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歌曲中的“子弟兵”形象

2019-06-01 17:13刘意
关键词:歌词子弟兵

摘要: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亲民爱民的先进形象。红军军歌唱响革命旋律、边区子弟兵群体的出现及其战绩、子弟兵军歌的产生,是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形成基础。抗战歌曲中有关“子弟兵”形象的主要内容有:子弟兵的英勇抗战、参加子弟兵无上光荣、子弟兵优秀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表现在:一方面,界定“子弟兵”内涵并赋予其政治意义,规制着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发展;另一方面,以解决军民矛盾问题为导向,引领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新发展。

关键词:抗战歌曲;子弟兵;歌词;政治引导

中图分类号:K265;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9)05005907

全面抗战时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的年代,也是全民族掀起抗战歌曲狂飙的年代。在抗战这一特定时代,歌曲和政治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抗战歌曲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救亡、强军强党的有力武器。抗战期间创作的近万首抗战歌曲保存至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传唱。这些歌曲存在价值巨大,成为考察当时斗争生活、民众精神面貌、中国共产党宣传动员等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前,学术界不论是对抗战歌曲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还是对抗战歌曲与中国共产党宣传动员的研究,均已取得可喜成绩,但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研究成果尚未可见,这无疑是对珍贵的抗战歌曲的巨大浪费。本文拟以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形成基础为考察出发点,提炼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主要内容,进而把握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

一、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形成基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歌曲在战争中得到极大的运用并发挥了鼓舞士气和瓦解敌军的作用。例如,“四面楚歌”的攻心战加速了楚军的失败;甘兴霸鼓吹入阵振奋了士兵精神;戚家军“一唱三和,声震林木”,荡平倭寇。此类史实传为佳话。在国外历史上,歌曲与战争政治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歌曲满足了凝聚民心、振奋精神的需要。例如,令人热血沸腾的《马赛曲》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成为法国战胜外来干涉、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强大精神伟力。历史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仔细梳理又可发现其中的不同和特色。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的出现与流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子弟兵日益成为抗击日寇的主心骨。

(一)历史渊源:红军军歌唱响革命旋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的革命斗争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歌曲,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军歌(简称“红歌”)的继承和发展。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明确规定:“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1] 1932年6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刊印的《红军歌曲》就是落实这一规定的具体体现。《红军歌曲》是当时苏区流行的“红歌”集,书内收录红军歌曲 24首。该“红歌”集的序言这样写道:“金戈铁马的响亮,血花飞溅的战场!大声呐喊冲锋陷阵,排山倒海的杀敌之声,是如何壮丽的音乐?”让大家“走上同气同声、同歌同调的、有拍有节的英勇壮烈的乐谱里去”[2]。“红歌”中《红军歌》《红军进行曲》《红军纪律歌》《红军行军歌》等传唱红军的歌曲在苏区十分流行。“红歌”的内容丰富而广泛,可谓是无事不歌,每次战役或战斗、每项具体政策的落实甚至行军掉队都有歌曲予以配合。进入抗战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子弟参加八路军,使八路军发展壮大,八路军被边区人民称为“子弟兵”,“红歌”也随之改编为歌唱八路军、“子弟兵”的歌曲。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参加子弟兵》(李伟词曲,作于1940年,在太行山北部地区流行)、《铁的子弟兵》(中国人作,作于1940年)等。

①  指1940年5月30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在北娄山村的柿子林以检阅军、政、文、体全面训练成绩为目的的运动大会上的阅兵。

