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坠江后“车闹”仍不断!

2019-06-01 08:05:00雨柔
金秋 2019年3期
关键词:司乘刑事案件公共安全

文/雨柔

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坠江事故已过去多天,一出悲剧本应引起人们的警醒,但令人心痛的是,近期又发生了近20起乘客大闹公交车的事件。将公共安全当做儿戏,这些“车闹”为何如此任性?

多起“车闹”事件再现

在广西南宁,由于公交车站点临时取消停靠,一男子与司机发生冲突,一怒之下他不但暴力踹向刷卡机,更举起灭火器,恐吓司机。

而在吉林珲乌高速,一男子因吸烟遭到司机制止,心怀不满,突然走到司机身旁,用力对其面部抡了一拳,致使大巴车失控,撞上隧道墙壁。

“车闹”已升级为刑事案件

公交车“车闹”频发,其中不少已升级为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11月19日发布的大数据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共计223件。从纠纷起因来看,多为车费、上下车地点等小事,合计占比近6成。

大数据显示,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中,88.79%的案件发生在运营过程中,54.51%的案件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公交车行驶中司乘冲突刑事案件部分,46.40%的案件公交车司机主动采取了“紧急停车”措施应对冲突。

此外,公交车行驶中的司乘冲突刑事案件,乘客各类举动及占比分别为:攻击司机(54.72%),抢夺车辆操纵装置(27.36%),持刀威胁司机(2.83%),盗窃司机财物(2.83%),与司机口角(1.89%),其他(10.37%)。

大数据还显示,面对纠纷,约三成案件的司机选择了避让,仅约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冲突的情形。超五成案件出现车辆撞击其它车辆、行人、道旁物体或剧烈摇晃等危险情况,仅20%的案件未造成重大不良后果。

依法治“车闹”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研究院召开了第十一期“案例大讲坛”,专门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等系列典型案例为样本,研讨对正在驾驶公交车的司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如何认定法律责任,如何预防、规制以及立法完善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胡云腾建议,针对乘客此类行为可考虑增设“妨害安全驾驶罪”,量刑可参考“危险驾驶罪”。

据央视新闻报道,辽宁日前宣判3起拉拽公交司机案:3名被告人的行为致使正在行驶中的公交车失控,司机或乘客受伤,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不等的刑罚。

“车闹”获刑,有种大快人心之感,因为在公交车上任性撒野、干扰驾驶,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起案件的被告人之所以都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许与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密切相关——一个导致公交车撞向护栏,一个导致公交车与路边停放的车辆相撞,一个致使公交车急刹,车内一乘客摔伤……倘若同样发生了挑衅司机甚至抢夺方向盘的行为,但公交车司机脾气好或者技术好,幸运地没有发生交通事故,那么“车闹”很可能只会被行政拘留,而不是受到刑事处罚。

毕竟,就像法律界人士所分析的那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典型重罪,要根据具体案件不同情况判断。虽然“危害公共安全罪”看上去很“好用”,但也不该变成一个“筐”,不分情节一刀切地把相关行为都做此定性。

既然刑法里专门有“危险驾驶罪”,那么增加一个“妨害安全驾驶罪”,的确很合理,还可以使二者互相配合——比如说如果司机遇到“车闹”不是第一时间靠边停车,而是一边开车一边与乘客互殴,那么用“危险驾驶罪”和“妨害安全驾驶罪”为此司乘二人定罪,就像是“量身定制”。

也就是说,有了“妨害安全驾驶罪”,那么即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也可以将不顾自身以及大家安全的“野蛮乘客”治罪了,与此同时,个别司机为了让闹事乘客获刑,而故意“撞一下”的情况也就可以避免了。同时,公交公司等单位,不妨对那些临危不乱、遇到“车闹”处置得当,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的司机予以重奖。

据报道,还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作为普通乘客,遇到“车闹”时及时出手,应该属于正当防卫,倘若因此造成损害,不应承担民事责任。这样一来,就可以鼓励乘客制止“车闹”的行为。

从道理上讲,制服“车闹”的确可以更大程度地确保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应该纳入正当防卫的范畴。不过令人担心的是,鼓励乘客在拥挤、快速行驶的车辆上制服“车闹”,会不会导致更不可测的情况发生?比如说除了打伤自作自受的车闹,会不会误伤其他人?甚至有没有可能误伤司机,让原本没有失控的车辆失控?

所以在这个层面,或许还是事前的技术防范更靠谱,比如说加装隔离门,比如说公交车上配备经过培训的安全员。

猜你喜欢
司乘刑事案件公共安全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优化司乘测酒装置过滤性能的探讨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地铁司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分析
昌九的“心路”历程
——“昌九心路”品牌建设纪实
中国公路(2019年12期)2019-07-10 02:29:30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电子测试(2018年18期)2018-11-14 02:31:20
化解司乘冲突,多谈规则少谈素质
时代报告(2018年11期)2018-02-26 00:20:38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