火余姚持续锻造河姆渡“文化印记”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智慧的野猪
基层组织增活力“两学一做”促发展
基于人口红利缩减的我国经济增长对策探讨
宁波风物志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