(二)实践基础:子弟兵群体的出现及其战绩

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的出现,是以“子弟兵”群体的出现及其战绩为基础的。“子弟兵”与八路军、红军等称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1942年9月1日的《晋察冀日报》刊登的《预备兵政治教材 第三课子弟兵的来历怎样?为什么叫子弟兵?》对子弟兵的来历有清晰的说明。该教材指出,“说起子弟兵的来历来是很清楚的,他就是坚持敌后抗战、名扬世界的第八路军”,“第八路军又叫第十八集团军,他和坚持长江南北抗战的新四军是一母同胞弟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隊伍,也都是抗战以前的中国工农红军”,“在不断的抗日斗争中,他们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加八路军,爱护和抚育了自己的伙伴,让他很快的坚强壮大起来,成为保卫边区的唯一的武装力量”,“这样边区人民就把这支被自己的子弟壮大了的队伍称呼为子弟兵了”。[3]该教材清晰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队伍称呼的历史演变,解释了子弟兵的由来,回答了为什么称为子弟兵。作为华北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出现了优秀子弟热烈参加八路军的场景,各地新战士以县为单位集中,以地方名命名的团、营大批加入到八路军队伍中,例如“平山团”“阜平营”“灵寿营”等。追本溯源,在晋察冀边区开启“子弟兵”传播之路的是上下细腰涧战役和聂荣臻司令员对参加此次战役的平山团的嘉奖令。由平山子弟组成的平山团与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在上下细腰涧对日寇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处于装备劣势的平山团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上下细腰涧战役这场遭遇战的胜利。聂荣臻司令员对平山团全体指战员发出嘉奖令,指出:“这特别证明了你们是平山子弟的优秀武装,边区子弟的优秀武装。你们是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4]聂荣臻司令员的嘉奖令把“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的称号传播开来,这也给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带来了广阔的传唱空间。

(三)重要标志:子弟兵军歌的产生

“子弟兵军歌”的出现,标志着歌唱子弟兵进入一个高潮。子弟兵军歌是专门为子弟兵创作的歌曲,最能反映子弟兵的形象,也最能表达子弟兵的精神气概。1942年12月12日《晋察冀日报》发表了一篇通讯《晋察冀军区征求〈子弟兵军歌〉》,该文介绍了征求子弟兵军歌的过程和选定结果。从1942年7月18日发布征求公告至10月中旬,共收到应征歌曲40支,经过军区与边区音协等机关两次审查,选出了最好的作品10件,12月12日经过第三次审选,最后选定3支。从整个征选流程上看,征选时间较长,收集歌曲较多,审选程序较严。最终选定的3支歌曲分别是“《子弟兵进行曲》(方冰词,周巍峙曲)、《子弟兵战歌》(蔡其矫词,卢肃曲)、《前进,子弟兵》(郑红羽词,徐曙曲)”[5]。从这3支子弟兵军歌的歌词(见附录)总体上来看,高频出现的词除了“子弟兵”外,还有“挺进”和“毛泽东”。其中“挺进”体现了子弟兵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不怕牺牲,决不后退,与日寇斗争到底、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毛泽东”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前进,向胜利前进,向新中国前进。从3支子弟兵军歌的歌词分别来看,《子弟兵进行曲》词作表现了子弟兵威武雄壮、争取胜利的英雄气概;《子弟兵战歌》词作表现了子弟兵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前进,子弟兵》词作彰显了子弟兵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战斗必胜的豪情。子弟兵军歌的震撼力是巨大的。以杨成武回忆1940年阅兵①情形为例,他指出,子弟兵唱子弟兵军歌“歌声豪壮有力,伴随着整齐的脚步,震撼着全场人的心”[6]。杨成武的这番言论,在其他有关人士的回忆中也得到了印证。“那时候,部队经常唱歌子,拉歌子,情绪很高,打起仗来生龙活虎”[7]151;“保卫祖国歌,午城战斗胜利曲,八路军进行曲,比赛似的,一个连唱了又是一个连”[8]。

总之,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形成基础,既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军歌唱响革命旋律的历史渊源,又以抗战时期子弟兵群体的出现及其战绩为实践基础。而子弟兵军歌的产生成为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形成的重要标志,展现了抗战时期“子弟兵”形象的风采。

