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 评
前几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叫“羡慕嫉妒恨”。它表示了从“羡慕”到“嫉妒”再到“恨”的三种不同情绪状态,三者可以急速转换、一泻而下,让一个人内心原本的“正能量”瞬间逆转为负面情绪。
“羡慕”与“嫉妒”往往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其产生显然都是由于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他者进行比较,而“比较”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最基本也是最正常的心理冲动之一。我们对于自我形象与价值的判断往往也是通过各种比较作出的。因此,把他者作为一个尺度来衡量自己并产生一些反应非常自然。然而问题是,有些人陷入这种因比较(原文中用了comparisonitis一词,指“比较癖”)而产生的由“嫉妒”发展到“憎恨”的极端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甚至做出一些损人又害己的不理智行为。这不禁让人想到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所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人即地狱(Hell is other people)”。在萨特看来,这是现代人因“异化(alienation)”带来的一种荒诞的人性状态,而选文作者认为当前这种迅速蔓延的社会问题与各种电子社交媒体脱不了干系。
作为社会化的人类,其实多少都有些攀比的心理。英语中有“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的说法,就是把左邻右舍作为自己的尺度,来比较两者之间社会地位与财富积累程度的高低。有谁愿意看见自己的邻居在地位与财富上超越自己并承认“低人一等”呢?因此,自认为暂时“占下风”的一方很可能就会做出某些不理性的事情。我们中国人至少在公开场合都要讲知足常乐,批评攀比心态。例如,我们将因攀比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称作“红眼病”,或者讥讽别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警告攀比者“人比人气死人”,有时又颇为“中庸”地安慰自己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独有偶,英文里凑巧也有类似的表达,如“green-eyed monster”(我们说嫉妒得眼睛发红,而西方人却认为眼睛发绿是嫉妒的症状)与“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后一句指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不正常心态,总觉得别人家的一切更好更诱人,由此产生嫉妒心理。
选文作者认为,这些与人类社会同样历史悠久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宣泄,在如今各种社交媒体扑面而来的时代,其影响层面与严重程度已变得前所未有。作者列举了诸多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认知行为病理学家的观点,给我们提出的观点是,由嫉妒引发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已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亟待探索出妥善处理的有效途径。在作者看来,像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类似于国内的微信朋友圈)这些电子社交媒体是极大诱因,因为人们的攀比范围已由传统时代的家族与邻里之间扩大到全世界,由原先的熟人社区扩大到由绝大多数从未谋面的人组成的社会之间的比较,而他们总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由于对攀比对象并不真正了解,人们往往为他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所谓完美形象所蒙蔽,以至于自惭形秽。作者指出,至少有两种办法可以缓解和避免由“比较”而产生的强烈并具破坏力的嫉妒心:一是更加主动地使用这些电子社交媒体,即自己也要常发布、评论,而非总是被动地、窥探性地浏览他人的好形象、好消息;二是要建立一种理性的人生哲学,也就是说,要让那些自信心比较低同时自尊心又特别强的人们想明白道理并接受“This is life!”。
诚然,人性有弱点,虚荣心与争强好胜心每个人都难以完全避免,就看你能否通过人生的修炼来克服它们,将其转换为更为理性的“正能量”。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一个人身上经过长期培养与逐步建立,其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所能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我们有自信心作为基础,并乐于接受客观现实,同时对于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物质需求有一个理性的平衡观,不管别人的生活怎么样,我们应该都能做到杨绛先生在其《一百岁感言》中所说的“内心的淡定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