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文 李兆滔 王锦琼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528000
早期胃癌指的是在胃黏膜或胃黏膜下层发生的病变,且不论病灶大小或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1]。目前,临床治疗早期胃癌仍以手术为主。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步完善,内镜术式能完全切除早期胃癌,且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价格经济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早期胃癌治疗[2]。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均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两种内镜微创术,其中ESD术式是基于EMS术式发展而来的,操作难度大,且临床展开的研究较少。为此,我院以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旨在探究ESD手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早期胃癌(分化型,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起源层次超声胃镜确定,CT检查未见淋巴结、腹腔脏器转移,肿瘤径长≤30mm,黏膜浸润的深度、范围确保安全切缘足够,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病变,且病变均集中在黏膜层,背景黏膜均合并萎缩性胃炎,且符合ESD手术指征,自愿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进展期胃癌(侵犯黏膜下层以下)、未分化型胃癌、凝血障碍、手术禁忌、严重器质性疾病等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男女比例17∶14,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2.14±5.26)岁,病程5~14个月,平均病程(8.14±2.03)个月;对照组31例,男女比例15∶ 16,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34±5.14)岁,病程4~12个月,平均病程(8.06±2.31)个月。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全麻,于腹直肌旁做一切口,沿横结肠游离大网膜,胃组织大部分切除,重建消化道,引流管留置于腹腔;术后行补液、抗感染等处理。观察组行ESD手术治疗:术前超声内镜探查病灶的形状、大小、浸润程度;待病变位置确认,在正常黏膜与病灶相交处给予NBI放大或靛胭脂染色,并距离0.3~0.5cm处行电凝标记;多处黏膜下注入混合液(亚甲蓝+甘油果糖),每处2ml,反复注入至病灶隆起;若未见隆起,考虑黏膜下层入侵,需转开腹术;在标记点0.5cm处使用dual knife围绕病灶将黏膜切除至黏膜下层,并沿黏膜下层逐渐剥离病灶,直至彻底剥离,混合液在剥离时反复注入,在剥离中,使用电热止血钳、Dual knife凝血止血血管,彻底剥离黏膜后,给予电热止血钳凝固显露血管,创面给予金属夹缝合;中性甲醛固定切下病变组织,送往病检,观察病变有无侵袭边缘、基底,若无则治愈性切除;术后行补液、止血、抗感染等基础处理,出血穿孔、钛夹患者延长进食时间。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预后情况。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重[3]。
2.1 手术情况 两组病灶切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余各项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注:组间比较,aP<0.05。
2.2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 与术前比,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PGⅠ水平均升高,PG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血清PGⅠ水平比对照组高,PGⅡ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8%)比对照组(32.26%)低(χ2=4.769 2,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注:组间比较,aP<0.05。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明显提升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且在早期胃癌治疗上,相比于传统开腹术式存在诸多优势,故而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内镜治疗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为主,在早期胃癌治疗中应用广泛,就病情轻微或癌前病变的患者而言,该术式的疗效优于根治术,且手术创伤小。在本次观察中,我院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术式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优,手术主要为大部分胃切除术,切除黏膜面积均比内镜切除大,两组病灶切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徐勤伟[4]等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知,内镜黏膜剥离术与传统术式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接近,但内镜术式更具优越性,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机体恢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基于黏膜切除术发展而来,在内镜指引下使用特殊器械从黏膜下层将肿瘤病灶精确地剥除,并能切除范围更广的整块病变,同时行病理学检查,从而保证组织学完整的切除[5-6]。另外,该手术能一次性将病灶大范围切除,最大限度的阻止淋巴结发生转移,避免局部肿瘤残留,减低术后复发概率。胃蛋白酶原是一种血清指标,在诊断、筛选萎缩性胃炎、遴选早期胃癌风险中意义重大。胃蛋白酶原是天冬氨酸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属于特异性胃轴膜功能酶,其无活性前体,按电泳迁移率能分为PGⅠ、PGⅡ两种,前者分布于胃底部,产生于主细胞、颈轴液细胞,而后者则分布于全胃、十二指肠近端,亦可由上述两种细胞分泌,且全胃黏膜层腺体亦可分泌,并进入胃腔[7]。在正常机体中,仅有1%PG可经胃黏膜毛细血管渗透至血液循环中,若胃黏膜出现癌变,则分泌PG的相关细胞亦受波及,PG在血液中含量则发生变化[8]。本文结果显示:在背景黏膜均有萎缩胃炎情况下,观察组术后1个月血清PGⅠ含量比对照组高,PGⅡ含量比对照组低;进一步说明内镜黏膜剥离术的有效性,亦可纠正胃蛋白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改善病情。同时,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比对照组(32.26%)低,说明内镜术式的安全性比传统术式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机体创伤,有利于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胃癌应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可达根治性切除,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短期内恢复,但是内镜术式能缩短术时,加快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