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四大新动能

2019-05-31 13:28王德禄
中关村 2019年5期
关键词:独角兽中关村大脑

王德禄

伴随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不断加深,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形态。

中关村一直是中国新经济的孕育和发展之地。当前,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重新认识中关村都有哪些新动能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中关村当前工作的着力点。我认为中关村有四个新动能。

第一,新研发,前沿科技创业。与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强调学术性、与市场及资本较为割裂的传统研发活动有很大区别。新研发以前沿科技创业为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同时进行,要求科学家和企业家紧密合作,并且需要风险资本的持续支持。新研发以前沿技术的商业化为目标,以创业企业为载体,形成强大吸引力,快速集聚技术商业化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包括跨界人才、市场机遇和各种资金等。

新研发模式比传统成果转化模式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商业化的速度更快。中关村在鼓励前沿科技创业方面已经成功探索出初步经验,包括: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颠覆性新材料等三大前沿领域,采取“技术+社会需求+市场前景”的多元标准路演选拔优秀企业,持续资金政策支持等手段。

第二,新场景,追求人类新生活。场景原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群体性技术革命爆发、跨界融合创新兴起,新技术、新模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催生涌现了大量具有前沿性、科技感、体验感和创造性的新场景,如无人驾驶、无人零售等。场景可从三个层面理解:从技术视角看,场景是推动创新应用的新孵化平台;从企业视角看,场景是寻求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试验空间;从产业视角看,场景是推动产业爆发的新生态载体。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市场应用为核心的场景已开始成为新兴产业爆发的原点,也将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稀缺资源,因此,主动营造各类产业发展的场景成为催生产业爆发的新逻辑。

第三,新平台,孕育爆发式成长。伴随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不断加深,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数据表明,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采用平台模式运行。在国内,以BAT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基于产业生态,投资、孵化了大量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来源。2017年,中国16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77家是从平台型企业孵化出来的,中关村又占了其中的39家。平台型企业使资源共享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进而使产业内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通过平台实现跨界融合的现象也愈显著.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极大推动了业态创新,激发出大量的新业态。工信部公布的“201 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中,中关村占据前十大企业中的七席,这是培育未来新兴产业和独角兽企业的强大基础。

第四,AI:中关村大脑引领中国创新。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很热,但我认为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意义和影响的认识并不全面。随着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已经必须要由人工智能来处理,因为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质量已经远超过人类。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描绘世界的全新方式,可以基于数据为人类画像,构建人的第二肉身。但人工智能也不會完全取代人类,人类的核心优势是发挥洞见,只有发挥人的洞见力,才能在复杂的技术中找到未来方向,所以人机协作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在阿里在杭州做城市大脑,腾讯在深圳做超级行业大脑。这两家企业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当地都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2015年,百度李彦宏在政协会议上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提出对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无人飞机等领域进行重点布局,以此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

我建议建设中关村大脑。中关村大脑的主要用途应该是充分调配中关村创新创业大数据资源,用人工智能赋能中关村乃至全国企业的创新创业和创新驱动。

猜你喜欢
独角兽中关村大脑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遇见独角兽
认不出了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