二、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主要内容

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之所以出现和流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子弟兵”抗战到底的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捍卫家园的壮举,丰富和发展了抗战歌曲中的“子弟兵”形象,为抗战歌曲塑造“子弟兵”形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另一方面,抗战歌曲把“子弟兵”音乐化,集中體现了“子弟兵”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及其社会教化功能,高度浓缩了抗战中的“子弟兵”形象和精神,衍化为抗战歌曲中的“子弟兵”,赋予了抗战中的“子弟兵”以更高的价值。上文考察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形成基础,分析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出现和流行的原因,旨在为提炼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主要内容提供支持。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子弟兵的英勇抗战

抗战的硝烟促使文艺家们更加关注民族和阶级的命运,使文艺家创作抗战歌曲时增强了政治意识,特别是对能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来源于“子弟兵”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勇作为。以晋察冀边区为例,军区子弟兵抗战期间“总计对敌伪作战共三二一二九次,计毙伤敌伪二五二四四名,俘敌伪六八六二六名,敌伪反正投诚者一九六二三名”[9]。抗战成绩来之不易,晋察冀军民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边区子弟兵伤亡116万人,干部、群众被敌杀害70余万人,群众被敌抓劳工505万余人。[10]再把历史的聚焦点向前推移,1938年10月8日,《聂荣臻关于晋察冀边区反围攻作战情况致朱德等电》中描述道,“计自上月二十日起迄至今日,军区无日不在与敌苦战,前后大小战斗共五十余次”,“我火力薄弱,虽能一再打垮敌人,难于迅速歼灭,敌又施放毒气,军民中毒者不少”,我军“对各路进攻之敌,正以再接再厉之精神与之周旋中”。[11]235程子华的《敌对冀中扫荡与冀中战局》有更为细腻的描述:“我们光荣殉国的干部和战士,有的是在无比英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有的是在和敌人拼到最后,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毅然自杀,有的部队是战到弹尽继以白刃,直到流尽热血,全体牺牲,有的部队是屡被冲散,屡次集合,自动选出干部与敌战斗。”[12]因此,在众多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中,描写子弟兵浴血抗日、保卫家园是常见的主题。例如《我们的子弟兵》(李光启词,王钵曲)歌词第二段:“抗战的决心我们更硬,好象铁板钉上钢钉,鬼子汉奸不打走谁要放下枪,那可不行。勇敢地向敌人进攻,是我们子弟兵。”[13]《子弟兵进行曲》(蔡其矫词,罗浪曲)的一段歌词:“我们晋察冀的子弟兵,年青的兵快乐的兵,在敌区与敌人英勇地搏斗,收复了乡村,攻下了城市。”[14]61《当向导》(王子英词,严金萱曲)歌词开头:“子弟兵流血牺牲保家乡,子弟兵英勇杀敌在前方。”[14]81这些简短而精炼的歌词,高度浓缩了子弟兵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浴血奋战誓保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家国情怀。

