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祥
福建省漳浦县第二医院骨科 363208
股骨骨折(FF)泛指由外界暴力、高处坠落、车辆撞击以及碾压等因素造成的股骨骨折损伤现象。一般情况下,患者诱发FF时,其下肢活动存在明显受限,患处可出现肿胀和疼痛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扭曲变形,若病情更重可致患者出现休克和昏迷[1]。并且由于股骨在人体机能系统中所占面积较广,若出现骨折后未能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2]。PIF是临床治疗FF的常规方式,其牢靠性值得肯定,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PIF切口较长,其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容易损伤骨折端周围血运情况,而术后患者恢复周期相对较长,容易感染或骨不连,其应用效果不佳[3]。基于此,本文在FF治疗中应用IN进行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和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FF患者75例,有其他合并损伤如:胸部、腹部、头部、脊柱复合伤者均不在本次研究范围。患者入院均行CT和X线摄片确诊为股骨骨折,完善各项入院检查和牵引,常规抗凝和消肿止痛治疗,并排除其中合并胸部、腹部、头部和脊柱复合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8.61±2.48)岁,致伤因素:车祸伤19例,坠落伤10例,重物击伤7例,摔伤3例,其他1例;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8.79±2.51)岁,致伤因素:车祸伤15例,坠落伤9例,重物击伤5例,摔伤4例,其他2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PIF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患者骨折部位具体情况,并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做一纵行前外侧切口,长度调整在10~15cm,骨折端充分暴露后,清除骨折周围嵌夹软组织,对患者骨膜实施剥离,以直视下进行复位,完成后置入锁定钢板,在C型臂透视下MIPO置钉,常规钻孔后将螺钉拧入,确保钢板安置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进行负压引流,术后逐层缝合。研究组给予IN治疗,体位调整为患侧在上侧卧位,麻醉方式同对照组,常规消毒后清理周围软组织,切口位置选在大转子上端,切口长度5~7cm,待梨状窝暴露后,梨状窝偏后外点开口,安置导针,将导针穿刺过梨状窝,在穿刺过程中C型臂透视下保证导针位于髓腔中心,骨折端对位完成后进行扩髓,复位过程中必要时使用阻挡钉,扩髓范围多于髓腔直径0.5~2.0mm,维持对位骨折端并插入髓内钉。在插入髓内钉的过程中按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即先安放远端锁钉,再安放近端锁钉。术后使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对创面进行冲洗并行负压引流,术后逐层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并于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活动度;(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膝关节疼痛和固定松动等。
2.1 两组术中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术后各指标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指标恢复情况对比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手术是治疗FF的常用方式,传统手术方式主要是根据股骨骨折部位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股骨上1/3或者中上1/3骨折多以髓内针固定为主,而股骨中1/3和中下1/3骨折多以10~18孔接骨板螺丝钉固定以及髋人字石膏固定为主[4]。传统钢板内固定操作简单,对于暴露骨折端的清除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可复位完全,并且其术中辐射量小。但由于切口较大,在术中需要广泛的暴露骨折部位,加之骨膜剥离面积过大,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端血液循环被破坏,并且钢板固定方式多以偏中轴固定,其弯曲应力较大,增加了骨折愈合时间[5]。此外,增加的负重应力还容易出现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对患者预后。
IN固定法是一种新型的固定方式,主要经股骨中轴线进行弹性固定,固定过程中基本无力距,完全应力为零,而骨折端轴向压力分布均匀,可有效的减少弯折、扭转和剪切等不良应力[6]。刘晓萌等人[7]在35例FF患者中应用IN固定术治疗发现,患者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愈合优良率以及临床恢复效果均优于传统PIF固定。而本文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和以上研究基本一致。为此,笔者认为,IN固定方式可维持一定的固定前强度,也可产生轴向的微动作用,不仅可以刺激骨痂生长,缩短骨骼愈合速度,最主要是更符合生物力学的相关要求,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避免断板断钉,减少医疗纠纷。此外,由于主钉和锁钉之间可以完整的形成一个三维结构,可有效的减少和避免骨折端发生缩短、旋转的现象。而石勇等人[8]在研究中发现,IN固定方式可以保证肢体原本长度,而术后提前对患者实施肢体功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医疗支出。而在扩髓后使用直径较大的髓内钉,可以增加髓内钉和骨质的接触面积,对于减少髓内钉断裂有很大的帮助。此外,IN内固定还能最大化地缩小对血液循环的破坏,增加局部抗感染能力,有利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相较于PIF固定方式,IN固定方式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及安全性高的特点,将其应用于FF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