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探析

2019-06-02 16:59费衍慧
企业文明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书记

费衍慧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全面贯彻党的基本教育路线方针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队伍建设的重要践行人,自身整体素质直接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和成效。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与培养的重要性,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现状

目前,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配备及工作情况各不相同,但总体状况依然有规律可循。 高校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以下三部分对象担任:一是由少数熟悉党务且富有支部工作经验的党务干部担任;二是由既是干部又是党员的学生担任;三是由学生党员担任。由党务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总体是少数,原因是党务干部力量不足,对于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以学生为主的党支部书记群体对组织建设、党员引导、工作推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满足组织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责任心强。有责任心,才有工作热情,才能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学习成绩好。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如果学习成绩不佳,势必影响工作、自身发展和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威信。三是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支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支部书记应在有一定班级工作经验和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党员中选任。

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年轻,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思想没有完全成熟等局限,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对这一职务重视不足。党内工作对于群众来说,其影响力和广泛度有限,经谈话和调查发现,在现有部分学生党员中,担任支部书记含有无奈的被动接受成分,他们考虑较多的是同学的信任、老师的重托、组织的委任。因为是被动接受工作,所以,造成工作不主动思考、不积极创新,应付了事的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综合业务能力不强。在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同时,他们的人生主要角色依然是学生。就这一队伍的整体状况来看,学习任务繁重,党龄普遍很短,经验普遍不足,对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和章程理解不够,体现在工作上是能力不足,创新性不够,总体协调和把握能力弱。

在队伍配备的同时,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体系模糊。目前多数高校没有系统、明确的培养体系。因此,学生党支部书记面对问题的时候,很难主动思考解决办法,而只是一味寻求老师的帮助。

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的重要意义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着力把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的中坚骨干力量,完善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拔、培养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拔、培养工作,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中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学生党支部书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党建工作的好坏。对这样一支队伍的选拔、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第二,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拔、培养工作,是队伍自身长效发展的需要。选拔、培养工作贯穿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始终,党支部书记作为学生党支部的领头羊,其自身的选拔、培养机制的完善和加强,有利于队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拔、培养工作,是培养精英人才的需要。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是學生中最优秀的群体,他们在班风学风、科研创新、校园文化、素质提升等方面有示范和带头作用,他们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继承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者,是我们党“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储备库。因此,完善这支队伍的选拔、培养工作,符合培养党和国家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应该完善机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完善的选拔、考核机制。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是集大学生、党员、党支部书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在三个角色融合在一起后,其本身担任的任务就较为分散。加之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担任,这些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分为两类:一类由既是干部又是党员的学生担任;第二类由学生党员担任。第一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任务较为繁杂,因而容易导致其对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而挑选学生党支部书记应尽量避免这些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的党员同学。这样,人选就相对较少,在要求紧迫、人数较少的这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对于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就相对忽视。选拔过程的考核因素也相对单一,大多围绕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素养等硬性条件,对于软性条件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重视不足。

二是“重发展轻培养”。由于当前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立足于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很高,导致部分学生在没有彻底正确理解“为什么入党”这个入党动机问题的时候,就递交入党申请书,形成被考察的对象人数远远超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人数的局面,使得上级党组织对他们的考察工作难度加大,培养教育的力度远远不够。突击性的培养和指导较多,造成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中精力投入不足、组织生活不够健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等。

三是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关注不到位。高校中对于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直接指导和关注的多是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他们大多数由年轻的高校辅导员担任。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加之本身负责的工作较多,因此缺乏对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专门指导、监督,使得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党务工作经验不足、思想政治水平不过硬、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如有些党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的程序并不请教老师,遇到发展党员中的突发情况也仅凭直觉处理等。因为没有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也会存在粗枝大叶的想法和做法。

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的途径

总体而言,要突出政治建设,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首位,引领带动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育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推动、有督查、有问责,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建立公开选拔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在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應该做到民主公平,最广泛地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选拔出党性强、觉悟高、有能力和热情的优秀学生担此重任。从一开始的公开报名,到后来的统一考试、面试,再到最后的组织考察、确定人选、大会选举和审核报批,每一步都要实行公开透明的方式。

二是健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机制。对选拔出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结合实际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要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工作,要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着力物色党支部书记人选,将群众基础好、组织纪律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发展入党,大学二年级通过让他们担任党课学习小组组长或者担任低年级班级助理的工作,提高党务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通过至少一年的培养,由这些党员骨干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形成一个从选苗、锻炼到培养、成才的系统过程。

三是健全制度管理,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如制定《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条例》《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制度》等。上级党组织引导这些学生党支部书记制定工作计划,规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结合支部建设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在此基础上,党组织认真制定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案,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在培训中贯穿定期考核,配套完善的奖惩机制,使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有章可循、有理可凭。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书记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读书记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