(二)参加子弟兵无上光荣

抗战歌曲在传唱子弟兵抗击日寇的英勇、保卫家园的拼搏同时,也以巨大号召力去动员边区子弟参加子弟兵。歌曲“作为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表现、反映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更应担负起唤醒、教育、组织大众的使命”[15]。在歌词中有“参加八路军”“参加子弟兵”的歌曲不计其数。抗战歌曲中号召边区子弟参加子弟兵的理由写得十分朴实,例如《参加八路军》(崔鬼词,吕骥词)的歌词中写道:“老乡们,老乡们,大家要想把命保,快快参加八路军!”[14]11《参加八路军》(刘汉章词曲)的歌词中写道:“日本鬼子真可恨!要报仇,去参军,下定决心,参加八路军。”[16]《参加八路军》(李今词,卫虹曲)的歌词中写道:“参加八路军,保卫咱家乡。”[14]28刘荣在其日记中曾记载了一首《参加子弟兵》歌谣,歌词为:“冬天到,雪花飘,鬼子一到糟了糕,先杀父和母,后把房子烧,野蛮疯狂逞凶暴,这等大仇恨,岂能忘记了,参加子弟兵,誓把家乡保,仇报恨也消。”[17]归结起来,参加子弟兵能保命、能报仇、能保卫家园,这是抗战歌曲中号召边区子弟参加子弟兵的主要理由。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过:“诗和歌是炸弹和旗帜。”在民族危机和家园被毁的情况下,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就是中国人民自制的“精神炸弹”,它一方面投向了日本侵略者,另一面也炸毁了中国人旧有传统的限制。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成功破除了“好男不当兵”的传统旧习,使晋察冀边区等地呈现出“子弟从军是最大光荣”的局面。“如果你问今天在晋察冀边区哪一种人生活最好,任何人都会答复你,当抗战军人最好!不论是吃的、穿的,一般战士总要比任何公务人员(从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专员、县长一直到村长)以及民运工作者好些,在精神上则到处受人尊敬,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不但他个人有最高的荣耀,而且他的家属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18]以平山为例,抗属的“特权”主要有四种:一为一般的优待;二为物质的优待;三为精神上的慰劳与慰问;四为代耕抗属田地。歌曲《你为什么不当兵》(田间词,罗浪曲)的歌词也有记录:“家里的地有人代你种,家里的事情有人来代你问,你还为什么不当兵?”[14]21

(三)子弟兵优秀的精神特质

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的涌现有着特殊的时代场域,歌曲也将集中反映这个特殊场域。毛泽东曾指出:“写兵好、唱兵好。要写八路,要唱八路!”[19]抗战时期,“唱八路”集中唱子弟兵的战斗场景、成长经历和英雄人物等。一是歌曲中重现了子弟兵的战斗场景,表现了子弟兵乐观斗争的精神。据时任晋察冀一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的宋一民回忆,“晋察冀一带有一个歌子《太行山上》,在整个太行山一带很流行”,“那时候战士最爱唱的歌就是《游击队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他山高水又深。……没有吃,没有穿,只有那个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7]152二是歌唱新战士的进步,突出子弟兵整体的先进态势。歌曲《我们新战士》(邵子南词,边军曲)、《新战士王二发》(萧无词,晨耕曲)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新战士》的歌词中写道:“我们新战士,年轻又强壮,大地是我们的家,祖国是我们的生命。我们去到的地方,民众得到了保障,我们艰苦的作战,为了民族的解放!我们团结紧,勇敢上前线,我们是新的战斗员,我们是新中国的主人。”[14]55《新战士王二发》的歌词中写道:“王二发他参加了子弟兵,年青活泼到处受欢迎,那一天开大会他讲了话,说出话来真心实意人人都爱听,人人都爱听。团结友爱做呀做得好,公差勤务样样打冲锋,替病号村边去站岗,王二发一连站了三点钟,站了三点钟。见了班长敬了一个礼,听说咱们队伍要出动,我要去参加战斗上战场,我要去战场杀敌立大功,当个英雄。”[14]67歌曲以子弟兵的新兵战士就有如此过硬的作风表达了子弟兵整体更加先进的主题。三是再现了子弟兵的英雄壮举,彰显了子弟兵不怕牺牲、抗战到底的精神。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寇最后跳崖、爆破大王李勇埋地雷让日寇闻风丧胆等事迹,被艺术家们改编为歌曲《狼牙山五壮士》《李勇要变千百万》等。这些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振奋、感动的抗战故事,经过艺术的升华,更加深入根据地人心,几乎根据地的男女老少都会唱。尤其是歌曲《狼牙山五壮士》影响深远,对广大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影响很大。例如,“有一次冀东的八路军小分队,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被敌人包围在滦县大平原的苏河岸边,他们把枪捆在自己身上,大家拉着手,高唱着劫夫写的《狼牙山五壮士》歌中写的:‘棋盘陀,山崖高,战士们的血花红、血花红,勇敢的八路军五个好英雄,以狼牙山五壮士为榜样,一起跳入苏河牺牲了,宁死不屈。”[20]

