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洪少霖
福建省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池塘湖番仔楼,占地总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于清光绪年间(1900)动工修建,历时十年竣工,耗资白银10万两。房主李功德(又名李紫亭或李功藏)娶印尼女子为妻,为了让她适应南安的生活环境,将爱人的心留在南安,于是大兴土木,为其建造了仿印尼建筑风格之“番仔楼”。十年建造,是轰轰烈烈的表述;百年沉淀,是无言的佐证。故事虽已遥远,而番仔楼却以“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的美誉,继续在时光中惊艳着众人。
番仔楼
番仔楼的建筑图纸系由当年建筑大师傅维早和著名印尼荷裔建造师联合设计,所聘工匠先养三年进行考查再选定,所选材料务求精良。该番仔楼分为上下两层,整体采用两百多块石板,五十六个拱建筑而成,线条硬朗。为了使拱牢固坚实,在当时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工匠们用石灰和红糖加工成黏合剂,然后砌拱。建筑上的每一块墙砖、柱石都是由手工打磨而成,没有使用任何电动工具。百余年来走廊四周任凭雨水浇淋,总是滴水不穿。观山番仔楼的屋顶有些像宋式的歇山顶,屋坡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大厝增添了舒展大度的气魄。楼里的石柱是泉州白石——闽南最著名的“砻石”,屋内的红砖地板、水泥花砖皆购自南洋,所用的杉木源自安溪湖头,这些建筑材料全部由水路用船运至当年南安仑仓珠渊港渡口,而后再用人力运输至十五公里外的观山村。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当地只有羊肠小道,没有任何水泥公路与汽车,每根石柱重有千余斤,需要十四个人用肩膀抬,沿着崎岖不平的陡峭的山路,从山脚抬到山顶,走十余公里,经过两天的努力才能把石柱抬到建筑工地。可以说,该番仔楼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远非今日可比。
而今,经过百余年风风雨雨的洗礼,砰前墙依然笔直如新。任历史风雷涌动,任世事沧桑变迁,番仔楼仍旧散发着特有的魅力,是闽南的一颗建筑瑰宝。
番仔楼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