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城市现代化发展

2019-05-31 01:49陈光
先锋 2019年4期
关键词:营商服务业成都

陈光

产业结构是城市化的动因,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业态、城市地域形态的有序变化。城市化也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等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成都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不符合城市发展定位,把不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产业和功能调出去,用于更适合成都发展的产业集聚,由速度规模导向转向质量效益导向,用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城市现代化发展。

成都将构建什么样的产业体系

根据《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部署,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核心支撑和关键所在,是聚焦“5+5+1”产业细分领域,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所谓“5+5+1”产业领域是指,5大重点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5大重点领域(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和1个产业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5大重点产业是成都城市优势产业的布局,主要产业发展目标是聚焦高端绿色智能,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着力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成都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有基础,也有优势,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要全面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在产能规模、研发创新、标准品牌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建成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培育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万亿级产业,壮大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千亿级产业。

5大重点领域是成都特色现代产业的布局,主要产业发展目标是聚焦高价值高品质,提升新兴服务业质量。围绕建设消费市场引领、创新要素集聚、辐射带动明显的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充分发挥新兴服务业引领转型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成都以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彰显城市产业经济特色和城市居民生活性服务的需要,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要全面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兴服务业质量提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到2020年,培育形成会展、金融、物流、文旅、生活服务5个千亿级产业。

1个产业体系是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城市布局,主要产业发展目标是聚焦构建開放型产业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是市委、市政府基于成都比较优势,把握全球大势、抢抓历史机遇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增强成都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动力引擎。成都已经明确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基本路径,围绕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六大经济形态和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七大应用场景,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将成都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产业现代化助推城市现代化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关键基础。成都为加快推动全市“5+5+1”重点产业领域攻坚步伐,将极大提升产业现代化助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力度。

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极大拓展城市格局与发展空间。最早形成的“经济地理”主要由交通、区位、贸易成本等因素制约,产业集聚是集聚人口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成都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是新时期成都拓展经济地理发展空间的重大举措。其中包括的城市中心区范畴的改变,特别是“东进”战略实施,可以说是足以成就成都“千年之变”大手笔。过去的城市在“两山之间”,未来的城市在“一山两翼”,随着“东进”战略,一个人口容量在3000万人以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产业发展的未来成都跃然在目。

产业生态圈与城市生态群高度重合,相得益彰。成都近期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国际消费城市和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5+5+1”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随着全市28个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产城结合的城市景观将逐渐成型。产业发展不仅是资源禀赋、政府意志、政策导向诸多要素合成的结果,一个城市产业高级化发展,最终有赖于产业生态圈的形成。企业和产业的优势发展,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与树木,独木不成林,产业繁荣需要企业“扎堆”,也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主要是共享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发展、降低交易成本等,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各类园区也就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园区只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持续发展更需要要素供给和生态环境。未来全市28个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实际上也就是产业、城市和人居环境的再造过程。不仅有利于产业成长,也是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构筑城市新形态。成都市在各区县确定的66个重点产业园区,原则上“一园一主业”,是成都实施“5+5+1”产业发展政策的 “七大重点举措”之一。这样的做法既避免了“园区建设满地开花”“产业雷同发展”“土地圈而不建”的弊端,实现产业集约发展。建设产业功能区实际上也是建设创新集聚区的过程,创新集聚区,循名责实,是创新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以及创新资源在功能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的空间功能组织结构。成都66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实际上就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品质的“中心地理区”,今天做好一个个功能区的产业与创新培育,必然在未来区域和全国创新空间的要素转移、产业链重构和新城建设中凸显其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城市能级快速提升。把成都产业的发展、把成都城市建设放到世界性城市中去看。“世界性城市”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城市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生态体系和管理体系的高度统一。其中,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成都发展正从一般要素驱动向高端要素驱动加速转换,正从运用国内市场到参与国际市场、从集聚国内资源到配置全球资源加速转变,正在国际大市场中抢占全球竞争的“小支点”,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要把握“势”与“场”的关系,借势用力,努力把成都建设成营商环境最佳的世界性城市。

2019年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建议我们要乘势而为,在成都营商环境上再下功夫。制定规则和标准,加速提升成都营商环境便利度水平。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成都特色”的原则,建议从开办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获得水电气和电信服务、财产登记、获得信贷和改善融资环境、纳税便利化、跨境贸易、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11个方面拟定《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与检测指标》(2020-2025)。在成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增加“软环境”的评价内容。建立“尊商重商优商”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同时,也需要建立宽容企业失败的创新环境,建议通过企业退出机制的建立,优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城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营商服务业成都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穿过成都去看你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成都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