三、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

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的出现和流行,与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密切相关。“人类的音乐活动,其本质是以音乐作为被传递信息的信息传递活动。”[21]因此,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首先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自身的认识和界定。

(一)内涵边界的规制

中国共产党对“子弟兵”的内涵界定和政治引导规制着抗战歌曲中“子弟兵”的发展。聂荣臻直接领导开创了晋察冀边区,号召打造“铁的子弟兵团”,对为什么要把边区部队称为“子弟兵”有深刻的考虑。他在其回忆录中指出:“一是从边区部队的任务来讲,它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边区,首先是保卫家乡的任务,这样的称呼,使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二是从它的组成成分来讲,绝大多数是边区人民的子弟,它同边区人民有着自然的血肉联系和亲缘关系;三是从抗日的统一战线出发,既然是边区人民的‘子弟兵,它就不单纯是吸收某个阶层的子弟,所有愿意抗日的各个阶级的优秀子弟都可以参加;还有一层意思,那时国民党的反共顽固分子总是妄图把我们的部队从根据地挤跑,我们土生土长的人民子弟,扛起枪来保卫家乡是理所当然的,它再想赶跑,当然是办不到的。”[22]然而,起初人们把由边区群众的子弟组成的子弟兵与正规军是区分开的,把“子弟兵”单列出来。以两首名为《参加子弟兵》的歌曲的歌词为例,管平作词、谱曲的《参加子弟兵》一段歌词为:“保卫家乡打日本,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到处打游击呀,拆桥破路帮助正规军。”[23]208李伟作词、谱曲的《参加子弟兵》一段歌词也有相近的表达:“叫老乡你细听,快快参加子弟兵,帮助正规军哟,保卫家乡最光荣。”[23]209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的政治引导,先是从对“子弟兵”内涵的界定开始的。1940年3月19日,《傅钟、陆定一关于扩军工作中注意事项致各兵团政治首长等电》中指出:“宣传子弟兵团是老百姓的儿子,八路军的弟弟,我们认为时常还应宣传八路军是工农的子弟,人民的子弟兵。”[11]486晋察冀北岳区文救会编的《开展军民誓约运动(冬学教材之三) 第十课 爱护抗日军队》写道:“边区的八路军是咱们边区父老的优秀子弟。”[24]《预备兵政治教材 第三课 子弟兵的来历怎样? 为什么叫子弟兵?》指出:“说起子弟兵的来历来是很清楚的,他就是坚持敌后抗战、名扬世界的第八路军。”[3]在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中,我们发现歌名和歌词中含“八路军”的抗战歌曲数量明显超过含“子弟兵”的歌曲数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政治引导的显著效果。

