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保洁阿姨喜欢和我聊天,或者说,我也喜欢与她聊天。一个午后,她看到我有些闲暇,便把拖把放在一边,与我聊起她的澳大利亚旅行。
她有两个女儿,资助她这次海外之旅的是大女儿,后来不知道怎么转换了话题,聊起了她的小女儿。
她小女儿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但在高考中失利了。也许憋了一口气,她在大学里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一次去日本当交换生的机会。她决定要去日本求学,但费用每年需要10万元,加上住宿和生活费用,家庭根本无法承担这笔费用,父母劝她还是大学毕业后,在杭州找份好工作也许更好。但小女儿坚持要去日本,希望父母资助她10万元,而其他费用和将来的学费,她会在日本通过打工赚取。
父母同意了她的要求。第一年在日本,小女儿在超市里谋得一份工作,父母以为是一份店员工作,不会很累。而两年后才得知,她干的竟然是搬运工。保洁阿姨说,第一年回家,她发现小女儿准备了许多创口贴,当时不知她要采购那么多创口贴有什么用。后来才知道,因为要搬运重物,脚上和手上经常会出血。而这一切,小女儿从来不跟家里人说起,在日本求学的前几年,她在手机上与父母视频聊天,只是说:“想家了,然后就是不停流泪。”手机两端的人全部哭成了泪人。父母让她回国,她说一定要获得博士学位再回来。整整九年,她一个人在日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一张博士文凭。
保洁阿姨说,在日本,小女儿也收获了爱情,是大学里的同学。今年准备回国成婚,两人现在已在杭州购了房,也有了意向的公司。苦尽甘来,美好的生活正在等待她。
这是迄今为止所听到的一个与我关系“最紧密”的留洋奋斗故事。保洁阿姨后来还说:“为了以后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我的这个女儿这9年过得实在太苦了。”
在朋友圈,我看到许多关于“走出舒适圈”的励志文章,意思是人类具有一种通性:追求安全和舒适。如果一个人沉醉于现在的舒适,拒绝成长,其实就是拒绝走出舒适区,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心理模式,那么你就有可能会错过十分精彩的人生。
而听完这个故事,我觉得人这一辈子不是“走出舒适区”,而是在不停地“走向舒适区”,或者说是从“低端的舒适区”走向“高端的舒适区”。再通俗地讲,人不是为了“折腾”和“奋斗”的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折腾”和“奋斗”的目标而活着,是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活着。
“走出舒适区”这样的倡导,的确具有鼓动性,它会激起更多人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人的目标不就是追求生活的舒适和安全。当一个人生活在“舒适和安全”的状态中,就被简单粗暴地批驳为是一种安逸、惰性、麻木的时候,这真的是武断的,也是十分不妥的。这个社会有大量的重复和机械式的工作,正是这些被斥之为“舒适”的工作,构成了这个社会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像一艘船,我们不能批评那些停泊在港口经历过风雨的船只,它们刚刚劈波斩浪远航回来,靠岸了,卸下了远方载来的货物,等待着新的航行任务的下达。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每一次出发,都应该是为了梦想;每一次停泊和靠岸,都要听从内心的安排。正因为有人生的一张一驰、一紧一慢,才有生活的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