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来到当时的哈建工建筑系任教,至今36年整。作为本科生毕业教本科生课程,已是当年各高校的一个惯例。但是自己总觉得无法凝聚来一桶水而给学生一杯水。为此,分别在1986-1989年,1997-2001年攻读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师从侯幼彬教授。在这期间,也分别为本科生讲授外国建筑史,为硕士生讲授当代西方建筑理论,为博士生讲授当代西方建筑美学。这些学习与教学经历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尤其是以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为选题来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几十本,并有7本论文由建工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一名北漂的清华人,这30多年的奋斗,已经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
1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2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3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4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5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6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7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
8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作为一名讲授当代西方建筑理论与美学的教师,始终关注着半个多世纪来西方建筑的发展状况。而设立于1979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为我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些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作品特征、形成的深层根源以及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引领作用,无疑是我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建筑师走着不同的发展之路,设计着不同的作品,活跃在不同的年代,但在总体的动态发展中,他们的作品及其演变路径引领着不同的潮流,代表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1)生态建筑的衍生——突出建筑的技术走向
1977年,由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联袂设计的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建筑师首次将建筑设备作为艺术构件大量地运用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上。1985年,香港汇丰银行在香港的核心地带落成,诺曼·福斯特将巨大的钢架裸露在外,完成了一次将建筑的原生态构件向艺术构件升华的历程。随后,这些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发生了转向。由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 (1997)、伦敦市政厅(2002)和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2004)相继建成。在这些建筑上,建筑师做了华丽的转身,其作品的生态属性十分浓郁。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再由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用他们对技术的执着表达着原生态技术向艺术技术,再向生态技术的转换。
(2)数字化建筑的革命——突出建筑的形态演变
1973年,经过17年的漫长之路,悉尼歌剧院终于向世人展示出了那优美形体。那充满梦幻般的3组巨大的壳体,表达了建筑师向建筑形体发起的极限挑战。1978年,弗兰克·盖里的自宅改建轰动了美国建筑界。随后,盖里又以其“碎裂后重组”的方式创造了众多带有碎片形态的作品。2015年,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的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得以建成。该建筑采用了参数化的设计手法,三维形体的处理技术,表现了建筑形态的奇异景象。长期以来,追求复杂形态的趋向一直受到建造技术的制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建筑师实现他们的梦想提供了技术平台,尤其是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为各种复杂形态的实施提供了保证。使世界建筑完成了从复杂形态到碎片形态,再到3D形态的转换。
(3)建筑理性回归地域精神——突出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1964年,罗伯特·文丘里的母亲住宅使他声名鹊起,也使他后来发表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这篇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纲领性文件的小册子名扬天下。他将建筑创作转向传统,采用“世代相传的”历史符号,运用“混杂的建筑要素”来设计他的建筑。从此,文脉主义、装饰主义、隐喻主义成为一些建筑师创作的特征。同时代的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其大屋顶的转换符号是该建筑的典型特色。1984年,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纽约电报电话大楼那带圆形凹口的三角形山墙,下部入口明显带有巴齐礼拜堂痕迹的门洞,以及石墙面、小窗洞等都使这座建筑带有明显的文脉色彩,该建筑也被称为第一座后现代主义摩天大楼。进入21世纪之后,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葡萄牙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和中国建筑师王澍等人的作品都因为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而广受赞誉。在这些建筑师的作品中,对传统材料的运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对话,对传统建筑精神的尊重等都被处理得十分到位,彰显着这些建筑师关注时代属性与传统精神的完美契合。
在全球化浪潮的袭击下,建筑的地域化受到愈来愈高的关注。这些获奖建筑师们致力于提取历史建筑上的符号、运用传统的建造技术,选取传统的建筑材料以及处理传统建筑空间与形态的理念与手法,再配以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态度,新建筑的地域特色便得以彰显。完成了从传统符号向地域精神的转换。
(4)简约化建筑的新解——突出建筑的本质属性
1993年,由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联袂设计的慕尼黑戈兹美术馆建成,该建筑被认为是极简主义的代表作品。简约是工业化社会建筑的主要特征,密斯的一系列玻璃盒子建筑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如果说二者的差异,我们可以看看同样是由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联袂设计的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溪谷的多米纳斯葡萄酒厂。该建筑形体简约,没有多余的装饰,建筑师通过在金属丝编织的金属笼内装满大小不同的石块组成建筑的外表面。白天,石块缝隙所产生的光影散落在地面上,光影婆娑;到了夜晚,室内灯光投射到外墙上,流光闪烁。
在建筑上,简约化的设计理念也是非常有市场的,它与复杂形同一对孪生子,共同成为21世纪的时代宠儿。而新时代的简约又以其特定信息传达区分着工业化时代前辈们的技术简约。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师的思想也会不断更新,并设计出符合这个时代的新作品。普利兹克建筑奖在不同的时期颁奖给不同的建筑师就反映了当代西方建筑发展的一个清晰的轨迹。
在为硕、博研究生讲授的建筑理论与美学课程上,就遵循着普利兹克建筑奖几十年的颁奖轨迹,既讲作品,又谈理论,再阐释美学。并指导硕士研究生撰写出几十本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论文,经由建工出版社正式出版了7本。还指导了博士研究撰写了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系列博士论文,期待着以后能正式出版。□