(二)引领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解决军民矛盾问题为导向,引领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新发展。子弟兵的发展壮大与边区人民真心实意的支持密不可分,歌唱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抗战歌曲数量众多。歌曲《咱们永远在一起》(邓康词,张非曲)正是对聂荣臻司令员论述“子弟兵”称呼考虑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该歌曲歌词为:“八路军啊老百姓,咱们永远在一起,咱们是受苦受难的一家人,咱們是血肉相连永远不分离。在晋察冀的每一个村庄里,都住着八路军的父母兄弟,八路军保卫着自己的家乡,八路军和老百姓永远在一起,生产战斗在一起,受苦受难在一起,咱们永远在一起。八路军啊老百姓,咱们永远在一起,熬过困难战斗到底,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14]79歌曲《做军鞋》歌词中写道:“我做军鞋不瞌睡,想起亲人更加劲,针针线线表情意。”[25]这首歌表现了根据地妇女彻夜不眠为前方子弟兵做军鞋的军民鱼水情。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军民矛盾在一些地方凸显出来。以晋察冀边区为例,1943年8月12日,毛泽东电示晋察冀边区彻底执行拥政爱民政策,指出:“最近几年各地发生了严重偏向,军队轻视党政民、欺压党政民之事不断发生,晋察冀亦不例外。”[26]1943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执行拥政爱民及拥军政策的指示》也指出:“根据地内还存在着某些党政军民关系不够正确的现象。中央所指出的‘军队欺压党政民与‘党政民关心军队不足的现象,在边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27]《拥军课本 第二讲 认真解决八路军的衣食住》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咱们政府号召大伙鞋底不许垫‘格板、夹纸,并且按实价出钱买,可是咱们村里,就偏有些人,为了‘省工减料,垫‘格板。另外也有个别‘爱小的人,给队伍上拆洗棉衣棉被,就偷偷剥棉花,落布,光图自己沾便宜,子弟兵挨冻不挨冻他全不放在心上。”[28]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边区抗联会发布了拥军公约,军区政治部发布了拥政爱民公约。为进一步宣传拥军公约和拥政爱民公约,1944年2月1日和2日,《晋察冀日报》分别刊登《拥军公约歌》(卢肃作曲)和《拥政爱民公约歌》(张非作曲)。《拥军公约歌》的歌词为:我是边区抗日老百姓,拥军公约坚决要执行。第一,积极参加子弟兵,壮大边区八路军;第二,努力担架运输,积极执行抗战勤务;第三,作向导埋地雷,积极配合作战;第四,解决子弟兵困难,保证子弟兵有吃有住有穿;第五,尊重抗日军爱护伤病员,保护军用资财;第六,优待抗属,解决抗属困难,爱护子弟兵,保家乡,拥军运动作模范。[29]《拥政爱民公约歌》的歌词为:我们晋察冀的人民子弟兵,拥政爱民要记清。第一,坚决执行政府政策法令,尊重政府工作人员;第二,积极作战保卫政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第三,帮助训练民兵,带领民兵作战;第四,帮助人民生产,解决人民困难;第五,爱护人民利益,不拿人民一针一线;第六,爱惜民力,彻底执行抗战勤务条例;第七,接受人民意见,拥护人民抗日团体;第八,对人民要和气,尊重人民风俗习惯。我们军民团结冲破困难,战胜日寇建设中国。[30]虽然《拥军公约歌》和《拥政爱民公约歌》这两首歌的歌词仅仅是把拥军公约和拥政爱民公约进行了简单的重复,但用老百姓熟悉的旋律更利于歌曲的传播、利于发挥公约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歌曲的不断传唱会衍化为一种话语,这种不断重复的话语主题建构会形成一种话语模式,即“话语—主题不变的话语—真理性话语”[31],从而使公约成为化解军民矛盾的有效准则。

在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下,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表现了子弟兵朝气蓬勃、威武向前的英勇形象,反映了子弟兵听党指挥的政治觉悟,体现了子弟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有利于引起老百姓的情感共鸣,促使抗战必胜的信心深入老百姓心里,使他们决心打走日本强盗,铲除汉奸,不做亡国奴,这使抗战歌曲汇聚了抗击日寇的磅礴力量。

附录:

《子弟兵进行曲》歌词:勇敢的行列 勇敢地行进!庄严的阵容铁的子弟兵,震撼着山岗 震撼着平原,斗争的精神一直挺向前!当战争卷起在家乡,我们组织起上战场!大兵团在敌后成长,控制着敌人的心脏。我们来自田野,个个英勇顽强,为了明天的自由幸福,射击在自己的土地上。听!战号吹响遍解放区原野,斗争的大旗火焰般绯红,向前去,冲破黎明前黑暗,新中国要在我们手上出现!勇敢的行列 勇敢地行进!庄严的阵容铁的子弟兵,跟着毛泽东 跟着毛泽东,跟着他向胜利挺进 向胜利挺进!

