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县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2019-06-03 02:56吴小芳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粮食经营绿色

文/吴小芳

2016年,国家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消玉米临储政策, 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2017年,国家继续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现已形成,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加工企业全面激活,改革效果好于预期;2018年国家进一步巩固放大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此外,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下调0.10元/斤,这是自2016年以来稻谷最低收购价的第三次下调。2018年以来,我国在保留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由政策性收购主导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主导转变。

如何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主动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市场化收购粮食的经营,搞活粮食流通,提高企业竞争力,壮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力,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粮食人必须攻克的难题。笔者以永丰县为例,浅谈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永丰县国有粮食企业于2004年开始进行改制,到目前为止改制还未完全到位。现有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户,在册职工502人,比改革前减少865人,减幅为63.3%。各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经营粮油购销、加工、代理政策性粮食的存储业务。粮油资金贷款执行“统贷统还”政策,收购资金的借贷先由县总公司与金融部门发生借贷关系,县总公司再根据各基层单位上报的收购进度表下拨收购资金,各基层单位销售粮食后直接将货款汇至县总公司在金融部门设立的货款回笼账户,再由县总公司办理还贷手续。目前全县库存的全部是政策性粮食。

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二是经营业务单一,盈利能力太弱;三是企业资产状况差,企业竞争力最弱;四是企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五是人员严重老化,企业缺乏活力。

新形势下的国有粮食企业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及时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方式、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组建粮食集团公司,增强企业竞争力。全力整合县域资源,吸纳民营企业、职工、社会资本入股,采用灵活多样的股份制合作经营方式,组建以国有控股的粮食集团公司,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股份制管理,国有资产按照股份的比例进行分红,不断探索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大力丰富管理手段,加强对集团公司的监管,定期开展审计,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推进企业规范化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组建后的粮食集团公司将全力打造“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绿色全产业链,实现集聚集约发展。公司将统一品牌、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生产技术,精心打造“永丰大米”品牌,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驰名商标,培育成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字号”“省字号”知名品牌。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和贴息贷款,发展壮大粮食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抓住国家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强与县政府的沟通,积极争取经费,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争取县政府的支持,以县政府的名义集中拍卖县城土地资产,减免相关税费,全额返还国有粮食企业,用于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未改制富余职工分流安置所需资金缺口,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创新经营模式,搞活粮食经营。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粮食销售形势,不断丰富企业粮食经营方式,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加快构建新型粮食销售经营模式,促进企业的销售额不断增长,搞活企业的粮食经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积极参加省内外粮油精品展示会、产销推介活动,展示绿色、有机大米优质产品,提高“永丰大米”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到销区建立“优质粮食”加工基地,建立产品销售终端,积极打造优势品牌,生产适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绿色、健康、优质大米,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效益,提高产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巩固和发展与销区的粮食产销协作伙伴关系,借助平台,加强沟通,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打造多方互利共赢的产销合作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多元粮食经营主体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之间,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产销合作,力争多签约、真签约,让产销合作结出丰硕的成果。积极发展“互联网+营销”,与国内一线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加快线上销售步伐,形成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

——争取政策支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抓住粮安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的契机,争取国家资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符合现代粮食流通需要的粮食仓库,配备配齐测温、检测、薰蒸、通风、烘干、输送、除杂等现代化设施、设备,改善企业的仓储设施条件。通过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机构,有偿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既为农民排忧解难,又提高粮食产后的专业化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对粮食仓库设施维修资金,加大仓库设施的维修力度,改善仓储条件,增强企业的购销能力,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完善和落实有关税收政策,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享受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免征政策。争取各级政府加大粮食市场化收购的信贷支持,给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园信贷通、贷款贴息”等贷款优惠政策,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多渠道筹措收购资金,突破市场化粮食收购资金的瓶颈,推进市场化粮食收购的开展,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加强引领示范,稳定优质粮源。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粮食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建立绿色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均建立一个200亩以上的绿色、优质稻生产基地,选择1~2个绿色水稻优质品种进行种植,引进推广绿色水稻优质品种和种植技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种植,使农民生产的绿色水稻适合加工企业的需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实行统一供种、连片种植、联合指导,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提高企业规模效益。积极与广大农民签订绿色水稻收购订单,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保证高于市场普通稻谷价格收购,提高广大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加强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合作、对接,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接和风险分担机制,推进“绿色、优质”水稻产业化经营,促进广大农民和粮食生产者生产“优质粮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加大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一批讲政治、有能力、有作为、敢担当的年轻干部,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激活干部队伍的活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粮食干部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尽心尽职为企业办事。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及时输送业务骨干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提升业务骨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职工的交流、谈心,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职工待遇,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粮食经营绿色
珍惜粮食
绿色低碳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