《子弟兵战歌》歌词:向前挺进!年青的子弟兵,勇敢的子弟兵,快乐的子弟兵,以坚决的步伐到战斗中去。为了土地新生,为了家乡幸福,为了祖国的光荣!把亲爱的步枪放在肩上,到战场消灭敌人,到堡垒消灭敌人,到城市消灭敌人。让歌声飞起来使天地全回应。我们战斗在艰苦的年代,毛泽东是指路的北斗星。我们战斗在祖国的前哨,总司令是胜利的巨鹰。我们是钢铁的子弟兵;子弟兵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万岁万岁!子弟兵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向前挺进!年青的子弟兵,勇敢的子弟兵,快乐的子弟兵。

《前进,子弟兵》歌词:我们的血最热最红,有工农红军的传统,我们是年青的人民子弟兵,为自由解放而战争。枪!人民交付我们保卫国土。枪!从敌人手里夺来杀伤敌人。人民和带枪的子弟,血汗流在一起,用血肉收拾起破旧山河,建立新长城。从高山战到原野,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前进!前进!跟着毛泽东,跟着总司令,向法西斯反攻,向新中国挺进,向法西斯反攻,向新中国挺进!

以上三首歌的歌词均转引自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编的《抗日战争歌曲选集(第三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60~63页。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21.

[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刊印的《红军歌曲》[J].南方文物,2009(3):172.

[3] 预备兵政治教材 第三课 子弟兵的来历怎样?为什么叫子弟兵?[N].晋察冀日报,19420901(4).

[4] 军区聂司令员嘉勉平山团 号召平山青年永远保持并发扬平山团的光荣[N].抗敌报,19390528(1).

[5] “晋察冀子弟兵军歌”举行评判[N].晋察冀日报,19421217(1).

[6] 杨成武.杨成武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412.

[7] 王海平,张军锋,等.八路军老战士口述实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 向荣.六天的日记[J].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1(1):87.

[9]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公告:军区子弟兵抗战八年战绩及反攻以来之一年战绩毙伤俘敌伪达三十六万[G]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晋察冀日报社论选(1937—1948).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34.

[10] 边委会公布抗战八年来边区人民损失初步统计[N].晋察冀日报,19460206(2).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辑组.八路军·文献[G].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4.

[12] 程子华.敌对冀中扫荡与冀中战局[N].晋察冀日报,19420804(4).

[13] 阚培桐.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卷6[G].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5:2541.

[14] 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抗日战争歌曲选集:第3集[G].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15] 吕骥.中国新音乐的展望[G]吕骥.新音乐运动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0.

[16] 《抗战歌选(1931—1945)》编写组.抗战歌选(1931—1945)[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396.

[17] 梁山松,林建良,吕建伟.烽火晋察冀:刘荣抗战日记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7.

[18] 陸诒.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平山(二) [N].新华日报,19400528(2).

[19] 公木.颁定“军歌”随想[J].文艺争鸣,1990(5):18.

[20] 王剑青,冯健男.晋察冀文艺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24.

[21]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96.

[22]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329.

[23] 阚培桐.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卷1[G].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5.

[24] 开展军民誓约运动(冬学教材之三)第十课 爱护抗日军队[N].晋察冀日报,19420115(4).

[25] 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晋中抗日歌谣选[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148.

[26]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3册(大事记)[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223.

[27]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央档案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1册(文献选编 下)[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888889.

[28] 拥军课本 第二讲 认真解决八路军的衣食住[N].晋察冀日报,19440114(2).

[29] 拥军公约歌[N].晋察冀日报,19440201(2).

[30] 拥政爱民公约歌[N].晋察冀日报,19440202(2).

[31] 刘意.《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9.

责任编辑:赵玲

猜你喜欢
歌词子弟兵
人民子弟兵
江麓子弟兵赢得“军事奥运会” 两金一银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新材料作文“歌词”立意探析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歌曲Someone like you的歌词
我是你的子弟兵
谈如何写好歌词的标题
爱心献给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